台湾跟大陆的起点完全不同

【本文由“大水风”推荐,来自《台灣只有兩千多萬人口,只能挑精揀肥地發展,能發展成這樣已很了不起了》评论区,标题为大水风添加】

真是只看人口好处,不看难处。只讲现在,不讲起点。

1、台湾跟大陆的起点完全不同。老蒋学我们进行了土改,加上带去台湾的有钱和人,才有发展,但他不用管贫富差异、阶级矛盾、封建迷信、邪教等东西,只管少部分人即可。而大陆建国时是物理意义的一穷二白,要负责当时6亿人的吃饭和发展,难度完全不同。

2、外部环境不同。台湾被美国作为制衡大陆支点,有美国持续几十年的资金扶持,有后来的产业转移。而大陆在冷战中被美苏两大阵营共同制裁,只能跟第三世界穷哥们交往,可他们也是一无所有,大陆完全靠我们自己一代人吃两代人的苦熬出来的。

3、人口的负担。人口不只是红利,利用不好更是负担。两千万、两亿、十四亿,不是量的膨胀,是三个不同的维度。十四亿人的生育、医疗、教育、工作,没有这些就无所谓红利可言,印度可作对照组。如果只看到市场广阔,而不见里面所做的无形内功,太狭隘。君不见,美国现在连三亿人都搞不定了。台湾两千万人也就大陆一线城市的体量,如果将全岛人口放进一个城市,看你们有没有能力管理好。

4、承担的历史使命不同。台湾再怎样只是中国的一个岛,它的使命最多也就两千万人的发展问题。自己吃饱,万事不管。而大陆需要承担的远不止十四亿人的发展问题,它更要承担的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责任,这是自1840年以来一代代仁人志士用鲜血所赋予的使命。它包括国家的工业化、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的文明再造、面向未来的制度创新、回答并尝试解决“历史周期律”、大国崛起所必然经历的大国博弈,等等。制裁、打压、污名化、颜革,这些一样少不了。这就是欲戴皇冠所必承之重。经济的背后是上层建筑的引导和支撑,不是有人口就行,对照组有印度、苏联。

国家是一个多学科、多行业相互交织影响的线团,牵动一个线头必然影响其他。经济的问题从来不只是经济,人口也从来不单是红利。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