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对目前我国来说,利大于弊

战争,如俄乌战争,军工订单下就业(从矿产冶炼到售后维保)、就业;后续军工如能转型也算将来工业基础;多余闲置青壮年改不良为炮灰,减少治安成本;战争胜利有红利、战争失败有蛋蛋兜底。劳动创造价值,战场创造需求。而损耗的是原不存在的劳动价值财富,不战,无业人口闲置也就那样了。对俄来说,战争武备跟劳动力都不是个事

俄罗斯不管名义GDP或工业基础,实际国力都比战前还增加了不少

      

缺点:容易形成新的利益集团,尾大不掉。如美,军工复合体;或如苏,政治山头集团。好战必危就是这样,社会资源体系失衡、权力制度体系失衡,最终长期的短腿造成国家体系的崩溃。但短期且能纠正的话,战争是有好处的。不过这建立在个体,也就是具体家庭悲剧基础上的,算双刃剑的另一面

   

说个不好听的话,德国、日本尽管战败,为此牺牲一代人。但战争就此打下重化工底子、且度过人口马尔萨斯陷阱(劳动生产率提高下,带来的就业需求是滞后技术进步反馈社会的红利的),继而成为有影响力的经济强国。像我国,依旧就业第一要务,十亿亩高标农田、中心村(镇)建设迟迟不敢规模开展,是纠结于过亿农村多余劳动力怎么安置。不能殖民更不能将国民视为炮灰,那就只能内部慢慢熬

    

最便捷的其实就是战争,二战让电气迅速取代一战蒸汽。战争需求让先进技术得到规模换代,而替换下的多余劳动力进入战场,给技术红利反馈社会赢得时间(我国就曾经几次技术进步带来的就业压力,如教员时代的上山下乡、二代的分田到户、三代的二个市场、四代的新农村)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