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情况普遍是“判决容易执行难”?那该怎么办呢?

早上刷到一条新闻,感觉挺无力的:

12岁男孩被两名同学打成重伤,智力减退生活难自理,法院判赔164万执行难

3年前,12岁男孩在学校期间遭同学殴打造成重伤后出现智力减退,丧失生活自理能力;3年后,法院判决做出伤害行为学生家长赔偿160余万元;如今,孩子亟待各种治疗,赔偿款却迟迟难执行,陕西安康平利县的刘先生陷入困境。

具体是怎么被霸凌的,以及刘先生的孩子受伤的情况就略过吧,直接看到刘先生起诉之后↓↓

面对后续医疗费和孩子不确定的未来,刘先生不知道何去何从。

在案发后,当地公安机关和学校也曾多次找到两名打人少年的监护人,尝试协商处理此事,但除了事发之初吴姓学生家长曾拿出2万元费用外,之后与另一个孩子的家长就再没有支付过任何费用。

无奈之下,作为监护人,刘先生在2023年5月以儿子祺祺的名义向平利县人民法院提起了民事诉讼,向致伤祺祺的两名少年的监护人索赔。

……

2024年3月,平利县人民法院宣判,判决被告吴某某、张某某致原告刘某某受伤产生的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残疾赔偿金、精神抚慰金、住宿费、鉴定费共计1644209.87元(含被告已支付的20000元),由两名被告的监护人吴某某、秦某某、张某某、王某某共同赔付并承担连带责任。

两名被告方均未提起上诉。判决生效后,刘先生即向法院申请执行,“但是却到现在执行不了,法院说一个是没有可执行的财产,一个是联系不到人。”

……

5月30日,记者联系到了平利县人民法院执行局一名工作人员,她表示此案的执行尚在进行之中,但并未就是否执行困难问题做出正面回应。

“我们确实经济很困难,都是普通打工家庭。”一名被告少年的母亲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她与前夫离婚后,孩子跟着前夫生活,但她清楚前夫家里经济情况并不好。法院的这个判决额度太高了,而两个被告的孩子家庭都很困难,根本无法支付这么高的赔偿额度。

这位女家长表示,当时双方孩子们就是相互打闹,根本不是什么殴打,但是遇到了对方这个特殊的孩子,“我不太确定,但听说那个孩子以前就有癫痫的毛病,而且他好像还比较特殊,容易受伤。”

对于对方这位女家长的说法,刘先生表示很愤慨。

“对方家长的说法与事实不符,我家孩子以前身体很健康,没有他们说的癫痫,而且体育方面还比较突出,尤其爱打乒乓球。”刘先生还表示,他早在当年事发后就曾了解到,实际上对方两个学生出现并致伤他的孩子并非偶然,这完全是校园霸凌,“在那次事件之前,他们还曾多次问我们家孩子要过钱。”

“可以说孩子被毁了。但不管咋样,我得给他治病,我不能放弃孩子。”刘先生说,由于经济拮据,法院判决的赔偿又迟迟不能到位,孩子的治疗完全跟不上,早在5月份时,当地医院已经表示无法继续收治祺祺,而是建议转上级医院治疗,而经西安三甲医院诊断后称需要手术治疗,难度较大,而且将需要更大的费用。

刘先生称,目前他已多渠道向当地政府部门反映,希望各方能帮助儿子渡过难关,希望孩子能慢慢好起来。

总的看下来,法院判是判了,但是刘先生根本拿不到赔偿,对方家长说自身家庭条件困难,还倒打一耙说“听说那个孩子以前就有癫痫的毛病,容易受伤”云云。

现在,刘先生只能求助政府部门了,希望政府能够帮帮忙。

500

500

与刘先生有类似遭遇的人想必不在少数,最常见的,比如说遇到欠债不还的老赖啥的。

他们本就遭遇到了命运的不公,可偏偏判决容易执行难,那么能怎么办呢?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