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反对美国 ,美国民主“失灵”?

出处 | 有理儿有面

据美国《国会山报》报道,当地时间9日,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在内华达州一次集会上,为2021年1月6日“国会山骚乱”事件中被起诉的抗议者辩护,他称这起事件是个“圈套”,是警察让抗议者进入国会大厦的,并且称这些抗议者是“战士”。

500

2021年1月6日美国国会大厦发生骚乱的画面,至今仍是现代政治史上最令人难忘的画面之一。

当天,大批特朗普的支持者暴力闯入象征美国民主政治权力的国会大厦,迫使立法者逃往安全场所,致2020年大选结果的进程被迫中断,5人在骚乱中死亡、约140名执法人员受伤。

美国极右组织成员、前警官、奥运金牌得主、现役海军陆战队队员......数百人在“国会山骚乱”后的一系列诉讼中被定罪。特朗普也因涉嫌试图推翻美国2020年总统选举结果遭到刑事指控。   

500

据统计,在国会山骚乱事件引发的刑事指控中,已有超过1237人受到指控。其中,700多名被告承认了多项指控,大约450人被判入狱。

被视为“民主象征”的美国国会山,在尖叫、纵火、打砸中,当着全世界的面,扯下“美式民主”的遮羞布。

500

虽历经三年,但针对这一事件,美国内部分歧一直不断,巨大的民意分歧从何而来?据美联社报道,当前民调中各自党内支持率最高的拜登和特朗普,都将国会山骚乱作为“政治口号”做出不同叙事,打响竞选战。

战略型选手和战术型选手的竞选博弈中,不管家丑是否外扬,也不在乎“民主新衣”已残破不堪,就是要直击对方,大有不死不休之态。

500

2023年下半年以来,国会山骚乱事件迅速成为民主党攻击特朗普的主要手段,美国司法部宣布对特朗普提起诉讼,科罗拉多州最高法院也因此判决,特朗普在该州不具备2024年美国总统选举党内初选资格。

在国会山骚乱三周年的前一天,拜登还先发制人开始了2024年大选的第一站活动,矛头直指特朗普。在演讲中,他围绕国会山骚乱事件,抨击特朗普“是美国历史上最失职的总统”,称特朗普“宁愿牺牲美国的民主,也要让自己掌权”。

500

拜登宣布将“维护美国民主”作为其2024年总统竞选的核心议题,并呼吁民主党人、独立人士和珍视美国民主的“主流共和党人”给予其更多支持。

对此特朗普不甘落后,并未轻易束手就擒,反而瞄准民主党滥用司法和非法移民等问题展开反击,进一步巩固其政治迫害的受害者形象,以获取来自保守派选民的支持。

500

2024年1月5日,针对拜登当天发言,特朗普反驳拜登才是“对美国民主的真正威胁”,不仅操纵2020年美国大选,还纵容数百万非法移民涌入美国。   

特朗普称指控他干涉2020年大选是“猎巫”,以博取选民对拜登的支持,并将国会山骚乱之日称为“美好的一天”,并将因参加骚乱被拘者描述为“伟大的爱国者”。特朗普高级竞选顾问认为,是拜登及其盟友对民主构成了“真实的威胁”。

两个杖围之年的老人,还在为了竞争上岗,不惜用己之“杖”作为武器,全力互博的精神尤为动人。

500

美国民众们也纷纷站队,有80%支持特朗普的选民和72%的共和党人表示,他们认为这场骚乱造成了太多的影响,而现在是“继续前进的时候了”。民意调查发现,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只有14%的民主党人支持这一观点。

对于特朗普是否犯有串谋欺骗美国罪的问题,受访者们也存在明显的分歧。需要指出的是,这项指控认为他撒谎并试图非法推翻选举结果。调查显示,虽然56%的美国人认为特朗普“可能或肯定有罪”,但是只有18%的共和党人表示同意,而在民主党人中,这一比例为88%。   

一个政治两极分化的国家中,其国人在担忧“谁对民主构成威胁”的问题上争论不断,让民主变成了工具,无论现实情况如何,这都表明美式民主正在瓦解。

500

国会山骚乱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美国社会矛盾加剧背景下,美国长期以来政治极化,不断走向暴力和非理性的结果。事件触及了美国政治秩序中最核心的政权平稳交接,打破了美国已遵循200多年的政权过渡的基本规则和政治操守。

特朗普目前是2024年共和党总统大选提名候选人,这就意味着他会在今年11月的大选中再次面对拜登,尽管他所面临的4项刑事起诉可能会使他的竞选活动变得更加复杂。   

500

拜登和特朗普以炒作国会山骚乱事件为手段,将维护美国民主作为2024年大选的核心议题,获取中间选民支持,恐怕难以得偿所愿。

特朗普曾承诺,如果他能连任,那么他将赦免被定罪的骚乱参与者,去年,他在社交媒体上写道,“释放1月6日事件的囚犯。他们因一个弥天大谎而被定罪或者正在等待审判。”

另一方面,拜登则将捍卫美国民主作为其连任竞选的关键信息,并称这是他总统任期内的“核心事业”。他将1月6日骚乱事件称为对民主理想的攻击。

500

美国选民对民主的认识本就多元化,即使拜登一方能够在特朗普对民主的威胁上说服选民,也并不意味着选民将赞同拜登一方对民主的定义。另一方面,特朗普的有力回击,使得拜登一方陷入骑虎难下的局面。

而持续炒作这一议题,很可能引发选民的疲惫和反感。其实,炒作民主议题仅仅是使拜登与特朗普之间的斗争烈度加大,而并未使拜登选情回暖,特朗普也未能随之赢得选民支持。

美国对政权之间的“民主”博弈之战,就是架在美式民主咽喉前的匕首,到底谁能大义灭亲“一剑封喉”取得政治胜利,拭目以待吧。

图片源自网络

点击「有理儿有面」阅读原文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