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内战》观后感

端午假期,抽个空去看了《美国内战》。最初的发心就是希望此事早日实现。看着电影,发发心愿,祈盼美国的内战早日开始。

看过以后,大失所望。

500

第一个直观的感受是美国真的没钱了。这样一部轰动性题材的电影,居然没有特效,没有大场面。导演都没舍得做几个大城市被战火摧毁的残垣断壁的画面以显示战争的残酷。没有什么像样的军事行动的镜头。进攻华盛顿的兵营看上去也就是一个营的规模。这样战争场面和兵力规模,不知道美国的政府军为什么投降。几架F22呼啸而过的镜头,留下的是一个落寞的后背影。

第二个感受是美国知识界或称文化界对美国现状特别是政治现状的失望以至于漠不关心。一个是借助两个女演员的口分别说了两次,他们的父亲都在农场里假装不知道美国打了内战。几位记者途中经过的一个小镇上,突兀的安宁景象给人世外桃源的感觉。究其原因是小镇的居民对内战的漠然。

第三个感受是美国人的故作镇静。几位记者主角开篇都是饱经世事的感觉,仿佛山崩于前都能脸不变色。特别是筹划去华盛顿采访总统的时候,三个人都一副驾轻就熟的神态。但是,编剧和导演似乎忘了,他们不再是以往的电影里身处动乱国家,有美军和CIA罩着的美国记者,而是处在美国自己的内战之中,没有人保护的散兵游勇。假装无线网络很慢,电梯会因为突然的停电而隔在半空就已经是编剧想象得很悲惨的内战的景象。而实际上内战一旦开打,生活和工作环境会立刻败坏到很差的水平——因为对抗的双方具有基本相同的手段和能力打击对方的要害。停电停水没有粮食供应,很快大城市就失去了一切的现代的便利,成为废城。

大约美国人已经太久没有经历过物资匮乏,也不太知道很多我们日常的不起眼的消费品实际上需要很多条件才能供应。比如《星际穿越》中麦子大面积死亡的情况下主角手里不停饮用的听装啤酒。这部片子也一样。车子还能加上汽油。居然在无政府状态下公开露富表示自己有很值钱的加拿大货币还能全身而退。

那位女主角被不断特写的充满忧伤的大眼睛里,透露出的是对现状的故作镇静。他们知道自己没有希望了,但是还要装出一副我还不错的架势。内心的虚弱暴露无遗。

第四个感受是美国不会打内战但是一定会分裂。片子里尽管已经打得跟热窑似的,但是,没有内战各方政治主张的描写。那么西部叛军为什么要发动内战?难道只是为了冲进华盛顿枪杀美国总统?没有政治信念的对立和冲突,没有理想和信念的凝结,叛军的纪律是靠什么维持的呢?没有明确的政治诉求,只是单纯地我看你不顺眼,按着欧美的文化习惯,分家才是最合理的选择。

没有明确政治观点,没有统一的理想和信念,这样的美国是没有希望的,也说明几十年来大资产阶级对美国全国的政治能力的阉割是卓有成效的。一个失去了理想,失去了灵魂的国家是没有未来的。他们不会有决心战斗,更可能是分裂成一个个的小势力,自扫门前雪。

第五个感受是我们一定要清算资产阶级精英文化的侵蚀。要坚决地抑制精致利己主义思潮。影片里的四个记者,老年人有一点保守但是关键时刻行动力没问题,不虚伪,代表了老派的美国人。年轻的那位则更是一心要出名,不顾自己的安危,三番五次以后,终于搭上了自己偶像的性命。两个中年记者则是在功成名就之后仍然愿意冒险以博取更大功名。他们没有正邪的分别,只是想着采访,获取独家新闻。尤其是那位中年男子。在最后关头,他的搭档,那位中年女记者被打死在白宫的走廊里,他连最后的关怀都没有。美国总统被一帮叛军围住,按在地上,向他求情,希望男记者可以为他求求情。但是,男记者只是念叨了一句,报道有了。然后闪到一旁,漠然地目睹一位黑人女士兵开枪打死了美国总统。什么人文,什么人道,什么恻隐之心,等等,都没有要写的稿件重要。

最后说一下被打死的那个中国香港人。这段戏其实包含了很多层的意思。大部分人说这个情节反映了美国社会对非白种人或者说中国人的歧视和敌视。而我觉的另外一层的意思是美国各个州的原住民不要互相仇杀,要一致对外。而且杀个把中国人是很正常的。所以,这个细节说明仇华是美国社会的主流声音。

影片的最后一个镜头很有意思。充分说明了美国人历史经验的匮乏。在这个镜头里,几个大兵围着被枪杀了的美国总统照了一张相。象征着内战结束了。可是,按着我们的历史经验,这一刻才是美国真正动乱的开始。在伊拉克杀掉萨达姆,在利比亚杀掉卡扎菲,看似取得了阶段性标志性的胜利,但是,群龙无首才是混乱的开始。

毛主席说,美国人民还要经历一次解放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电影本身和美国的现状都证明了老人家的高瞻远瞩以及对人性的认识。

于是,为了美国人民的未来,我真的有些期待看到美国的内战了。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