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花絮(32)

徐家汇天主教堂是老熟人了。

当年“去上海”总是要经过徐家汇,免不了看见大教堂。老爸教书的徐汇中学就在隔壁,还常从外人看不到的角度看见大教堂。文革期间,大教堂作为封资修被关闭,前广场改成长途汽车站。文革后长途汽车站搬迁,大教堂重修,两个塔楼的尖顶从黑黢黢的改成现在的灰色。或许当年就应该是灰的,只是多年失修,变成黑的了。

但从来没有进去过。

有一段时间,大教堂重开了,但只有教众才能进去,不对外人开放。到了对所有人开放的时候,已经出国了。这些年回上海,总是行色匆匆,从来也没有时间在大教堂这里停一下,进去看看。去年老妈卧床,回上海很长时间,但基本上都在家陪她,没怎么出来,就更顾不上大教堂了。有一次似乎有机会,但正好过点了,关门了。总是不巧。

今天在徐家汇办点事,回家路上又走过,时间挺好,进去看看吧,也算了却一个心愿。

世界上的大教堂进去过不少。巴黎圣母院、伦敦圣保罗大教堂、米兰大教堂、鲁昂大教堂、莫斯科瓦西里大教堂、伊斯坦布尔圣索非亚大教堂、威尼斯圣马可大教堂、索尔兹伯里大教堂、塞维利亚大教堂、Santiago Compostella大教堂等等,但徐家汇大教堂没有进去过,总是有点遗憾。这个大教堂在中国有特殊地位,也曾经是远东最大的天主教堂之一(本想说第一,但有人说广州那个更大,存疑),更是多数中国人认识哥特式大教堂的地方,但不知道这是不是能算“真正”的哥特式大教堂。

平面确实是拉丁十字形,横短竖长,也遍布尖拱窗门,但仿罗曼式大教堂也可以有这些设计。纵长方向中高侧低的山字形切面和高的部分有侧窗透入光线,这也是哥特式和仿罗曼式共有的,正式说法叫巴西利卡。真正哥特式特有而仿罗曼没有的是侧垛和飞拱,这是徐家汇天主教堂没有的。所以不大好确定这究竟算晚期仿罗曼,还是哥特式。不过好像一般人都把这当作哥特式。无所谓啦,一定要分出个是非曲折来,或许过于学究气。

要紧的是,这里现在对公众开放。好像做礼拜的时候公众也可以进去听。

中廷圈起来了,只能从周边看,不能进去。一些教堂志愿者在摆放花卉,供周末的礼拜用。两边侧厅的长凳随便坐,人们挺自觉,没有七歪八倒的,都好好地端坐着。不少人在刷手机,也有一些人在悄悄对话或者静思。天主教与中国近现代史的关系非常复杂,对天主教可以有不同的看法,但既然走进教堂,就应该有起码的尊重。这一点看来人们是做到的。

圣台和印象中的不大一样。位置还是在拉丁十字的交叉中心,但像会议场的主席台,左后(面向教众)是大主教的位置,右前是宣讲主教的讲台。讲台位置没错,但记得欧洲大教堂大多不是在平台上,而是围绕立柱造一个登高的宣讲“茧包”。拉丁十字“头部”两侧应该是唱诗班的位置,但这里反而在短横的两翼,可能是“头部”两侧的空间不够。

“头部”顶端一样,是高高的墙一样的圣坛,顶上是主保圣人圣依纳爵的形象。据说原像来自法国,在文革中被烧毁,这是后来重修的。圣坛背后照例是历代主教安葬处和大款捐献人的私人祈祷处等壁龛一样的小型空间。

这应该依然是中国最大、最豪华的天主教堂,但以欧洲标准来看,实际上相当简朴。外立面是砖的,内部的柱子是砂岩的,考究的话都应该是大理石或者花岗岩的。教堂也不算多大,放在欧洲,大概也就中小城市的规格。欧洲大城市的那些大教堂要大得多,大一点的乡下教堂都比这辉煌,比如Blois的Saint-Louis大教堂。

想想也对,这是法国殖民者在遥远的中国造的,中国甚至不算最重要的殖民地。必须说,南美很多大教堂比这要恢弘、豪华。

上海可能算中国最“洋气”的城市,有很多欧洲殖民者和后来官僚买办留下的“欧风”建筑。坊间把这些建筑捧得很高,包括那个武康大楼。但平心而论,这可能是“见识少”的缘故,既不那么独特,也没有那么高的艺术价值。

有那功夫,真的应该好好珍惜中国自己的历史建筑,那才不仅独特,而且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