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花絮(37)

街上的汽车之多已经成灾了。不过这是好的灾。便利了人们的出行,拉动了庞大的工业和就业,新能源化后还极大地降低了噪声和污染。在小姑家,只有雨天能听到汽车的哗哗声。那是轮胎压过湿漉漉的街道的声音。听不到发动机声,无人鸣笛,路面干燥的时候只能听到遥远的沉闷的哼哼。

这几天高德打车用熟了,叫了好几次。实在是方便。而且高峰时间依然很快就有车过来,永远是几分钟。那个加价优先的功能还从来没有用到过。记得在开罗,有一次用Uber,4公里外一辆车20分钟都没有过来,200米外了竟然还把我取消了,气煞我也。

小时候,辨认路上的汽车是我的小游戏,乐此不疲。现在彻底放弃了。太多的车看着好像,但是不同厂家的。不过在颜色方面,倒是没有那么多种。白车似乎最多,铁灰的也不少,黑色的似乎多为奔驰?其他颜色就比较分散了,都有点,但都不多。

在奇装异服已经无所谓奇装异服的时代,人们对服装色彩相当放得开,不知道为什么人们对车的颜色还是那么保守?

红色、绿色、蓝色、黄色以及不同深浅、过渡色其实可以有很多变化,但人们常被汽车“应该是什么颜色”困住。

其实,即使在“公认”的颜色里,突破常规也是可以很好看的。比如说,捷豹XJ用宝蓝(Royal Blue)就非常抢眼,因为英国首相原来就用这个颜色。没有规定别人不能用,但似乎只有黑、铁灰算认可的,油绿(British Racing Green)都已经很前卫了。

有一次看到一辆深紫色的保时捷911,还有一次看到墨绿的奔驰SL550,很离经叛道的色调,金属漆好像深藏水底一样,质感非常透彻但深厚,非常漂亮。还看到过鲜黄的法拉利,一直认为那才是最炫的法拉利。

一直在想象宝蓝的奔驰S级,肯定漂亮。

其实保守的英国王室在车辆用色方面,似乎什么颜色都用,反而不大用公认的“官方黑”。女王的宾利是绛红色的。说不用“官方黑”也不对,要“低调”出行的时候,就是深灰或者黑的路虎揽胜。

在很多方面,国内汽车已经卷无可卷,但在颜色方面似乎不怎么卷。其实红色从粉红到金红到酒红到绛红,黄色从沙金到姜黄,绿色从银绿到牛油果绿到油绿到墨绿,蓝色从粉蓝到灰蓝到海蓝星空蓝,还有各种渐变色、过渡色,汽车的颜色可以非常多样。在高度机器人化的现在,不知道换颜色有多费事,但更多的个性化色彩选择可能会成为差异化的一个重要入手点。

车市卷到现在,不就是在拼差异化嘛。

双色香槟色也可以搞起来。现在只有迈巴赫、劳斯莱斯等敢玩香槟色,其实香槟色的色彩搭配并不难,难在需要两道刷漆。但在高度现代化的装配线上,这应该是做得到的,尤其是这如果意味着更多的差异化和销售额的话。

另一个就是贴膜了。

在上海街头看到几辆贴膜车。一辆奥迪用粉红和灰的香槟色,再大书“Pink Pig”。这妞一看就叛逆。

朋友的极氪001是深灰的,结果贴膜成白底色,然后是日本动漫的形象,就是胸器比腰围大的那种。据说这是什么流行动漫里的人物,我也不懂。

看到一辆保时捷Taycan贴上Super Mario的贴纸,挺好看的。

还有一辆五菱神车,贴着皮卡丘,好可爱。

这其实是不错的生意。铺子如果能自己设计、自己打印图案,可以低成本地提供无穷多的设计。最低调都可以贴上图案化的花草,水仙花、菊花、玫瑰、康乃馨、绣球花、郁金香、狗尾巴花、……,或者自家宠物猫猫、狗狗,甚至晒娃,小老板可以贴上自家铺子的特色产品,顺带做一把广告。不过真的百花齐放后,交警估计就要出台新规则了,否则街上可能就乌烟瘴气了。

不过很期待街上的汽车色彩和图案像品牌型号一样丰富多彩。

如今绝对是品牌和型号比色彩多,图案更是凤毛麟角。这不颠倒了嘛。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