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锅老板“辞职”卖货,1700家店投支持票
在火锅餐饮力求增长的当下,火锅+供应商的联动还有哪些可能?
曾经开火锅店的陈鹏,从店老板“转型”经销商,4年服务1700多家餐饮店,还当起了老顾客的生意顾问,他都是如何为门店赋能的?火锅餐见跟陈鹏聊了聊。
第 1607期
文 |大龙
开店,又闭店
最终选择服务火锅店
2018年,陈鹏在山东潍坊开了一家2百多平的火锅店,跟大多数火锅店老板一样,起初,陈鹏亲力亲为把控进货细节、运营、服务,他内心的标杆就是已经风生水起的海底捞与开始扩张的巴奴。
彼时,潍坊的火锅店仅有数百家,大家也没有如今这么“卷”,品类大多以肥牛、羊肉涮锅为主,川锅还在开来的路上。
◎图源网络,与文无关
陈鹏的火锅店开在车站附近,但生意一直不温不火,让他疑惑的是,车站的巨大客流很难流向他这里,反而附近的快餐倒是人潮涌动。
“选址有问题!”陈鹏总结当时开店的症结所在。
为开拓思路,偶然一次机会,陈鹏去潍坊一家生意较好的火锅店“探店”并受该店食材的启发,开始愈发关注火锅食材,及产品创新。
在当时,潍坊大多数火锅店都是从菜市场、批发市场采购食材,并以初级农产品为主。大家与食材工厂的对接还未完全丝滑,山东省内做火锅食材经销商的也很少。加之,餐饮冷链运输并不十分完善。
对接不畅、存在信息差,本身就蕴含商机。
与此同时,机会伴随着敏锐的市场判断一并裹挟向陈鹏扑来,凭借天然便利的外部资源,陈鹏灵光一闪,“关店,转型推广好食材!”
与陈鹏的市场判断几乎一致,潍坊当地缺乏既懂火锅又懂上游企业及产品的人,市场很快打开。
◎图源网络,与文无关
时间来到2020年,这一年,海底捞新店开拓了5百多家,朱光玉首店重庆北城天街店开始营业,川渝火锅势能渐起,开始大杀四方。
至此,虽然口罩事件间歇式波动,但火锅门店数、火锅热度都实现了正增长。
生意向好到市场巨变
与火锅老板共进退
无论何时,一个行业的增长,就意味着与之相关的行业链条就会溢出更多红利。
在陈鹏的印象中,口罩反复时期,很多人开始关注健康,由于注重产品与品质,他所经营的番茄锅底很受市场欢迎,有火锅老板点名要番茄风味,此外,他发现很多火锅、米面店多采购250g的包装规格,不仅出品方便,而且很好计算成本,复购率极高。
◎苗家酸汤
为了更好地推广产品,陈鹏还做出了3方面的努力。火锅餐见发现,反推这些经验,对火锅店也同样有益!
1、挖掘本地特产、大众喜好,与自身产品相结合
早前,酸汤在各地的热度很高,为了能推广好酸汤产品,陈鹏发现潍坊本地的“潍县青萝卜”能够与酸汤很好地结合,该萝卜品种脆且清甜,餐后生吃还可以解辣解腻,并且青萝卜在当地有较高的大众认知基础。
就此,陈鹏就跟火锅店建议,用青萝卜与酸汤火锅搭配,甚至是作为凉拌菜出品,很符合当地消费者喜好。
青萝卜运用到火锅菜品,并非是什么创新之举,但站在当地顾客喜好、门店经营,以及推广角度来说,已经不仅仅是卖推广本身,而是为多方考虑的结果。
◎澄明出品 苗家酸汤
再来,虽然说酸汤适合与牛肉搭配,其实酸汤与海鲜搭配也十分美味。众所周知,潍坊人有吃海鲜的爱好,早前陈鹏就推荐店老板拿酸汤锅底与海鲜试锅,现如今酸汤在当地早已打开了市场局面,成为继番茄锅底之后,又一潜力爆款。
无论是产品、风味,亦或是火锅品牌,能否在一个地方受欢迎,让自身产品与当地饮食喜好、文化形成关联,增加产品被看到、被使用的可能。
2、根据市场需求,调整赋能门店策略
今年上半年,不少火锅店的经营额出现了拦腰斩的状况,终端店的压力势必传递到上游。
陈鹏与团队每月都要有效拜访300+火锅店,基于一线反馈,陈鹏发现,不管是川渝火锅还是牛肉火锅,大家都喜欢追求新口味、新食材。他们不仅可以帮助门店寻找新食材,也能帮助火锅锅店对接灯箱广告,甚至是发动资源、人脉帮助合作门店去做一些赋能。
比如,陈鹏跟工厂申请政策,联合工厂、火锅店一起做活动,比如说买赠活动,或者一定期限内,消费者点酸汤产品,费用由上游来承担,并以此来增加顾客的点餐、新品尝试力度,最终带动复购。同样也减轻门店压力,并激活顾客到店。
据不完全测算,此类活动为合作门店客流量提高了1/3以上。而火锅店对于酸汤产品的需求也在增加。
◎红酸汤鱼 澄明食品
事实上,经销商、上游供应链企业与火锅店早已是密不可分的整体,当市场处于高歌猛进时,大家一起共享市场红利,但市场下探之时,各个经营环节又可相互赋能,共渡难关。
3、帮助老顾客,提升门店的产品品质
在长期的一线经营中,陈鹏有个体感,越是生意不好,或者很快闭店的门店,越容易选择相对低价的产品,最终导致顾客流失。
目前,很多火锅店已经意识到大众对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像是一些小火锅、转转锅、下饭火锅等逐步起量后都在提升产品品质,升级锅底、食材。
提质、赋能也成为经销商为门店服务的日常动作。
陈鹏分析过自己所服务的门店类型,全国连锁品牌占1/3,中小门店占据2/3,其中不乏一些门店在10家以内,甚至是夫妻老婆店。如何让他们的产品保持好的口碑,保证品质如一,且如何赋能老客户成了陈鹏当下的工作重心。
◎辣番茄鱼
在陈鹏看来,当我们在感慨市场难做时,应该问自己有没有把老客户服务好。如果你资源有限,反而把有限的资源都去开拓新的客户,反而忘了服务老客户时,老客户不满意新客户也很难满意。
一线推广人员是“客户需求”和“工厂出品研发”之间的桥梁,经销商就应该从中去反馈产品,对齐需求,并不断创造价值。
目前,陈鹏已经建立了完善的冷库、常温库、恒温库、配送车等基础服务设施、车辆,服务潍坊及其周边1700余家餐饮店。
同时,陈鹏也是澄明七个番茄的区域经销商之一,陈鹏坦言,对于产品品质及行业标准,澄明七个番茄不断将标准线往上提,从食材的选取到工艺都在进一步累积优势,只为让产品味道更好。
酸汤这么火
如何挑选优势供应链?
今年酸汤无疑是火锅味型中的一匹黑马,不仅登上各家新菜单,其销量也在攀升。
由火锅餐见、餐见数据研究院撰写的《2024中国火锅经营发展报告》中也显示,酸汤锅底的热度排行仅次于牛油锅底,排在第2位。
大家都在使用酸汤锅底,到底什么样的酸汤才更符合大众喜好?
拿澄明七个番茄的贵州风味苗家酸汤来说,采用古法发酵工艺,口感醇厚、细腻、柔和,酸味纯正、辣味悠厚咸味适中。在颜值上,酸汤的色泽鲜红或间有白、黄色颗粒,光泽度好。
陈鹏告诉火锅餐见,在近段时间的一线推广中,很多火锅门店试锅发现,澄明七个番茄的贵州风味苗家酸汤有较高的适口性,酸度以及辣度极为柔和,十分有风味辨识度。
其实,酸汤风味的“近亲”便是番茄锅底,澄明七个番茄一直领先于行业深耕番茄产品,在业内也具有极高的知名度与口碑。
专业度方面,澄明七个番茄在设备创新与加工工艺方面的研发投入持续领先,公司获得近20项实用新型专利。
◎澄明出品 贵州酸汤
这些专利涵盖了从原料处理、20-25°C常温调制的冷混锁鲜工艺、巴氏杀菌到包装保鲜等多个关键环节,有力支撑了澄明七个番茄产品的独特风味与优良品质,保障了产品的稳定标准化输出,为品牌构筑了坚实的行业技术壁垒。
反过来说,这些工艺的不断迭代,对于酸汤的研发来说,正所谓是在领先工艺的高度上做研发。如此一来,对市场、产品的需求理解更加深厚。
总结
酸汤正在从爆品味型,向火锅店固定风味过度,它也是火锅风味创新的一个新里程碑产品。
火锅行业仍在向上爬坡,大众受欢迎的味型将是门店向上的助推器,选择大于努力,火锅人继续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