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低价卖书,被出版商集体抵制:刘强东面临一场大考

500

5月31日晚,作为618促销的“传统节目”,京东开启图书促销。

也正是在这一天,北京磨铁图书创始人沈浩波朋友圈发文称,抵制京东的低价促销,全面对京东停止发货,要求京东下架所有产品。

500

沈浩波的朋友圈

更早一些的时候,包括北大出版社、人大出版社、清华出版社等在内的北京“八社联合”告知函,以及上海出版社经营管理协会代表上海46家出版社发出告知函,已经在网上广为流传。

这些出版社表达的是同一个意思:抵制京东的图书促销活动。

500

上海出版社经营管理协会告知函

对此,京东图书采销负责人在朋友圈回应称,京东从来没有要站在出版社和行业的对立面,他们理应是“一个阵营的伙伴”,希望能和大家一起把好书、好价带给消费者。

500

京东图书采销负责人在朋友圈回应

618是一年一度的大促活动,无论是对于京东还是对出版商来说,都是扩大销售的好时机。

双方为何对立起来?

京东如何缓解流量焦虑?

500

一方是出版商,出书;一方是渠道商,卖书。

一出一卖,本应该合作共赢,为何对簿“网上”,走向对立?

这是因为,虽然双方有共同利益,但权重不一样。

图书对京东来说,只是引流品,并不打算靠卖书赚大钱。

像618这样的大促节点,京东甚至会牺牲图书利润,以获取更大的流量。

500

京东图书促销活动界面

而图书对于出版商来说,是全部,是利润的绝大部分来源。

京东本次“618促销活动方案”,要求各出版社全品种图书以2-3折价保政策参与累计8天的促销活动。

按照业内的说法,3折促销,已经接近一本书的盈亏平衡线。

出版商生存根基被动摇,自然要抵制京东的促销。

有人可能会说,京东完全可以按较高的价格买书,再低价卖给消费者,这样就保障了出版商的利益。

这种说法,对,也不对,可以引出第二个问题。

500

618大促,几乎所有品类都参与,为何只有图书行业抵制京东?

答案是,图书这个品类太特殊了。

首先,除了少部分考试类、教辅类的图书外,大部分图书的时效性不强。

其次,图书是个低频次消费品,频繁买书的人并不多。

最后,每本书的潜在市场基本是固定的,不会因为价格打折而引爆销量。

总结起来,图书不是一个“薄利多销”的品类。

500

2023年图书零售线上市场销售结构

顺着这个逻辑看,京东的618图书促销活动,并不能给出版社带来多大的好处。

京东按较高的价格买书,再低价卖给消费者,这样当然能保障出版商的利益。

但是,却让消费者养成了“书非打折不能买”的心理,最终影响图书的正常销售。

为了更好地理解,我们举个例子。

618大促期间,很多人都喜欢囤抽纸,折扣越大,买得越多。

主要原因是抽纸是生活必需品,平时用量大,也耐储存。

对厂家来说,借618大促扩大生产,摊薄成本,销量增加,还是有的赚。

再者,抽纸是必需品,消费频次高,消费者缺了就得买,不会等到大促才买。

618大促对抽纸厂商来说,能够带来“薄利多销”,还不会影响全年销售的基本盘。

图书就不一样了。

大部分图书时效性不强,读者完全可以等到大促时再买。

一本书的读者是有限的,长此以往,读者极有可能只会选择在618、双十一等大促期间购买。

最终导致出版商越来越依赖电商的大促活动。

从这个角度上看,出版商被“京东们”绑架了,抵制的倾向自然更强烈。

500

其实,早在2011年,京东开启“全部少儿图书4折封顶”促销活动,遭到24家少儿出版机构集体抵制。

出版商与京东的矛盾,表面是定价之争,背后是定价权之争。

京东能掌控定价权,仰仗的是强大的渠道。

正因如此,虽然2011年出版商抵制过一次,但这件事最后却无疾而终。

与13年前相比,这次参与的出版商数量更多,态度更坚决。

这次,出版商为何敢于“硬刚”?

答案是,渠道,有了新变量。

一方面,拼多多的崛起与冲击是显而易见的。

虽然拼多多并非完全替代京东,但也为出版商提供了一个新选择。

另一方面,抖音、快手等短视频电商,正在成为出版商的新渠道。

北京开卷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第一季度,平台电商下降了10.31%,实体店下降了17.78%,短视频电商同比增幅高达31.15%。

500

2024年第一季度不同渠道零售图书市场增长趋势

2024年第一季度少儿类和非虚构类总销量榜的前100种图书中,短视频电商销量占比超过90%的图书分别有33种和20种。

以茅盾文学奖作品《额尔古纳河的右岸》为例,经过“东方甄选”的董宇辉推荐后,总印量超过600万册,翻了十倍。

除了与直播达人合作,出版商正在跑步入局,抢占短视频电商这一唯一正增长的渠道。

根据抖音发布的数据,平台自播的出版社数量同比增长64%,过去一年出版社商家开店动销率提升15%。

短视频电商不仅为出版商提供了新的渠道,更给予了后者更大的权限。

这才是出版商敢于“硬刚”的底气。

500

这是一个很宏大的命题。

《2023年图书零售市场年度报告》显示,2023年全国图书零售市场码洋(图书定价的总和)同比增长了4.72%,但是,市场实洋(实际销售的金额)同比下降了7.04%。

500

2023年全国图书零售市场码洋和实洋增长率

两相对比,图书价格更高了,但出版社的收入却更少了。

原因是电商的高折扣迫使出版商提高书价,不断上涨的书价让消费者望而却步,又不得不打折销售,再次推高书价……

这是一种恶性循环,损害了行业的健康发展。

对于出版商和京东来说,这次风波不是坏事。

它将图书出版行业长期存在的问题与矛盾,放到阳光下,摆在桌面上,有助于利益相关者磨合、协商,寻找各方利益的“最大公约数”。

目前,京东已放弃全品类图书2-3折的促销策略,出版商可自行决定参加平台活动的图书种类和打折力度。

一方独大的生意,长久不了。

只有平衡,图书出版行业才能健康发展。

500

2008年,京东首次举办了“618”年中促销活动。

此后,618逐渐成为了所有电商平台争相入局的促销节点。

618曾经专属于京东的流量,也被其他电商分流了。

京东最初发起的图书促销,主要目的就是引流。

在出版商的抵制下,京东已经放弃了图书品类强制打折促销,还能靠什么吸引流量?

正解局观察到,618、双11等促销活动的红利在消退,满减、折上折等促销手段让消费者困惑而非惊喜。

一个更为现实的问题是,与拼多多的天天低价相比,促销打折的玩法还有效吗?

京东主打“多快好省”的服务理念,目前来看,“多”不过淘宝,“快”不过美团,“省”不过拼多多。

只剩下一个“好”,却也是双拳难敌四手。

上文分析过,短视频电商的崛起,给了出版商敢于“硬刚”京东的底气。

最新发布的《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2024)》显示,71.2%的受访用户因为看短视频和直播进行网上购物,超40%的互联网用户认为短视频和直播是他们的主要消费渠道。

流量正在向短视频、直播转移。

抖音、快手是短视频(直播)电商的“原住民”,淘宝直播有声有色,京东如何缓解流量焦虑?

今年5月初,刘强东以AI数字人开启直播首秀,亮相京东家电家居、京东超市采销直播间。

500

刘强东数字人直播

前段时间,靠颜值走红的前华为HR任悦超,正式入职京东,在京东家电家居采销直播间开启自己的直播首秀。

刘强东、任悦超都是自带流量,京东希望借助流量人物拉动直播的流量。

然而,京东还没有孵化出自己的头部主播,流量焦虑仍在。

除了用老板的形象下场直播带货,京东最近各种动作不断。

涨薪、抓考勤、重新定义“兄弟”,所有人都看见了刘强东的焦虑,也看见了刘强东的努力。

根据最新股价,拼多多市值(2025亿美元)已是京东(460亿美元)的4倍多。

在巨大的经营压力下,试图以“卖得更便宜”重新夺回市场的京东,已经没有后撤之路。

出版业与京东之间的博弈,只是一段花絮。

今年的618,对于京东、对于刘强东,才是一场大考。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