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你家楼板是预制板的,就属于第一代的职工家属楼的建造技术

【本文来自《很多人得益于当年的分房制度,尤其是老年工人及其子女群体是最大的受益者》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冬天里的一把火
  • 你说的没错,我住的42年了,拆不了,前二十年拆的有的还没盖上呢,前几年老房改造管道全新的了,外墙也装修了,很漂亮的,我们唐山有一半人还在住呢,现在的开发商宁可买地也不拆迁了,成本太高,你知道吗?

    我不愿意拆迁,我们的房子质量特好,能抗八级地震,原因你知道的。

不要抬杠,小老头。国家当年的经济实力和实际情况摆在那里,你就不要过多自信了,1980年以后盖的房子都是这样,全部水泥浇筑的只是楼梯那一块。

不要嘴硬,只要你家楼板是预制板的,就属于第一代的职工家属楼的建造技术。至于你说的什么工厂使用的预制件,有,就是最近十年的技术。前提是,楼层已经全部浇筑好了,不论是“框架”还是“框剪”,都已经封顶了,然后再是安装预制件,也就是墙壁。这就是我说的,楼全部封顶了,墙砖一块也没上是一个道理。

像你家这样,一边砌墙一边盖楼层的技术就是第一代和第二代技术,与“框架”、“框剪”技术没有任何关系。懂了吧,小老头?第一张图,叫做“框架”结构

500

下面的图叫“砖混”结构。这个图片的房屋结构大概属于第二代技术,砖墙转角处已经开始使用水泥浇筑了。80年代的房子不使用这个技术,转角没有水泥浇筑。

500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