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遥领先!嫦娥六号成功着陆月背,创造新的历史!
2024年5月3日,搭载嫦娥六号探测器的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发射,准确进入地月转移轨道。
5月8日10时12分,成功实施近月制动,顺利进入环月轨道飞行 。
6月2日6时23分,嫦娥六号探测器着上组合体成功着陆月背南极-艾特肯盆地的预选着陆区。相比月球正面,月球背面地形更为崎岖,尤其是月球背面的南极-艾特肯盆地撞击坑分布更多,被公认为月球上最大、最古老、最深的盆地,直径约2500公里,深度约13公里。
6月4日7时38分,嫦娥六号上升器携带月球样品自月球背面起飞,3000牛发动机工作约6分钟后,成功将上升器送入预定环月轨道。
嫦娥六号完成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样和起飞,中国创造了新的历史!
此前,1970年9月苏联月球16号探测器从月球取回了一块101克的小样本,月球20号探测器和月球24号探测器则分别采集到了55克与170克样品。
1969年7月至1972年12月间,美国通过阿波罗11号到阿波罗17号载人飞船实施了7次载人登月任务,除了阿波罗13号因发生故障中途返回,其余6艘飞船皆完成登月,成功将12名航天员送上月球,共带回月壤和月岩样品约382千克 。
美国自1973年就再也没有载人登月,一晃52年过去了。
2024年1月8日,“游隼”月球着陆器发射升空,在发射升空不到24小时后,因故障导致推进剂出现“严重泄漏”,研发“游隼”的美国航天机器人技术公司不得不宣布“放弃将其送上月球的尝试”。
不过,2024年2月23日7点30分左右,美国私营企业“直觉机器”公司研发的Nova-C型月球着陆器“奥德修斯”号成功着陆在月球南极地区的马拉珀特A陨石坑附近,这是时隔52年美国航天器首次登月,但不是载人登月。但是由于着陆时侧翻,“奥德修斯” 的太阳能板和天线并未完全按计划展开,导致其供电和通信能力受到限制。“奥德修斯”此次在月球上的任务期缩短了,原来美国航天局及其他商业用户预期的时长是7到10天。
中美对比,高下立判,发现美国登月技术已经远远落后中国,中国登月技术遥遥领先!
为什么这么说?
登月的历史已超过50年,但以前一直都没有去到月背。这并不是美国NASA局长尼尔森说的“月球背面永远黑暗”,而是因为通信不行,从地球上无法直接与月球背面进行通信。我们发射了两颗鹊桥中继卫星,使其运行在拉格朗日L2 Halo使命轨道,才解决了这个问题。美国不行,中国行!
用于中继导航的“鹊桥二号卫星”相较于“鹊桥一号卫星”更接近于月面(二号远月点最远只有1.6万公里,而一号最远9万公里),可以这么认为是月球低轨道卫星,使得通信速率和通信覆盖能力大幅提升,往返链路的最高码速率有了近10倍的提高,对地数据传输链路的最高码速率也有近百倍的提升,数据传输通道也从2路提升到了10路。事实上鹊桥二号本身还带了三台科学载荷,可以一边中继一边做科研。
相较于上一次登陆月球背面,这一次登月过程还公开使用了自己独创的GNC系统(月球制导、导航与控制系统)来进行整个流程的定位和操作。GNC系统需要实时知道“我在哪儿”“我要去哪儿”“我怎么去”。它好比嫦娥六号“着上组合体”落月过程中的“驾驶员”,在极具挑战的落月过程中要完成“飞行轨迹控制”“安全着陆点选择”“精准控制”三项核心任务,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完成了相当于“月球北斗”的验证。
这些技术都是中国未来环月通信导航星座以及太阳系深空互联网系统所必须的,也代表着中国将第一个开启“月球北斗”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