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承东、雷军、周鸿祎,车界顶流们都来了,深圳又成重要风向标!

智谷趋势(ID:zgtrend) | 夏虫

2024年,中国经济最大的看点,无疑是汽车产业。

从中国汽车出口量历史性地登榜全球第一,到新能源汽车频频刷屏海外,戳中大量老外“心巴”……这个制造业中链条最长、带动能力最强的国民产业,一举一动都会进入聚光灯下。

前几天,在深圳开幕的2024粤港澳大湾区车展,就上演了全民围观的一幕。感受一下这个现场氛围,只能用“水泄不通”来形容:

500

尽管受台风影响,风雨交加,但开馆前两日,车展就迎来了超30万人围观。

500

在这背后,是半个车圈顶流大咖都来了——

华为余承东、小米雷军、蔚来李斌、“红衣教主”周鸿祎等等人气企业家到场演讲互动;同时,多达107个汽车品牌,1036辆新车型集体亮相,更有50多场新车发布会……

这场规格如此之高,汇聚科技创新,同时引爆消费市场的汽车盛宴,为什么选在深圳举行?从中,又能解读出什么有意思的信号?

01大咖齐聚,全网出圈

关于大湾区车展,最出圈的莫过于这个视频——

三位车界大佬余承东、雷军和李斌在人群围观中互相谦让,谁都不愿意先上电梯。最后雷军说了一句“你们都不敢走,我走!”结束了这场推让。

而视频下几百条评论,密密麻麻的都是感慨几位企业家人气之高,更多的人则感到欣慰,“不追明星追企业家,说明实业兴邦,是好事!”

在车展举行的第二届未来汽车先行者大会上,余承东和雷军这对从手机行业一路走来的“老对头”,其罕见同框和精彩回怼,更是将整场车展推上了一个新的高潮——

针对此前余承东认为“前风挡三层镀银会影响信号”的言论,雷军现场对余承东喊话“上次余总说三层镀银手机信号有问题,我保证没问题!”,惹得现场笑声不断。

500

等到余承东发言,也开始“内涵”小米,表示跟雷军相比,自己还是对技术可能比较了解,“在体验上,对年轻女性用户需求的把握上,跟雷军有差距”。

“真是一场高端局!”有围观的人群这样感慨。

对于营销和流量的把握,这些企业家非常懂得拿捏分寸,这也跟周鸿祎的演讲暗自吻合。

他在演讲中指出新媒体营销的重要性,毕竟,“现在车圈最卷的是卷老板,每百公里油耗变成了每百公里“耗”多少个老板。”说是“卷老板”,实际上卷的是企业家个人IP。

而这些谈笑风生的小花絮背后,是这些车企新星实打实的成就——

比如,余承东带来了鸿蒙智行的最新数据。据介绍,2024年1月1日到5月19日,鸿蒙智行总销量突破13.4万辆,成为中国市场新势力销量第一的品牌;

雷军也送来小米汽车的喜报,小米SU7的首月锁单量为8.8万辆,大超预期。这家新晋车企,还将开启双班制,全年计划保证交付10万辆,冲刺12万辆;

李斌表示,蔚来汽车5月交付新车20544台,同比增长233.8%,创历史新高。

大咖之外,这场新能源车展还有几大看点:

一是,大湾区车展首次升级为国际A级车展,采用了全新展馆。

整个展会规模高达20万平方米,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届车展,当然也是继北京国际车展、上海国际车展之后,国内的三大车展之一。

值得留意的是,这一车展命名为大湾区车展而非深圳车展,是因为深圳背后代表着整个“9+2”城市群,辐射超过13万亿元经济总量、人口超过8617万的广阔市场腹地,

其展出的产品,以及市场情况,无疑具有风向标意义。

二是,首次定位“科技Alpha车展”,将视角和重心放在探究汽车前沿科技上。

如果说,过去几年的大湾区车展,展销商可能更重在推销车子,那么这次更带着一丝“业内碰撞”的意味。毕竟,现在的深圳,正在成为国内外汽车行业发展的风向标。

深圳专门设立了1万平方米“科技展区”,突出展示车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先进科技在汽车产业的应用实例。

500

直径5米载人飞行器

其中,作为世界“无人机之都”的深圳,还在展区构建载人飞行器、飞行汽车、航天技术等展示,让观众进一步了解低空经济发展情况和低空飞行的乐趣魅力。

02国产车崛起

国产车的时代,真的来了。

这是几乎每个在现场的朋友,都会打心底感慨的一句话。

整个大湾区车展上,以深圳本土企业比亚迪华为为首的中国新能源企业,成为绝对主角。

最豪气的深圳本地车企比亚迪,直接豪掷近“一个小目标”,将1号馆包场,打造“2万平方米室内+近3万平方米室外”的品牌专馆,展示全系车型、智能辅助驾驶、云辇智能车身控制系统等大型装置。

这一举措,创下单一车企全球最大展示规模纪录。

500

最关键是,这种空间的“大”也被人流的“大”所填充。整个场馆人流如织,有人在社交媒体软件上震惊,表示“本来想坐进去体验一下,结果根本没机会,看秦L和海报06的人太多了”,底下附和者众,纷纷表示自己只能摸上几下。

不仅是乘用车,就连比亚迪公交车都几乎“满座”,参观的人排起长龙……

场馆外的智能化街区,还有不少人排队体验全球首秀的仰望U8应急浮水功能,感受行业顶级技术带来的炫酷——

车轮一入水秒变“螺旋桨”,车窗自动闭合天窗则打开。

另一边,位于2号馆的华为鸿蒙智行展台也成为整个车展的焦点,现场被里三层外三层围住,粉丝高喊“遥遥领先”成为令人印象深刻的一幕。

500

更有趣的是,现场的“中东土豪”还展示了自己身上的华为三件套:华为手机、华为耳机和华为手表。

有人笑称,华为产品,已经成为“中东严选”。

此外,以第二代埃安 V、智己 LS6 为代表的纯电动车,东风风神 L7、奇瑞风云 T9、零跑 C16 为代表的插混车,以魏派高山、猛士 917 为代表的高价格产品等,都在车展期间引发驻足和热议。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部分合资车的门庭冷落。

据现场记者报道,包括一汽丰田、广汽丰田在内的合资品牌,唯有通过降价的方式来现场揽客。不少合资车头顶都摆出了降价标识,企图以降价换销量。

其中,广汽丰田的汉兰达、赛那、威飒等昔日热门车型均给出了较大折扣,过去一直主打30万元区间的汉兰达直逼20万元。

这生动的微观一幕,其实折射了整个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巨变:

据中国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最新数据,4月上半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批发、零售渗透率双双超过50%,首次超过传统燃油乘用车,成为中国绿色交通和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新节点。

而今年前四月,中国占世界新能源车份额已经高达64%,成为绝对的第一梯队。

这也标志着,新能源汽车正式进入发展的新阶段。

500

在现场,周鸿祎也感慨了这一历史性变局,“老余(余承东)在重新定义豪车,过去的豪车被BBA占据,但是未来重新定义豪车的是什么?是安全+智能,”他指出,“感谢像老余、雷军这样为首的中国新能源车、智能网联车的从业者,不断改善产品力,让消费者对国产品牌有了信心。”

如果要用当今最流行的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华流,已成顶流”。

03“新能源汽车第一城”的深圳底气

你有没有发现,这两家最火的企业,华为和比亚迪,都是深圳企业?另外,整个粤港澳大湾区车展,又为什么让深圳来举办?

在这背后,是深圳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实力已经“藏不住了”。

尽管深圳并非传统燃油车时代的强者,但其早早押注新能源汽车赛道,已经早这场产业大洗牌里面成为新晋王者——

2023年,深圳以累计约173万辆的新能源汽车产量,位列全国第一,以压倒性的优势远超上海(128万辆)和西安(98万辆),成为当之无愧的“新能源汽车第一城”。

500

更吓人的是,新能源汽车在深圳2023年市场渗透率达到了67.9%,高于今年4月全国零售渗透率43.7%超20个百分点。

在今时今日的深圳街头,满大街都是新能源汽车。

这种惊人的市场渗透率背后,是深圳早早下定决心,发展新能源汽车——

早在2009年,深圳就有先见之明地开始推广纯电动汽车;

2010年,推出纯电动出租车;

2017年,全市公交电动化;

2018年,出租车全面电动化;

2020年,网约车、环卫车全面纯电动化……

早早布局的电动化汽车产业,让汽车从单一的代步工具变成了多功能的移动终端,也带来了深圳本地汽车产业链的重构、生态圈的扩大和价值链的重塑。

在深圳,相关的产业集群早已极为发达,随便拆解一辆新能源汽车,都能找到相关零部件的对应企业。

比如激光雷达方面,深圳有大疆览沃、昂纳科技、速腾聚创等;自动驾驶领域,深圳有元戎启行、裹动智驾等,还吸引百度、小马智行、文远知行等国内头部自动驾驶企业落户。

一组数据是,深圳的能源汽车产量占全球1/8,集聚2.4万家新能源和数字能源企业,是名副其实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重镇。数据显示,2023年深圳汽车制造业产值3429.3亿元,同比增长58.3%,成为拉动全市经济增长的重要生力军。

业内的一句名言是,“新能源汽车上半场是电动化,下半场是智能化”。

而当攀登至这个领域的顶峰后,深圳还在不断向下一个阶段——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疯狂进军。

比如,相继推出《深圳市促进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深圳市加快打造“新一代世界一流汽车城”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深圳市新能源汽车超充设施专项规划(2023—2025年)》)三大重磅规划。

而发展智能网联汽车,相比其他城市,深圳也是“快一步,步步快”。

除了坐拥比亚迪之外,深圳还拥有华为、腾讯、大疆等一大批科创企业,天然在智能汽车的发展道路上更为顺风顺水。

这也将会是一场影响深远的产业变局——

当电动化给汽车产业,乃至大国竞争丢带来如此深远的变化,汽车的“智能化”,或许又将掀起一股产业新风,进一步改变全球汽车产业的既有格局。

新一代世界一流汽车城,深圳有能力,也有底气能够打造。

这是中国之幸,也是这一代人的目所能及,手所能触的时代红利。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