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丨流量艺人制霸,老派综艺咖低迷,综艺嘉宾迎来大换血

腾讯视频萌娃观察类综艺《我们长大了》虽然还没正式公布综艺嘉宾名单,但在此前的路透视频中,郑爽、马天宇、魏大勋以及火箭少女101组合中的傅菁均有亮相。

500

虽然,大部分吃瓜群众都被演播室外的郑爽男友吸引了目光。但仍旧有细心的网友发现:作为腾讯视频的季推主打观察类综艺,《我们长大了》的常驻嘉宾似乎都不是一些经验老道的综艺咖。

无独有偶,在爱奇艺自制的情感观察类节目《喜欢你我也是》中,除了张绍刚、沙溢在综艺节目中比较活跃之外,剩下的古力娜扎、于朦胧、王子异、韩火火都是鲜少常驻综艺的“新人”。

500

实际上,通过梳理不难发现,以往我们熟知的“综艺咖”,出现的频次大幅下滑,参加综艺节目的嘉宾正在迎来大换血。

就拿《我们长大了》来说:马天宇、郑爽都是以演员出道,近年来的工作重心也多以电视剧为主;火箭少女傅菁更是初出茅庐的爱豆;只有魏大勋,凭借《妻子的浪漫旅行》《青春的花路》《明星大侦探》《密室逃脱》等还算有点存在感,勉强称得上是综艺老面孔。

反观,之前大热的综艺咖刘维、张大大、蔡康永等,远不及以往活跃,随着大批流量艺人的加入,国内综艺嘉宾几乎是迎来了史无前例的大换血。

后浪来袭:新艺人强势崛起

从《爸爸去哪儿》《奔跑吧 兄弟》等户外综艺开始,国内综艺市场逐渐变得丰富多彩,建立起从户外到棚内、从卫视到网播、从音乐娱乐到情感生活等全方位、多元化的综艺生态体系。

而随着体系更新和流量争夺等竞争需求,综艺节目的嘉宾也发生了巨大改变,一大批新艺人的涌入,使荧幕出现了许多不熟悉的面孔。其中,流量艺人异军突起,大有成为近期综艺嘉宾主力军的趋势。

500

在猫眼全网热度榜排名前10的综艺中,几乎每部综艺都有流量艺人担任嘉宾。如《拜托了冰箱》中的王嘉尔、《喜欢你,我也是》中的王子异、周洁琼,《哈哈农夫》中的王源、杨超越等等。

这些流量艺人或是出道已久的本土偶像,或是回国发展的海外爱豆。他们都拥有稳定的粉丝基础和数据号召力,能够为综艺节目带来数量的收视人群,因而在短时间成为各大综艺节目的宠儿。

如人气偶像王嘉尔在去年一年,就参与了《拜托了冰箱》第四季、《明星大侦探》、《偶像练习生》、《热血街舞团》、《梦想的声音》等多档节目的录制。今年开年以来,更是凭借《这!就是原创》《拜托了!冰箱》第五季延续热度,成为《中国新说唱》第二季导师的热门人选。

500

与王嘉尔类似的刘宪华、周洁琼、程潇等艺人,也均有两部及以上的常驻嘉宾综艺作品上线。

除了这种出道时间较长的艺人之外,更多的则是凭借《偶像练习生》《创造101》等选秀节目迅速积攒人气,吸引流量,成为综艺嘉宾热门。

据统计,从两档节目结束后,这些流量艺人录制的综艺节目多达40多部。《横冲直撞二十岁》《奇妙的食光》《青春的花路》《少年可期》等节目更是以他们为主咖、量身打造的综艺。

500

《偶像练习生》中的选手justin黄明昊,出道刚满一年,就录制了7期《快乐大本营》,

成为《勇敢的世界》、《奇妙的食光》《完美的餐厅》《密室大逃脱》《少年可期》等近十部综艺的常驻嘉宾。在刚刚公布的芒果tv自制综艺《勇士成团》固定嘉宾名单中,justin也赫然在列。

创造101的杨超越也同样受到不少综艺节目的青睐。在《明日之子第二季》《心动的信号》《口红王子》《吐槽大会第三季》《哈哈农夫》等综艺中均有不俗表现,圈粉无数。

500

除了流量艺人来势汹汹以外,歌手、演员、运动员跨界综艺的也不少。黄渤、章子怡、傅园慧都成了各大综艺的座上客。甚至曲艺界也来凑热闹,除了之前大热的沈腾、贾玲、岳云鹏以外,张云雷、张小斐也开始活跃在各大综艺之中。

500

有趣的是,这些艺人都不是以综艺为主要事业,而是刚刚录制不久,有的甚至是第一次接触。对于综艺来说,完全称得上是“新人”。

前浪“萎靡”:机会减少,成绩下滑

流量艺人的涌入、演员歌手的跨界,原本竞争就十分激烈的综艺生态越发饱和,刘维、张大大、陈赫、薛之谦这类老派“综艺咖”的生存空间被明显挤压。

比如,2017年年底,刘维凭借一年近30档综艺的霸屏表现,荣获中国综艺峰会“年度综艺艺人”奖项。但去年,刘维除了在《火星情报局》《最美的时光》两档综艺担任常驻嘉宾以外,剩下的工作要么是以飞行嘉宾或者助演嘉宾出现,要么是不知名的小成本综艺,机会大幅减少。

500

出身湖南卫视的张大大,从出道便独挑大梁主持湖南卫视频道节目《单身厨房》。随后,更是手握《偶的歌神啊》《大学生来了》《夏日甜心》《疯狂衣橱》等众多综艺资源。但在去年,张大大只有一部《三宝大战诸葛亮》。今年开年录制的《女儿们的男朋友》,也是给王子文、范丞丞等作陪衬,网友争议声不断。

500

同样在湖南卫视风光一时的欧弟,去年在芒果tv自制综艺《真心话大冒险》《野生厨房》中露了脸之外,现在几乎难觅踪迹。

而台湾综艺大咖小S、蔡康永、陈汉典等,虽然在《康熙来了》停播之后综艺邀约不断,但主咖节目《姐姐好饿》《真相吧!花花万物》等播出成绩也表现平平。

小S凭借《奇遇人生》《我们的真朋友》中的闺蜜情,还算是有继续表现的空间。而蔡康永除了之前在《奇葩说》有梗之外,在《亲爱的,我们结婚吧》等情感观察类节目中除了贩卖“鸡汤”,几乎是没有太大的存在感。

大势所趋:引流变现、审美多元

常言道:“长江后浪推前浪,浮事新人换旧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会发生变化,更何况飞速迭代的娱乐圈呢。对于综艺嘉宾而言,如此剧烈的变化不仅仅是由于艺人个人的特点和能力,更是整个综艺生态调整的必然结果。

1.特点模糊,可替代性强。

对于综艺节目来说,综艺嘉宾最重要的职能便是增加看点,用艺能感为节目内容赋能。何为艺能感?就是随时随地接住节目中抛出的每一个梗并给出回应,或者是用反差互动制作出笑料并扩大升华,抑或是巧妙地化解节目中的尴尬。

500

简而言之,就是幽默、搞笑的能力。但这样的特点是极为宽泛的,尤其在网络社会,只要点开微博、B站等平台,最流行、最搞笑的梗信手拈来。再加上后期剪辑、花字特效等手段的放大,任何艺人只要双商在线,都能稳稳戳中观众笑点或者是记忆点。

就像《极限挑战》第四季刚出换嘉宾消息时,网上几乎是骂声一片,一大批粉丝表示:不是原本人马就不看了云云。但播出几期之后,新嘉宾岳云鹏、雷佳音花式上热搜,真香的人一抓一大把。

500

2.粉丝经济时代,流量至上。

在《2018年中国青年人兴趣社交白皮书》中21岁及以下的青年人群体的追星情况显示:近89%的年轻社交用户追星,79.6%的人愿意积极为偶像应援打榜或投票,约50.3%的追星族愿意购买偶像代言的产品。

500

粉丝所代表的已经不仅仅是一种关注度,而是其购买力、流量、自来水的宣传等一系列引流变现的能力。对于任何一个商业生态来说,这都是最重要的环节。而在人群属性上,粉丝人群正是综艺受众的主力军——年轻人。

爱豆流量与综艺受众的重叠,以及粉丝所具有的强大商业价值,使资本的力量自觉向有流量号召力的艺人倾斜,成就节目与艺人的双赢。

3.多元化的审美需求

为了迎合观众多样化的审美需求,如今的综艺正在不断地尝试在内容和形式方面进行改良创新,以追求不同的节目质感。而综艺嘉宾的流动就成了追求新鲜感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

同时,在“限星令”等政策的倒逼下,节目组也不得不寻找数量更庞当、搭配更多元的嘉宾来迎合主旋律价值的要求。

500

近年来,不少运动员开始走出赛场,参与到综艺录制中。这不仅让更多人了解到运动员这个群体,更通过运动员传达出坚韧拼搏、国家荣誉感等正能量。

口碑杀手:不认识,不好笑

虽然说嘉宾的变化为节目带来了一定的流量和新鲜感,但形势并不都是理想中的一片大好。对有些节目来说,这甚至是口碑杀手,抑或是被观众嗤之以鼻的理由。比如在最新一期《向往的生活》中,节目组邀请了尤长靖、李子璇、仝卓、黄子弘凡等一大波刚出道的新人。而对于一些新节目而言,新内容、新形式本就很难在短时间取得观众的欢心。嘉宾中也没有观众已经熟悉的人设和笑点,若新嘉宾艺能感稍微弱一点,无法找准人设定位,综艺节奏就会趋于平缓,自然也没什么看点。

就像《喜欢你,我也是》中,户外素人情侣本来就很难有热度,棚内古力娜扎、于朦胧、周洁琼、王子异又没什么经验,每次发言都十分内敛,全靠张绍刚、沙溢和韩火火尬聊硬撑,整个节目都是大写的“尬”!

500

总之,综艺嘉宾换代已经成为越来越明显的事实。面对这样的趋势,老派艺人如何“绝地求生”?流量艺人又如何找准地位、怒刷存在感?舆情官将保持持续关注。

作者:舆情官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