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不喜欢“简中”这个词?

来源:阜成门六号院

极端民族主义是反理性、反真相,披着自由主义外衣的极端右翼也是反理性、反真相,二者并无高低之分

(一)最近两年越来越流行“简中”这个词。“简中”顾名思义乃“简体中文世界”的简称,不过这里不包括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华人社会,言外之意,是中国大陆一种代称。

“简中”并不是一个单纯的地理概念,在使用的语境中,这是一种充满了文化贬义的称谓,简中世界约等于信息洼地、井底蛙、无知愚昧,对世界充满了偏见,犹如裹着黑袍的伊朗、阿富汗也。不仅港台人士喜欢用这个词来嘲讽大陆,很多大陆人士也很乐意用,言外之意很明显,我们是明白人,文明化的高级中国人/华人,跟你们不是一类的,有一种居高临下的傲娇感在里面。

“简中”背后还有个不言而喻的东西,那就是相对应的“繁中”是一个文明世界,是信息和思想的高地。在这里我们也对“繁中”世界做一个外延界定,它基本可以视为香港、台湾以及部分海外华人社会。不过海外华人社会真正可以在传媒和学术上具有影响力的,只有北美华人社会,所以,“繁中”主要是指台湾、香港和对大陆比较排斥的北美华人群体。

那么,“简中”和“繁中”之间真的存在本质信息和思想落差吗?繁中世界的信息、思想文明程度真的高于简中世界吗?这是笔者想分析、澄清的一个问题。

(二)首先说,繁中世界的传媒信息在充裕完整程度就有优势吗?的确,繁中世界信息多元程度高一些,在过去大陆市场媒体不发达的时候,二者一度落差很明显。不过随着大陆的信息生产和流行载体逐渐转向以市场化媒体为主,并且随着网络这个革命性东西的普及,海内外信息差基本不存在了。

其实现在,无论是繁中和简中世界,只要你受过高等教育,日常生活中获取的基本信息量都没有区别。

​关于西方人的信息盲区,看看美国那些特朗普支持者也就知道了,特朗普那些反理性、反智、反民主的言论也可以获得半数国民支持,并且是长久不衰的支持,我们其实以前也高估了西方老百姓的常识辨别素养。

其实对于任何社会的绝大多数人而言,你能够接受什么信息,取决于你被传播了什么样的价值观、是非观,你会自动屏蔽你被灌输的观念之外的东西,就像很多台湾人宁可相信大陆人吃不起茶叶蛋。只有少数有智慧的人才可以突破这种社会环境的限制,去自动搜索被投喂的信息之外的东西。

(三)关于传媒信息的质量对比。简中世界的确在自媒体渗透率越来越高的情况下,出现了质量的巨大滑坡,但是这是全球都普遍存在的问题,繁中世界不也是假消息、低劣新闻满天飞吗?

比如繁中世界信息流通越来倚重的推特(X)、Facebook等自媒体平台,上面的中文推文被做成小卡片,现在已经成为整个中文世界流传最广的信息源,简中世界的微信群里也热衷于传播这些东西。不过里面所讲的信息或所表达的观点,绝大多数是虚假无根据的,经不起考证。推文已经成为中文世界的最大谣言来源之一。所以,在自媒体这个新的领域,繁中世界也好不到哪里去。

就严肃媒体而言,繁中世界的确过去一段时间,大致是1960年代到1990年代,明显高于简中世界,《中国时报》、《联合报》、《明报》、《传记文学》、《远见》、《明报月刊》、《二十一世纪》这些都是中国新闻史和思想史上的丰碑,但是随着老一代报人的凋零,港台媒体质量大大下降了。

现在港台媒体新闻和评论的深度,绝非能跟大陆媒体可比,笔者在香港媒体有些工作经历,周边大批朋友供职于海外华文各知名媒体,对这方面深有体会。中文世界最好的媒体肯定在大陆,具有代表性的有财新、财经、经济观察报、南方周末、新京报、凤凰网、三联生活周刊等等,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下的很多市场化子报刊也非常不错,他们对国内国际热点话题分析深度,肯定高于繁中世界的媒体。

即使不说思想深度,就说最表面的行文的严谨,表达的标准,结构的严谨之类,大陆媒体也是胜于繁中媒体——其实这是新闻从业人员最基本素养的体现。比如我觉得熟悉的财新编辑记者中,随便找出一位投放到繁中世界,他们的勇气、见识、职业素养,肯定是超过当地多数同行的。

(四)再说繁中世界与简中世界的学术思想落差。同新闻媒体一样,繁中世界的学术黄金期也是1949年流亡者一代和二代造就的,他们活跃的时间大致是1950年代至20世纪初,稍微比新闻媒体向后延长了十年左右,因为从事学术研究的时间可以比做新闻长。

在这个时期,多数人文社科领域,繁中世界的质量是高于简中世界的。那时候简中世界人文社科研究几乎断层,经历了一个长期的蛰伏期,恢复元气也需要相当长时间。

不过进入21世纪后,尤其是2010年代后,繁中世界的优势明显消失。一方面是繁中世界老一代学者凋零,并且在“台独”影响下,导致中国思想、历史、经济、政治研究很大弱化(繁中世界的人文社科研究,基本依赖台湾输出的人才),后继人才显然不如前一代。

另一方面,大陆的学术积累逐渐赶上来,并且大陆的优势在于学者数量多,过去全球最优秀的东亚研究中心博士生基本以台湾人为主,现在早就是以大陆留学生为主。所以,大陆学术的质和量都有了飞速提升,从1970年代出生的学者开始,他们在人文社科各领域的研究水平就超越同龄港台人了,在80后、90后一代身上更明显,现在最优秀的中国历史、思想、政治、经济、文化研究成果,多数产生于简体中文世界。

以笔者所就读过的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为例,在80年代之前,港中文历史系肯定好于所有大陆高校历史系。但是随着老一代人的凋零,中大历史系就迅速衰落了,过去在中国思想史、制度史、经济史研究中的翘楚地位彻底不复存在,仅有的优势只剩下华南社会史研究了,况且还很难说可以竞争过中山大学,本系的硕博士学生也基本内地化。台大人文学科也经历了类似的衰落,只不过没有香港中大那么明显而已。

(五)综上说,繁中世界在信息数量、信息质量、思想深度哪个方面,对简中世界都没有优势而言,相反总体是处于劣势。毫无疑问,最了解中国、最热爱中国、最有见识、最有能力的那群人肯定绝大多数在中国大陆;毫无疑问,中国大陆已经是整个华文世界的传媒和学术中心,繁中世界只不过是边缘补充,这是一个客观事实。

对“简中”这个词汇情有独钟的人们,有什么资格嘲笑简中世界是认知洼地呢?优越感又何来呢?所谓境内的确有很多非理性、反真相的垃圾信息,外又好到哪里去呢?

(六)在此,笔者不得不说“简中”一词所暴露的这个词汇爱好者的认知范式的问题。这种认知范式的一个方面是港台繁中世界才是中国文明中心论,中国大陆文化、道德全面溃败论;二是西方万事正义论,中国如果出现一些对西方不赞同、对抗的言行,一定是中国大陆人民认知狭隘、闭塞、落后。

这种认知源于过去三十年多年来新自由主义对中国历史、制度和文化的全面解构,从学术上讲,这种解构对新中国早期历史的很多方面,以及改革早期情况是有说服力的。但是作为分析范式的新自由主义,同其他社会分析范式一样,同样存在时代局限性,现在继续用过去的分析结果去评价简中世界、繁中世界和西方,未免越来越刻舟求剑。

首先,大陆基于改革,出现了思想和教育的复兴,大批优秀理性群体开始出现,中国大陆知识分子群体看中国、看世界不一定比外国人眼光差;而台湾、香港披着自由主义外衣的民粹主义越来越盛行,文化出现不同程度衰落。

最关键的是,在世界政治经济力量对比发生重大变化后,西方也越来越抛弃自由理想主义,回归现实主义,党同伐异、用力量说话。

所以,这种处处贬低简中世界、踩黑大陆,越来越脱离中国和世界的是非曲直实际。我们不可否认大陆存在的极端民族主义和民粹主义,但是西方也存在民族主义、霸权主义,那些把只要你表达与西方不同的看法,不管有没有合理依据,都一概归结为狭隘民族主义、井底蛙、排外的认,还冠以“简中人”的做法,也越来越脱离了公道。

而一些人,非但不有所反思,反而还变本加厉,很多人已经到了为了维护既定认知,不惜伪造事实的地步,这个也是海外中文自媒体堕落成那个样子的原因。

所以,笔者越来越不赞同“简中”这个称谓,有事可以就是论事,完全没有必要,也没有资格去搞什么高低之分。极端民族主义是反理性,披着自由主义外衣的极端右翼也是反理性,二者并无高低之分。非要抱着对简中世界充满优越感和鄙视的那些人,才是最无知、最有偏见、最盲目狭隘的人。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