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十年上海的人口流动,让我认清几个事实

无论什么数字,只要加上时间维度就会变得很有意思

就好比今天要跟各位聊的:十年来上海的人口变化

为什么是十年

曾经我们统计过上海人口流动、老龄化、结婚率诸如此类大量单点式的变化

但是当我们试着把这些单点串联成线,你会发现

上海人口正以10年的跨度经历着结构性的转变

500

数据整理自:上海统计局

2000年-2010年,刚好也是上海发展最快的10年

伴随浦东大开发带来经济、楼市的腾飞,于是大量人口向上海疯狂踊入,促成人口新增最火热最黄金的十年

而到了2010年以后,上海一直严守“2500万人口红线”持续稳定在范围内

在这个表格上看得更清楚

500

数据整理自:上海统计局

2010年上海常住人口为2302.66万人,2000年-2010年的10年,共增加694.06万人,而从2010年-2023年,只增长了180多万人

平均每年只有约14万新增人口

这也就是说,原本的人口激增转化为当下上海内部人口迁徙的十年

那么

往后十年里上海市区、郊区的人口如何流动,又有哪些外地人还在来到上海又喜欢去到哪些区,以及上海这十年来的年龄结构、婚恋情况又是如何变化

结果还挺耐人寻味的

注:上海近10年统计维度优先以最新数据为准,否则参考2020年七普数据

01

过去十年,好多市中心上海人都往郊区搬

其实大概在2020年七普的时候,我们就曾观察到上海市区人口渐渐减少的趋势了

那时的第一感受是人口流动的量之大

相比于2000年-2010年,中心城区人口微增5.6万人

500

数据整理自:上海统计局

而后2010年-2020年,在上海全市人口净增185万人的同时,市区人口反而减少了30.26万

这里的中心城区是,黄浦、徐汇、长宁、静安、普陀、虹口、杨浦,也就是我们常规意义的市区,完整覆盖了整个上海内中环

但更令我没想到的是

当我把时间拉到最新的2022年,再翻出这20年来中心城区的人口变动,下降速度也在不断加快

整个2020年-2022年,仅仅2年时间

500

数据整理自:上海统计局

上海市区人口再次下降32.83万

也就是说这2年内,离开上海市区的人口相当于过去10年减少的量

加在一起就是整整超60万的庞大数字

具体来看

人口减少的部分我先都标上颜色了

500

数据整理自:上海统计局各年份统计年鉴

第一个10年,静安、黄浦、卢湾、长宁、虹口的人口都在减少,核心的黄浦还是减少最多的

第二个10年,普陀、杨浦加入减少大队伍,尤其是虹口,前一个10年同比-0.95%,后10年直接来到-20.01%

前后翻了20倍,后10年少了17.06万人,是所有城区减少人数最多的

另外补充下特殊的黄浦和静安,之所以第二个10年显示成倍增长,因为2022年的黄浦,是2010年的黄浦+卢湾;静安,则是2010年的静安+闸北

不过对比合并后的人口总数,依然是下降

静安,过去10年下降12.7%,少了13万人,黄浦还要更夸张,过去10年下降25.18%,少了超17万人

换句话说,7个中心城区里6个人口都在下降

那么这些离开的人都去哪了

别着急他们的目的地都不远,就在外郊环

500

数据整理自:上海统计局各年份统计年鉴

在市区人口减少的同时,无论是第一个10年还是第二个10年,这些郊区的人口都在涨

崇明除外

从人口流动来看,2022年的崇明居然干不过2010年的崇明,第一个10年还能勉强保持正增长

没想到过去10年就少了10.63万人

不过抛开崇明不谈,上海其他郊区的表现都非常亮眼,还在大涨

第一个10年,松江区一骑绝尘,领涨146.79%,闵行区人口也接近翻了1倍

第二个10年,各个区增速放缓,排名第一的嘉定涨幅28.70%,增加42.22万人,当之无愧的人口最猛郊区

如此看来过去10年里,一个总的趋势就是

上海市中心的人口一股脑都在往郊区挤

或许也是伴随市区房屋动迁以及类似12号线、15号线郊区地铁规划的崛起,不少上海市中心的老一辈人搬往郊区带来的

而这还只是上海区域内部的人口流动

02

来上海的外地人,也有了微妙的变化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上海的外地人还在增加

到了2022年,整个上海市来自外省市户籍的人数也进阶到了1000万+这样的量级,占到常住人口40.6%的比例

500

数据整理自:上海统计局

不过对比第一个10年,从19%到39%的猛增,总体趋势还是有所放缓

尤其是个别区域会更加明显

500

数据整理自:上海统计局

首先,以往排名TOP3的安徽和江苏、浙江,这些年越来越少来上海了

尤其是安徽,伴随合肥新能源汽车、京东方芯片产业的崛起,我身边就不少朋友原本在上海做新能源已经在收拾行李打道回府了

反倒是河南老乡开始大胆往外走了

前段时间我还刷到“杭州被称为河南第二省会”的消息,看来河南的朋友们是卯足劲要进军长三角了

但无论怎样,超40%的外地人数量还是不容小觑,我也越发好奇

这十年来上海的外地人,相中上海哪里了

当然,我提前把面积最大的浦东筛除了

500

数据整理自:六普、七普数据

类似徐汇、长宁,闵行这样中心城区边缘,以及嘉定、松江这样经济相对发达的郊区成为外来常住人口居住的首选地

绝对的市中心反倒不是最吃香的

如果具体到各区,除浦东外,闵行绝对是上海外地人的首选

每年来到上海约1000万的外地人中,近12%都投入了闵行的怀抱

此外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点,就是外地人这10年来在上海市区的变化

比如北京、西藏还是一如既往对市区青睐有加

2010-2020年间,10年过去了这些地区的小伙伴还是非常热爱住在静安、长宁、徐汇这样的市区,感受繁华都市魅力

而另一边

也有“抛弃”市区“搬”郊区的,比如广东、天津

广东的朋友们从原来的静安、徐汇转向宝山、松江;包括天津也在从徐汇投入松江,感受郊区的宜居与烟火

同样的这10年里,河北、江苏、浙江、安徽、河南、重庆、云南、新疆也都还在选择嘉定、松江、青浦居住着

而据统计,在2010年上海外来常住人口中,以“务工经商”为目的的为703.07万人,占外来常住人口总量的78.3%

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大量外地人会奔向具备规划、产业支撑的五大新城发展

而务工的需求

也在影响外地人和上海本地人的年龄构成

500

数据整理自:上海统计局

整体来看,自2010年来流入上海的外来人口就以青壮年人口为主

15-64岁年龄段占比比本地人多约20%,而本地65岁以上的老年人群体却是远远超过外地户籍

而根据上海统计局2011年发布的《外省市来沪常住人口发展现状及特征》显示

500

早在2010年,20-34岁这个年龄段的外来常住人口为422.03万人,占上海常住人口的57.7%

这个年龄段外省市人口已明显超过户籍人口

或许你在上海街头遇见的年轻人大都来自外地


03

不过,过去十年上海都不怎么结婚生娃了

这确实是这几年上海一个比较明显的趋势

最近上海就正好披露了2023年度生育率,显示上海户籍人口总和生育率在2022年绝对低位0.7基础上

500

继续大幅下滑至0.60

0.60的水平已经远低于全球倒数第一国家韩国的0.72,和2023年日本的1.20,新加坡的0.97相比也还要更低

尤其是几个市区

500

来源: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黄浦、徐汇、静安、长宁、普陀、虹口生育率全部跌破0.5,其中黄浦和静安更是来到0.42

而即使我们把时间线拉长,下跌的趋势更加明显

500

数据整理自: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15-2017年还能维持在1.0,而后的2018年就开始直线下降直至0.6

包括生育年龄也在不断往后推

平均初育年龄从29岁到31岁,平均生育年龄从30岁到32岁,近10年来整体推迟了2岁

我想这一结果背后一个很根本的原因就是

上海人结婚就够晚,或者干脆就不结婚

为了让大家看得更清楚,我把自2000年历年来所有上海的结婚数据都拉出来了

500

数据整理自:上海统计局

可以看到在过去几年结婚对数一直下跌的情况下,2023年的10.42万对已经算是逆势发展了

背后或许也和去年6月1日开始实行的上海跨省婚姻登记有关,据说实行首日,全市就迎来了118对新人“跨省”办理结婚登记

不过这个数值还是略低于11.84万对的平均值

与此同时和初育年龄一样,初婚年纪也在推迟

500

数据整理自:新华网、上海民政局

甚至女性初婚年龄的推迟速度还要快于男性

从23岁到29.2岁,2005年-2023年来女性的初婚年龄足足往后推迟了6.2岁

此外,我还想跟大家分享一个很少关注的角度

涉外婚姻

要知道作为国际大都市的上海,一直以来都是外国人最活跃的国内城市,曾经也有不少上海人选择和外国的小哥哥或小姐姐们喜结连理

而这些年比例同样减少

500

来源:上海2023年统计年鉴

不过在最新的2022年828对,有所反弹

倒是涉外婚姻中的男性,近年基本维持在一年约200人,不到女性人数的一半

而最近肉眼可见上海街头的外国朋友越来越多,且今年上海也在推动浦东新区、黄浦、徐汇、静安、长宁、闵行作为试点区域,可直接关办理涉外婚姻登记

可以期待下今年涉外婚姻的增长

04

我们说其实十年是一个很特别的时间跨度

它可以很长,见证一座城市十年内的更迭变化,也可以足够细枝末节,记录下每个时刻发生最真实的细微变化

这十年的上海人口告别了曾经的一路高歌猛进

但与之对应的,反而转变成为更稳定更注重个体个性化选择的上海

市区、郊区人口的迁徙也好,关于外地人对上海各区的偏好也好,以及婚育的趋势走向...

这些种类繁多也精彩纷呈的元素,也才能构成上海这座城市海纳百川,独一无二的城市魅力

那么除了数据之外

在上海生活的各位,有没有这10年对上海的感受,或是这10年里发生在自己的变化

欢迎评论区留言,留下你的故事

以上为正文,来自Moon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