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重要经济问题,房地产、消费、制造业

1. 为什么房地产必须大力救市,而且必须必然成功?

2021年1-4月,百大房地产企业销售额是42824亿。2024年1-4月变成了12464亿,只有29.1%了。什么行业也受不了这么大的收入降幅,何况是影响一大堆行业的房地产。所以,历年来力度最大的救市行动,多部门合作,迅速出来了。

房地产成交跌成这样,肯定是过冷,低于市场正常需求。即使房地产从全民看好的巅峰状态下来,也应该有一个基本成交底线。具体数值不好说,有专家分析,根据婚恋、改善、电梯、城镇化之类的需求推算,比现在的过冷状态要高不少。一些地方积极看房的消息传出来了。

如果市场成交化解问题还差点,政府还有3000亿资金配银行贷款收储供给保障房、廉租房。未来租金有现金流,金融模型是支持没问题。

有这个评估底气,即使市场继续说“我没钱”,政府就敢继续出政策,直到房地产成交恢复正常。

2. 消费增速不太好

2018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8万亿,2023年是47.1万亿,只增24.6%。这落后于同期32.5%的工业增加值增速,34.8%的全社会用电量增速,37.1%的名义GDP增速。这就是消费不够景气,出口补了。消费增速不高的原因是三个,先是买房挤占消费资金,然后是疫情压抑消费,再是社会情绪问题。前面两个因素已经过去了,就是情绪问题,对未来收入不看好,不敢放胆消费。

加上投资买房和民间投资减少,银行的住户存款达到了145万亿,而2016年末是59.8万亿,增142%。富人存款是大增主力,中产和穷人多少也增加了存款。这从各地彩礼金额上涨能看出来,不少穷男家庭能凑出10-30万,8年前没存这么多钱。2021年也有不少一般家庭付出高首付买房了,存款真不少。主要是消费投资情绪不佳,储蓄观望情绪上升。

3. 制造业全面优化,但卷入价格战

PPI常规负数了,制造业赚钱不容易。挖煤采油原材料这些好赚,没有竞争。中国制造业进入了惊人的发展阶段,有两个压倒性的趋势。

一个是全面优化,新质生产力,全球50%以上产能全产业链。成果是全球唯一制造业通缩,其它国家大通胀。这不是需求不足,国内不足还有出口,而是真的效率提升,技术改进,TFP全要素生产率进步。汽车之类的复杂制造业,产品性能很好价格不到外国一半。

一个是价格战。由于产能巨大,技术进步,基本品质保证,竞争很快变成了以价格为核心。拼多多就是这么崛起的,什么也别扯,让利给消费者后我这有巨量需求,价格最低的厂家给订单。很多行业都是这逻辑,我要降成本,你供应商得降价,不然找别家。除了原材料靠资源找不了,大部分行业连“高科技”都没有护城河了,全面白菜化,竞争极度夸张,卷到死。

这导致大量企业卷入价格战,不得不缩减成本,换机器,压低工资。加上找工作的大学生、技校生和农民工还是非常多,就业气氛也不太好,社会情绪不太好。

以上三个问题,房地产已经在解决。消费情绪和制造业价格战,应该也会来解决。

500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