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的終結 世代的誕生

作者:張志剛,全國政協委員,香港一國兩制研究中心總裁。

500

無論是政治還是經濟方面,美國民眾對現行制度的支持都是拾級而下。

500

民意調查是我們一國兩制研究中心其中一項主要的工作,所以個人對香港和國際的民意調查結果也相當留意。

美國的大學和研究機構都定期進行大量的民意調查,許多權威機構對美國現時狀況進行調查的結果,都可以用「觸目驚心」來形容。

所以有朋友詢問四成多美國人敵視中國的民調時,個人隨便找些美國人愛國的民調結果,兩個民調對比參照一下,美國人的對華敵視就不是那樣擔心。

愛國情懷,還是比較抽象的概念,落實到美國的政治和經濟制度,也一樣是「不得民心」。

500

美國學者福山在1992年出版著作《歷史之終結與最後一人》,提出民主制度和資本主義是人類制度的終極產品,而其代表當然是美國。

但32年之後,究竟美國人如何評價美國的民主制度和資本主義,我只能再以「觸目驚心」這四個字來形容。

美國的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有一個由1958年開始進行的美國國民對美國聯邦政府信任度的調查(如下表)

500

在調查開始時,表示信任美國政府恆常(always)和通常(most of the time)做得對的比率達到73%。

在經歷艾森豪、甘迺迪及詹森三任總統之內,這個信任度逐步攀升到77%的歷史高峰。

之後下跌到1980年的最低點32%,往後反反覆覆,克林頓的8年管治,算是贏回一些美國人的信任。

但踏入小布殊年代之後,又是一個大滑坡。

到了2024年,表示信任美國聯邦政府的只有16%,比去年的20%再跌4個百分點。

被問到美國的政治制度時,只有4%的受訪者認為制度運作得「極之」或「非常」良好;接近75%的受訪者則認為運作欠佳;超過六成更表示他們對政府只有少許或全無信心。

而蓋洛普(Gallup)也有一個追蹤多年的信任度調查(如下表)

500

走勢比率也和皮尤的調查相若。問到美國人對本國體制能否應付本國問題的信心,也是江河日下。

在1974年,表示非常有信心(great deal)的有27%,相當有信心(fair amount)的56%,兩者相加的正面結果超過八成,無甚信心(not very much)和全無信心(not at all)的只有一成半。

及至2023年,表示非常有信心的只有一成,相當有信心的有45%,但無甚信心的高達37%,全無信心的也有8%。

如果按照這個走勢,10年之後,正反之勢非常可能互易。

至於福山筆下美國的另一支柱 ―― 資本主義制度,亦不見得贏到民心。

美國新聞網站Axios有一個美國人對資本主義制度觀感的研究(如下表)

500

在2019年,對資本主義制度有正面看法的有61%,負面看法的高達36%。

及至2021年,負面看法的比率維持在36%,但正面看法的比率已經下跌到57%。

只看這個結果,資本主義雖不是如一般人以為,是絕大多數美國人的心頭所好,但還是過了一半,沒有對政治制度和信任政府的數字那樣難看。

但如果把不同年齡段分拆來看,那就看不到未來。

18至34歲的年齡群組,對資本主義有正面看法的比率由2021年的58%,兩年內大跌9個百分點至49%,而負面看法的就由38%上升至46%,正反意見只差3個百分點。

美國這個資本主義的中流砥柱,在年青人心中得不到一半的支持。

但低處未算低,如果把年齡段再下調至18至24歲的美國青年,對資本主義有正面看法的更只有42%,負面看法的高達54%,正反相差12個百分點。

資本主義在美國越來越不受歡迎,相信和美國人的生活水準不斷下跌有關。

蓋洛普的民調指出,民眾對美國整體生活品質的看法在2023年降到歷史的最低點,對財富不平等的看法也是如此。

調查顯示,不到1/4的成年人滿意目前美國的財富分配方式,對政府一般政策滿意的亦只有36%。

無論是政治還是經濟方面,美國民眾對現行制度的支持都是拾級而下,其中在1995年之後出生的新世代帶來的衝擊最大。

有不少社會學學者把1995年視為一個分水嶺,主要是互聯網在這個期間全面進入群眾的生活。

當福山在1992年宣稱歷史進入終結時,兩年之後,亞馬遜就正式成立,之後谷歌成立於1998年,阿里成立於1999年,維基成立於2001年。互聯網顛覆了全世界人民的生活模式,塑造了整個新世代的思想。

如果福山在1992年提出歷史終結論,那1995年就代表一個新世代的誕生,歷史重新編寫。

(文章僅代表個人立場)

500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