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支持伪史论,特别是对于所谓古希腊

现在网上关于“伪史论”的争议极多,我作为一个马克思唯物主义者,支持“伪史论”。

说起西方历史,希罗多德这个名字是绕不过去的,这个希罗多德据说写了本历史大作《历史》。

下面是百度上关于《历史》的词条解释:

《历史》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创作的一部历史著作,成书于公元前443年。《历史》详尽地记录了西亚、北非以及希腊地区的地理环境、民族分布、经济生活、政治制度、历史往事、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名胜古迹。虽然全书以希波战争为主线,但也是了解早期西亚、北非、希腊历史的重要文献。 [1]《历史》除叙述史实外,还夹叙了不少传说和故事,有些部分还具有地方志特色,它是一部历史著作,同时是一部能给读者以美好享受的文学读物,全书有统一的构思,文字注意修辞,有时采用史诗式的套语,力求引人入胜。 [2]

我个人的观点很鲜明,这本书应该是后人伪造,证据就是《历史》中关于古希腊的描述是符合中世纪以后欧洲,而非公元2000多年前的希腊。

最明显的证据,其实就是古希腊的人口问题。根据百度词条解释,希腊的气候地理条件如下:

希腊属亚热带地中海气候。冬季阴冷潮湿,气温0~13℃,夏季较长,干燥炎热,气温23~41℃。希腊年平均降水量400~1000毫米。东部地区年降水量约400~700毫米,西部地区年降水量约900~1200毫米。

希腊境内多山,四分之三均为山地,沿海有低地平原。国土三面临海,河流短小而急促,海岸多曲折港湾。岛屿众多,最大半岛是伯罗奔尼撒半岛,最大岛屿为克里特岛。希腊最高峰是奥林匹斯山,海拔2917米。希腊最低点海平面为0米。品都斯山脉纵贯希腊西部,中部为色萨利盆地。

在希罗多德的《历史》中描述的古希腊,城邦众多,依靠贸易来生存,由于希腊地理气候条件对于发展农耕不是很有利,所以古希腊的粮食主要依靠贸易。这看起来很正常,现代的希腊就这样。可是放在2000多年前的古希腊,就不正常了。

古希腊的社会制度是奴隶制,社会财富主要集中在奴隶主手中,这和其他奴隶制社会的特征一致。所谓的贸易,在奴隶制时代,只能发生在奴隶主之间,而不会存在于奴隶之间。那么问题就很简单,古希腊的贸易中粮食根本就没有价值,因为奴隶主吃得好,奴隶吃的差也无所谓,奴隶主买粮食干什么?给奴隶发福利?

人类历史的早期,贸易的最大特征,就是交易的商品都是奢侈品,就象俄罗斯的贸易中最重要的商品就是皮毛;中国最重要的交易商品都是丝绸瓷器之类的奢侈品一样。粮食这种商品,价值有限,容易腐烂,在古代那样的条件下,运输储存极其不易是不可能被商人们拿来作为日常交易商品的。大家切记,贸易是剩余的产物,没有剩余没有贸易,而在古希腊这个年代,奴隶主是剩余的拥有者,奴隶主只会去买奢侈品而不是粮食。而商人也只会根据客户(奴隶主)的喜好来进行交易。一般的商业贸易绝对不会用粮食做商品,毕竟粮食太容易腐烂了,运输成本极高而收益极低,不可能成为奴隶制时代的合格商品。所以古希腊依靠粮食贸易,纯是谎言。

这就是我支持“伪史论”的证据之一。特别是关于希罗多德的《历史》,可谓是造假大全。

当古希腊的文明滤镜消失,世界的真容才会显露。

也许,人类的古文明只有两个,一个是古中国,一个是古印度。到现在,也只有这两个国家有超过10亿的人口。

在人类早期,人口就是一切,没有人口,社会分工和协作根本无从谈起。

所谓古埃及和古巴比伦,其实都是伪造,这些地方有人类生存,但是文明程度其实不高,只是近代被西方造假而已。否定古埃及的文明程度,其实是源于古埃及的地理气候,一条孤零零的尼罗河,还周期性泛滥的尼罗河(周期性泛滥就意味着一年最多只能进行一次耕作,而且产量有限),和一个孤岛何其相似。埃及这样处于热带干旱沙漠的地区,粮食产量有限,人口也有限的地方却能发展出高度的古文明?我作为一个马克思唯物主义者是不信的。

人类文明一直在进步,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和对各种事物的认识更加深刻,很多过去的作假,都会被揭破。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