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夕买菜也挺不容易的
文/狗蛋本蛋
1
4月28日,有个多多买菜的前员工发微博说:“好荣幸,因为我可能是全网第一个被拼多多撤回江湖追杀令的底层打工人……但是经过思考,我拒绝了。”
不过这条微博没多久就被夹了。
洋洋同学去年3月入职多多买菜,在地方仓做采购主管,试用期6个月,税前月薪约1.8万元。
去年7月,因为母亲车祸昏迷,洋洋跟主管领导请假去医院陪护。洋洋自述,事发当天,主管领导还在工作群里问他:
销售额怎么下滑了?
可以忍受职场残酷,但忍受不了职场冷酷。第二天洋洋提出辞职。
不过没有等来璩静式的“秒批”,领导跟他说:你离职,我就全行业拉黑你。
以为只是领导的口嗨,洋洋没放心上,坚决走人。
8月中旬,洋洋入职京东做采购。
以为这事就这么过去了,转眼至今年3月份,洋洋收到上海长宁仲裁委发出的开庭通知,老东家以违反竞业限制为由:
索赔42.3万。
入职4个多月,洋洋到手工资7万左右,如果多多索赔成功,相当于洋洋免费打工,再倒贴35万。
和很多大厂打工人一样,洋洋入职时除了签劳动合同,还签了《保密及不竞争协议》(不同公司协议名称不同)
离职时,Hr要求洋洋签署竞业限制协议,竞业限制期为6个月。
洋洋没有签署,公司通过邮寄方式送达,每个月往他卡上打3000元竞业补偿金。
截图来自“洋洋要活下去”个人微博
根据洋洋的说法,他被起诉时查账户,才知道有这笔补偿金。
洋洋很不理解:
“我就是一个基层采销人员,试用期都还没过,哪个天才能在4个月内掌握一个万亿市值公司的商业机密?”
他认为自己不是竞业限制的适格主体。
开庭时,多多方提交了7段视频作为证据,画面显示洋洋进出新公司, 视频内容前后间隔有半个月,不少镜头捕捉到了洋洋正脸。
大厂的跟拍技术不输内娱狗仔。
更早一些,另一位拼多多前员工,自去年底公开维权至今,也是抗议拼多多滥用竞业限制。
那位同学在拼多多干了4年5个月,被索赔的金额是:
450万。
新时代付费打工,算下来,一个月要付8.5万。
“天价索赔”事件爆出后,10多名前多多员工站出来维权,但所见报端的不多。
当然也不只是拼多多,很多企业尤其是互联网和科技大厂,都存在滥用竞业限制的嫌疑。
大厂员工入职,不管岗位高低,会标配竞业限制协议。
洋洋签署的那份协议,被限制入职的企业30多家,几乎涵盖所有头部互联网和电商公司。
图片来源于网络
而30多家只是罗列出来的数量,协议规定,像阿里、腾讯、美团、京东持股占比超过20%的公司也属于限制入职范围。
也就是说,在竞业限制时间内,洋洋去美团送外卖都有可能违约。
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竞业限制适用于“两高一密”,即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系竞业限制的适格主体。
但现实往往无差别签署,不属于“两高”,公司可以保密为由签订。
所以法律层面来讲,真走到被公司启动竞限并且起诉,打工人很难赢。
一方面,大厂强大的法务团队,完全有能力拟出一份你找不到漏洞的协议,你主张自己不是适格主体?对不起,不存在。
另一方面,你主张自己不是自愿签署,对不起,你将面临举证困难。
2
看到洋洋的遭遇,很多网友同样不理解:
4个月能知道啥核心机密,是知道每个月工时300+吗?
有网友建议洋洋去美国网上发一发,毕竟拼多多是美股上市。不过狗蛋要提醒这位网友,这样做有可能被扣上“阻碍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帽子。
竞业限制下沉,根本原因是竞争范围膨胀,大厂之间在红海里卷来卷去,过去是创新现在是模仿,咬合得越发紧密。血容易溅到打工人。
就在洋洋发微博同天,菜鸟驿站官方发文公告,表示诉拼多多不正当竞争案终审胜诉。
法院认为,拼多多在菜鸟驿站末端门店推广“多多买菜末端系统”,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拼多多被判:
向菜鸟赔偿500万元。
看来,能打败的大厂的只有大厂,能打败必胜客的只有另一个必胜客。
不过网友不理解,大厂间不正当竞争赔500万,一个打工人被索赔450万:
他是掌握了什么核心机密吗?
业内调侃鹅厂的法务部是创收部门,不知道多多的法务部创收能力如何。
菜鸟胜诉之后,舆论风向很有意思。
有的说,菜鸟赢了官司输了人心;有的说,站长们高兴不起来。
批评的声音很多,形式不同,底层逻辑相似,都是拿出“反垄断”大棒抽菜鸟一顿。
败诉结果出来没多久,5月7日,有媒体报道拼多多旗下多个关联公司,获得了快递驿站经营许可证,可以经营快递业务。
这意味着,拼多多有可机会打通最后一公里,在快递末端市场和菜鸟拼刺刀。
如果能最终完成布局,拼多多线上线下就闭环,对阿里和京东威胁就更大了。
但多多买菜能不能等到这个闭环不好说。
3
经过几年血拼,社区团购赛道剩下多多买菜和美团优选两家独大,但谁都没实现盈利。
有推测称,美团优选年亏损在百亿级,多多买菜没有具体数据,普遍认为其亏损会比美团少得多,已经很接近盈利,但终归是还没盈利。
据悉,高层迫切希望多多买菜全面盈利。消耗大量资源,收获的却是一个低毛利的生意,迟迟不赚钱,反对的声音就会变大。
两大巨头的团点、单价、商家数量都已达各自极限,除了干掉对手,想盈利没有第二条路。
问题来了,多多想赢,美团同意吗?
在转嫁成本这块,多多差不多也玩到极限了。各大平台上,供应商对拼多多主站、多多买菜、temu的讨伐声,总来没断过。
当然了,店大有好处,总会有源源不断的供应商涌入。
3月底,网上曾流传一份云南深智商贸(立白代理商),写给多多买菜的停货函,标题叫《讨“贼”檄文》。
檄文主诉多多买菜无端收费、私自调价,这两点也是很多供应商的共性不满所在。
这次云南供应商掀桌事件,同样没有出圈,不见媒体报道。如今追溯事件起源,只能找到少数个人账号讨论过此事。
如果说发文是伪造的,一定会有辟谣,不会消声了似的。如果是真的,那大概率是被夹了。
狗蛋把定位选在昆明,通过多多买菜小程序搜索立白,没有搜到相关产品。
定位切换到上海,立白洗衣粉、洗衣液都有。
狗蛋在想,是不是云南供应商真的给多多买菜停货了。
就在狗蛋搜索立白未果的时候,看到了汰姨洗衣粉,发现了奥女川洗衣粉、力士浪沐浴乳、旺道旺雪饼……
奥妙和奥女川
lnx和lux
这能分清谁是力士谁是浪啊?
不过,更绝的还要属“篮月亮”洗衣液,要不是瞪大了眼睛看,狗蛋根本看不出蓝月亮和篮月亮差哪儿了。
要跟拍员工,要跟对手“不正当竞争”,要防止供应商掀桌,还要想办法满足客户,容忍各种山寨便宜货。
关键是,都这样了还没开始盈利。
夕夕买菜也挺不容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