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立后破?先破...

近年的中央决策中,都已经提到了“先立后破”这样高屋建瓴的要求和提法。但是具体到执行是怎么一回事呢?

 

改革已经进入到深入阶段的现今,“立”是不容易的,要担任风险的。因为创前人所未创,所以没有KPI绩效,一开头绝对是没有奖金、奖状、嘉许、提升、推广可言,反而要面对反对创举的守旧、既得利益者攻击、诋毁,闯空门爱好者的寻隙而入,缺点扩大化等等问题。对“立”的创举措施主导人,其个人名利方面,可以说有百害无一利。

 

而“破”更加简单,一些领域的顽疾都是路人皆知,那么就一破了之,一禁完事。先禁止学校组织课外补习,统统下午3、4点放学。然后要上班的家长只能去找托管班来代接娃,代管作业。然后再禁止托管班进行补习,学生作业没做完回家接着做,就睡晚了。为保障学生休息,再禁止老师多布置作业,甚或是取消作业。等无作业阶段的孩子进入三四年级,人均70分,老师要加把劲的时候,再禁止老师用分数来进行排名考核。

 

那么只能让老师上好高质量的一堂课喽?一旦有快乐的学生在护犊的家长支持下肆意扰乱课堂纪律?那就禁止老师体罚、变相体罚,布置重复性,惩罚性作业。课后还要禁止老师漠视、纵容学生欺凌行为,那么怎么禁止学生以大欺小,持强凌弱呢?通过禁止学生失学的政策,保障学校一定要让事实上的欺凌者能够正常到校,不随意转学退学休学。

 

然后其结果呢?往往是该破的破完了,该立的立不起来。那么是不是要重复旧观,涂涂抹抹,用一些糊裱功夫来混过这些年?出生率下降的现今,每一年政策的一粒沙,就是压给学生、家长的一座山。

 

作为一个普通孩子的家长,只希望能从整个社会的层面上真正的善善恶恶,从我国鼓励向学的传统中汲取正面的经验教训,不是从西方所谓的“快乐教育”中去照抄糟粕。课业负担重,那就减负,但是有多少减负,是给到了德育、美育、体育的头上而不是给了手机、平板、电视?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啊!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