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崎“平和公园”-原子弹爆炸点遗址
长崎“平和公园”-原子弹爆炸点遗址。1945年5月8日,德国法西斯无条件投降,7月26日,美国、英国和中国三国发表《中美英三国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简称《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迅速无条件投降,但日本政府置之不理。1945年4月,盟军发动冲绳战役时伤亡7万余人;此时,美军已经制订了在日本九州岛(日本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4个大岛和各小岛组成;“四国”是日本的行政区域概念)登陆的作战计划。但根据硫磺岛和冲绳战役的结果,九州岛登陆作战预计盟军伤亡在100万人以上,这是盟军难以承受的。为减少盟军伤亡,加速战争进程,迫使日本投降,1945年8月6日,美军向广岛市投下一颗代号为“小男孩”的原子弹(铀弹),在距离地面580米的空中爆炸,整个城市几乎被夷为平地,死亡约十几万人(具体数字说法不一)。广岛是日本陆军之城。广岛遭受原子弹爆炸后,日本政府仍拒不投降。盟军认为应进一步攻击摧毁日本抵抗的决心。于是在1945年8月9日美军向长崎投下了代号为“胖子”的原子弹(钚弹。比广岛投放的铀弹结构更复杂,威力也更大)。长崎市约60%的建筑物被毁,死亡7.4万人,约占全市总人口的37%。长崎是日本工业特别是造船业的重要基地。长崎原子弹爆炸不久,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签署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至此结束。二战(1939年9月-1945年9月)期间,各国死亡人数共约7000万至8500万(包括军人和平民)。其中苏联高达约2600多万。德国约800多万。美国约40多万。日本约260多万。中国高达约1800万。历史不可忘记!
图1-3长崎平和公园。
图2、平和公园折鹤之塔。
图4-5、中国政府1985年赠送的“和平少女”雕塑(美丽少女回首凝视和平鸽,另一面为胡耀邦题词“和平”)。1986年是国际和平年,我国政府将程允贤、潘鹤、王克庆、郭其祥合作创作的《和平少女》雕塑赠与长崎平和公园。
图6、平和公园雕像。
图7-8、长崎监狱浦上分所遗址,离原子弹爆炸中心点约300米,原子弹在距地面约503米的空中爆炸。二战期间,有大量中国人被日军从中国强行送到日本长崎的煤矿从事残酷劳动,生活非常艰苦。一些中国人不甘作奴隶进行抵抗,其中一部分被当作“犯罪分子”送交长崎监狱浦上分所,当时该所关押了33名中国劳工,与其他被关押人员及狱官等都在原子弹爆炸中身亡。
图9、平和祈念像雕塑。右手指天,象征着原子弹爆炸的恐怖,左手象征着祈祷和平。雕塑作者北村西望(1884.12-1987.3。103岁)长崎人。平和祈念像雕塑完成于195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