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人口负增长方案如下

【本文来自《中国应该发行三万亿特别生育40年国债》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解决人口负增长方案如下(补贴相关节选):

⑥儿科有限免费医疗。

每个新生儿可得一定额度的医保。并给予婴幼儿医保高报销比例,比如按月龄递减千分之一。

也就是新生儿医疗完全免费,满月报销99.9%,满十个月报销99%,十九年七闰,满十九岁报销76.5%

这几年新生婴幼儿数量骤减,很多产科儿科医生都失业转岗了,这方面也急需改革。刻不容缓。否则几年后都流失殆尽了。

⑦彩礼变医保。

彩礼上限三万,超过者按人口买卖判刑。低于三万按奢侈品收彩礼税100%,用于补贴婴幼儿医保。

相当于用婴幼儿医保代替一部分彩礼。或者说婴幼儿医保就是彩礼的一部分。假设婴幼儿医保三十万,相当于政府至少补贴二十七万彩礼。

(压岁钱同理,可转婴幼儿童医保)

关于生育补贴的货币运行成本。涉及三级实体:政府、企业、家庭。三币:普通货币,定向货币,债务。

初步对比如下:

①假设一对大学毕业新婚夫妇,学贷数万。生娃发钱,结果需要他们额外去还钱。成本较高。不如直接减免债务。并给予一定额度的专项医保资金(不可取现的特种数字人民币)。

②假设一家三口,租房生活。生二胎发钱,少了买不起新房,仍然困顿。不如直接免首付,并给予低息房贷。

③假设一家四口,还贷不敢消费。生三胎发钱,少了填不满房贷,仍然不敢消费。不如直接给予缓债卡(可表现为公积金翻倍保底,断供二十四月次无忧),并进一步降低房贷利息。

三组减、免、缓债和免费医疗额度合计总成本非常低,且又切合实际痛点(医疗、教育、住房),性价比非常高。

详细说明如下:

①生娃直接发钱(国债利息2.5%),五十万加三十年利息结果超过百万,运行成本翻倍,对于家庭而言则是贬值的(物价上涨)。每次验证又是不小的成本。国家机关不可能在医院现场发钱,必然滋生腐败和诈骗。大力砸钱补贴生育,必然影响高新产业补贴,不利于产业升级实体经济发展。发行国债就要还钱,结果最有钱的金融资本人受益。如果税收不足以还本付息时选择减小补贴力度,则不利于稳定人口。国家信誉不可损害,勉强补贴就只能提高税收,结果企业运行成本太高导致经济下行,普通人受害。放弃信誉则引发金融经济危机,物价上涨,仍然是普通人受害。结果更不愿意生娃。

反之,不可取现的医保(数字人民币)五十万相当于零利率乃至负利率的国债,对于家庭而言则是增值的(医疗技术成熟成本下降),运行成本减半。而婴幼儿童专项医保又无需额外验证(出生证兼医保卡,证据就在医院系统里),你孩子就医时不需要证明你孩子是你孩子。可谓事半功倍。结果这一定向货币运行成本会变得非常低。

②免学费(学贷清零)、免首付同理。学贷有税收补贴,利息较低,直接发钱可能导致人们用于投资而不还学贷,乃至催生诈骗投资的问题,结果国家政府一边补贴学贷一边还要头疼某些人投资失败进而沦为诈骗犯(乃至偷渡邻国沦为跨国有组织黑社会诈骗犯)的问题,不利于稳定。反之,免学费免首付可以定向投资最稳定的教育和房地产。有利于国家稳定发展。

同理,二胎免首付也可降低验证成本。带娃入住随时可以定点验证,你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不会出现取钱之后失踪(乃至出国再继续诈骗)的问题。

……

附某广西网友:

结婚买车买房的成本不说了。有了一个子女后的日常支出:

①四岁前(4岁后早教幼儿园、培训班),一个月4-6罐奶粉,最基本1500+。

②小宝宝的吃喝住行+医疗起码1500+。

③夫妻双方一个月最少2500的吃喝住行娱乐支出(很多时候都不够女方一个人花)。

④家庭油盐酱醋茶煤电,最少1500的支出。

⑤年节(春节起码5000红包钱)、红白事、人情往来,平均每个月最少1000。

⑥其他买保险车险、车子保养、电子电器、家具更换,每个月也要1000+。

⑦房贷4000+ (一线城市再乘以2) 。 

以上累计1.3万元/月。

……

新之AKIRA(观察者网编辑)(《新之说》主讲人,在观网陪您聊文娱):

什么鬼?!1.小孩子1岁半以后基本上一天两顿奶粉,每顿200ml(四勺)够了,能喝多少?预算不够到了两岁半和大人一样喝鲜奶就行了。

2.小宝宝衣食住行基本不花钱,衣服普通的材质好的网购也就几十块一件,一季都买新的也就几百块,而且还可以接手别人的旧衣服(同事亲友都很愿意赠送),吃饭到了一岁半,两岁以后就正常吃大人的饭菜,多个碗筷的事儿。就算生病,孩子也是有儿童医保的。住不用花钱吧,行更是车票全面,去公园景点也免票 

3.没有孩子你们夫妻就不吃喝拉撒不人情往来不交房屋水电不买电子产品不买车险了?这也要推到小孩子身上?你咋不说你要是不生孩子就立刻挖个坑把自己埋起来不花一分钱?那你大可不结婚不生孩子,不要做都做了一点担当都没有。

4.养孩子真正贵的在于【可选项】比如平均200一次的各种游乐和培训,用来牺牲掉的夫妻事业上的潜力和为了保住事业花钱赎买的人力(通俗来说就是要么牺牲工资带孩子,要么拿这笔钱请育儿工)。但是这笔钱可以省,比如不给孩子报班,也不带他玩游乐设施,让老人来帮忙带娃……

总之,不要妖魔化养孩子,成年人不要像帖子里描述的那样没有担当。

……

鄙人4月22日回帖:

【本文来自《一个人上班就能养多子之家,未来还应该这样》评论区】

现在的问题不在于月薪太少,也不在于消费品价格太高,而在于消费种类太多。

以前是吃穿住行。

现在是吃穿住行×N,医疗教育×M

吃的可讲究了,第一口就得是进口奶粉,看不起国产的。

穿的倒不要求进口货了,但也阔绰得很,一次性的尿布就不说了,其他婴幼儿童少年服装,大半也是穿两三个月就扔。

住的嘛,房价太高似乎怪不到自己身上,但老破小也没几个人看得上啊。租房年年搬家谁也不乐意,家具都搬坏打失完了。

至于行,上学天天接送,当然这也有苦衷,毕竟一胎时代加机动车时代,实在冒不起一点险。另外就是略微宽裕一点还要年年旅游。

医疗教育同理,一胎时代,有多少资源都堆这活宝小祖宗身上了。

最终结果就是,一胎时代,有多少钱都堆一个娃身上,没钱养第二个。

所以嘞?这是一胎时代养成的恶习,应该改。否则赚再多的钱,也都堆一个娃身上了。

……

四川网友:

实际上,生了二娃的家庭,大多数突然习惯就转变了。

这就叫,独苗是个宝,两娃就是草。

然后发现,带的粗,娃也长得挺不错的,又窃喜了。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