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认为香港人购买大陆医保是小事
第一,中国医疗体系的核心福利是什么?
医疗系统反应性及其公平性。
也就是我们公共卫生系统,对一个人发出的就医需求,做出的反应,及其公平程度。
细分又有很多。
比如就医的及时性。一个人,生病了,想看医生,到最后得到专科医生诊断,所需要或者耗费或者间隔的时间。这个我们应该是世界顶级,或者第一,应该不会逊色于包括古巴越南等社会主义国家。
比如高等级医院接触的概率可能性。大部分国家,高等级医院就不是为穷人设置的,也是他们无法接触高等级医院的,私立医院单纯一次诊断费(不包含检查、药品和手术,就是类似中医的望闻问切),可能就是当地中产半个月、1个月的收入。我多次举例接触的一个尼泊尔留学生,2008年前后中国求学,他本科是印度读的,毕业后就在老家开设了一个诊所,门诊费是100-200元人民币,他的中国导师是本省该疾病的主任委员,当年专家挂号费9.5元。所以,1个人迈入中国三家医院一次,因为诊断服务而享受的医疗福利,应该就1000元了,如果是省人民这样的百强医院那就是2000元、3000元了。
比如为穷人提供公立妇幼专科服务。这个估计完全没有人想得到。这是世界卫生组织的要求,为这些相对弱者提供更加周全的医疗保障,但事实上做不到。本省援助非洲某国医疗,全国没有公立妇幼医院、没有公立医院的妇产科,你能想象女人去生孩子,发现医生是骨科毕业的感受吗?我们去了帮助在该国首都最大公立医院建立了第一个妇产科。
比如医疗服务的可触及性。国家卫健委有个计划,叫做大病不出县,你们可以搜索一下。这个的意义大家感受不到,我讲1个简单案例:小姨子的朋友的姐姐是青海的,怀孕体检发现是宫外孕,县人民说我没有这个手术资治,还是去州人民吧,结果半路怎么发作了,最后被迫割掉了子宫,对方是咨询是否存在医疗过失。
还有很多,我们也有做的不到位的,比如患者隐私保护,虽有进步,确实还是不行。
医疗系统反应性及其公平性,才是中国公共卫生福利体系的核心价值和优势,所以我们才在人均卫生支出很低的情况下,超越很多人均医疗卫生投入远远大于我们的国家和地区。
甚至对比日本香港之类,即便上海也还落后于他们,但这是医疗卫生投入远远落后于他们的结果。差距如此之小,而我们的医疗支出随着经济发展还能稳步上升,寿命增长空间和速度,应该是远远优于他们、
第二,香港人购买内地医保的经济学分析
在所谓免费医疗被推崇备至的年代,我反复强调一个事实,很多国家所谓的医保,就是把价格提升10倍,然后政府支付其他的8倍、7倍,利益集团也高兴了,“免费”进入低等级医院的屁民也表示情绪稳定多了!
我曾经举例:假设全国只有1个疾病阑尾炎,假设阑尾炎治疗费是4000元,1年全国1万人得这种病,也就是4000万元,是医药利益集团的全部所得!现在,医药利益集团将阑尾炎手术价格提高到9万元,然后告诉老百姓,买医保避免大额支付,买2万医保免费治疗,买1万自己支付30%,不买就自费,然后政府给特定群体(如老人小孩)买单,这不是利益输送吗??我上面说的两种价格,就是中国和美国阑尾炎的手术价格。
如果,我们中国也这样:乡镇卫生院和街道社区医院,完全免费,县人民价格翻100倍,市人民翻100倍,省人民翻1000倍,北京协和价格不对市场公布,单一洽谈,不知道某些人会不会快乐一些?
扯的有些远了,真正想说的,是政府的针对具体医疗服务的医疗补贴——与财政支出的医院建设、设备采购、人员薪酬区分开来,那些是针对不特定医疗服务——是什么性质?香港人购买内地医保的经济学影响。
我形象类比,消费券。
当然,人类类比都是蹩脚的,我这个只怕也不完全恰当,但我找不到更恰当的!
按照这个模型,我们测算香港人内地就医:
本来医院成本500元(已包含用于医院自身建设的不特定财政拨款),诊断价格是800元,财政特定医疗补贴200元,香港人实际支付600元,大陆还赚了100,亏嘛?
政府特定补贴400元,香港人实际支付400元,成本500,大陆亏损100元。
经济学怎么看待这种行为?经济学认为,因为摊薄了固定成本,只要能够弥补变动成本,这样的亏损,从边际效应的角度,是有利的,是可以进行的。这个有些饶头,但应该不难理解。
所以,我认为,内地政府和医院算作一体,香港人内地医保就医,哪怕不考虑出行、 饮食等其他消费,内地也不亏。
所以,香港人内地医保就医,不是啥大事。
第三,香港人内地就医的非经济学效应
比如,宣传教育,既教育大陆人,也教育香港人,既展示硬实力,也体现软实力!
比如,调整利益格局,如果700万香港人全部大陆就医,我们算大陆增加医疗收入300亿,其中财政支付150亿,香港居民支付150亿,这些医疗服务的成本算200亿,大陆站账面亏损50亿,但香港医药利益集团失去的,可不是300亿,而可能是1000亿啊!他们还敢叫嚣不给警察看病嘛?
比如,妥协和勾兑,展示了实力,调整了利益,后面不管是和香港本地势力,还是和其他国家对接香港问题,应该都会轻松一些吧?
这个层面,和上面那样实证研究不同,包含更多价值判断,就不展开了。
总之,香港人内地就医,不是啥大事。
因為香港私人提供醫療服務收取天價醫療費用!
香港一般市民難以負擔,
這種供求關係催生私人醫療能夠極短時間安排就醫的現象,
另一個極端就是近乎免費的公共醫療服務大排長龍就醫需要較長的輪候時間!
世界各個地區都會出現這種現象:
就是:醫療價格左右醫療供求!
保障更全的,比如城镇职工医保,普通外国居民还是无法参与的!
你對香港一無所知!
完全不是你所說的這回事,
你講一講有哪一個香港病患患者发出门诊申请到实际就医时间是按周、按月计?
你能舉出一個例子嗎?
https://zhuanlan.zhihu.com/p/666804499
冲突是香港居民非常樂意向國家繳稅!
而不是你那口中那麼難聽的字眼:什麼"白票"
论迹不论心
还不是没上缴
冲突是香港居民非常樂意向國家繳稅!
而不是你那口中那麼難聽的字眼:什麼"白票"
你對香港一無所知!
完全不是你所說的這回事,
你講一講有哪一個香港病患患者发出门诊申请到实际就医时间是按周、按月计?
你能舉出一個例子嗎?
「香港特別行政區保持財政獨立。 香港特別行政區的財政收入全部用於自身需要,不上繳 中央人民政府。 中央人民政府不在香港特別行政區徵 稅。」
看清楚了?
基本法
基本法
看清楚了?
还不是没上缴
基本法
基本法
看清楚了?
「香港特別行政區保持財政獨立。 香港特別行政區的財政收入全部用於自身需要,不上繳 中央人民政府。 中央人民政府不在香港特別行政區徵 稅。」
看清楚了?
難道不能購買醫保?
難道不能夠吃飯?!
社会医保属于给当地居民福利性质
外省市参保人员在北京就医,按照参保地医保政策进行报销,分以下两种方式。
01 直接结算
异地参保人员按规定办理异地就医备案,在北京已开通跨省异地就医普通住院、普通门诊、门诊慢特病“直接结算业务”的定点医院发生的医疗费用,符合参保地跨省异地就医有关要求的,可持医保电子凭证或社会保障卡直接结算。
直接结算的住院、普通门诊和门诊慢特病医疗费用,原则上执行北京市规定的支付范围及有关规定(基本医疗保险药品、医疗服务项目和医用耗材等支付范围),执行参保地规定的医保起付线、报销比例、封顶线、门诊慢特病病种范围等有关政策。
02 全额垫付
异地参保人员在北京就医因故无法直接结算的,参保人员与定点医院全额结算后,按照参保地规定手工报销(具体情况需咨询参保地医保部门)。
我们和俄罗斯每年都两千多亿美元呢
俄罗斯人能来中国买医保吗?
俄羅斯人是外國人
有根本的分別
你連這個都搞不清楚
真是笑死人!
大言不惭
大言不惭
難道不能購買醫保?
難道不能夠吃飯?!
中 央 政 府 驻 港 联 络 办 经 济 部 贸 易 处
(一)两地贸易往来更加密切。内地是香港最大的出口市场和进口来源地,以单个经济体
而论,香港是内地第四大贸易伙伴、第二大出口市场。据中国海关统计,2021 年内地与香港货
物贸易额达到 3,603 亿美元,内地对香港的货物出口贸易额达 3,506 亿美元。
(二)香港赴内地直接投资持续活跃。香港历来是内地改革开放的桥头堡,一直是内地最
大的外资来源地。根据中国商务部统计,截至 2021 年底,香港对内地累计实际投资额 14,331
亿美元,占内地累计引进外资总额的 57.5%。
大言不惭
中 央 政 府 驻 港 联 络 办 经 济 部 贸 易 处
(一)两地贸易往来更加密切。内地是香港最大的出口市场和进口来源地,以单个经济体
而论,香港是内地第四大贸易伙伴、第二大出口市场。据中国海关统计,2021 年内地与香港货
物贸易额达到 3,603 亿美元,内地对香港的货物出口贸易额达 3,506 亿美元。
(二)香港赴内地直接投资持续活跃。香港历来是内地改革开放的桥头堡,一直是内地最
大的外资来源地。根据中国商务部统计,截至 2021 年底,香港对内地累计实际投资额 14,331
亿美元,占内地累计引进外资总额的 57.5%。
我们和俄罗斯每年都两千多亿美元呢
俄罗斯人能来中国买医保吗?
根据《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在香港设立负责行政、外交、国防和执法事务的四大机构,
即: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中联办)、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驻香港特别行政区特派员公署(外交部驻港特派员公署)、
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驻港解放军)
及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公署(中央驻港国安公署)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在香港特區設置了這四個機構你說香港特區政府是不是香港特區政府人民政府?
没有代表人民利益的党组织
说什么人民政府
你这样讲,美国政府也可以伪称他们是美国人民政府
是吗?
还是那句话,多读书,学点辩证法
针对香港人的医院 香港大學深圳醫院(又稱:深圳市濱海醫院,簡稱:港大醫院或港深醫院)是由深圳市人民政府全額投資,採用港式管理的一座大型綜合性公立醫院,是香港大學在深圳市的附屬醫院,2008年6月5日開工建設並於2012年10月24日正式營業。
香港特区政府结帐 香港長者的的醫療福利醫療券能在深圳使用! 合資格的香港長者可以使用香港醫療券,支付港大深圳醫院指定科室提供的門診醫療護理服務的費用,以及香港大學深圳醫院華為荔枝苑社區健康服務中心提供的門診醫療護理服務的費用。
香港医生过来看病 2023年12月8日,香港玛丽医院与港大深圳医院签署为期三年的“结对发展”合作协议。本次活动是两家医院签署合作协议后首次联合活动,双方管理层在医疗人才交流、管理层交流、学术交流、创新科技、质素安全、卓越专科等六大方面进行深入沟通,深化细化交流合作项目落地措施,共同推动优质资源融合,互相借鉴,双向赋能,促进医疗事业协同发展。
我只是讲述一个道理:可以弥补变动成本,哪怕账面亏损,你是可以进行社会生产。
所以:
第一,你是否也知道或者认可这一原理?
第二,认可了,有兴趣,你去测算,我为什么要测算?以我的判断,应该问题不大,我们公共卫生体系的变动成本部分,并不算多大,但如果你测算结果是变动成本都弥补不了,我就改变自己关于香港人内地就医经济性的判断呗。
但不能指望道理我讲,测算也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