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桥亏本不经济?

还是那句话,政府在做规划时算的是一个区域经济发展的整体账。从这个角度来说,港珠澳大桥过路费收多少,能够回本,实际上根本微不足道。

这座连接起珠海、澳门与香港的跨海大桥,其价值应该摊在三地整体的经济发展上去算。

500

对于唱衰港澳珠大桥的声音,我给予三个维度的反驳:

1. 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外部空间巨大,因此新基础设施的用武之地是足够的。

唱衰中国基建投资是这几年国外的惯用腔调,国内一些自诩为理中客的自媒体也热衷于跟风。

客观上来说,中国基础设施的债务问题确实存在,它确实是个问题。但放在整个东升西落的国际形势上来说,它又不会是太大的问题。

这是因为,从西方中心尚未完全瓦解的世界格局上来看,中国的经济势能仍然巨大。

内部是区域发展差异大,具备投资拉动的空间;对外是我们的高附加值商品仍然没有完全冲破美西方的贸易壁垒,我们也没有像美国那样放开了地吸纳海外的人才入住。这些空白,将为中国得新基建兜底。

足够讽刺的是,因为种种思想钢印的束缚,关于中国经济的潜能,在当下的舆论场成了一个意识形态和立场的问题。

你相信中国能够崛起扯雕毛的,自然就相信其经济潜力巨大;反之,如果你成天在那里期盼着秋季震撼爆爆爆,那么你多半就会认为这个国家随时会崩溃。

国内有这种多元化的思潮我觉得不奇怪,真让我奇怪的是国内互联网上那些唱衰中国的声音,总是与美西方唱衰中国的腔调高度一致。

2.区域经济发展是本大账,大账要大算,不能小算。

一座桥的价值不是用修桥与维护桥的钱-过路费就能算清楚的。这种要求基础设施自负盈亏的思路是相当畸形的,是还原论思维魔怔之后的具现。

500

城市小资产阶级的思维与小农思维有着殊途同归的地方,即喜欢算细账,但算不了国家命运的大账。

他们以为把每一个微观视角下的细账算清楚,让国家的每一个基础设施都盈利,那么国家自然就好起来了。这就好比让你的心肝脾脏肺都去干大脑的活,去制造脑洞,这样你这个人就聪明了一样荒诞。

什么叫做生态?什么叫做有机体?就是多元化的价值论的有机整合。

大脑的价值在于思考,心脏的价值在于为全身提供输血的动力。你不能拿大脑的价值去贬低心脏的价值,离开了心脏的输血,大脑也会缺血缺氧而死。

经济发展也是同样的道理,基础设施的目的是构建起经济沟通的桥梁,解决经济交流最基本的“物流”与“人流”的问题。

单纯地用车流量、高速公路收费数量来衡量港珠澳大桥的价值,这同样的逻辑一样可以用来踩踏我国在中西部的投资。

这种毫无辩证思考深度的认知,当然无法指导国家的发展。微观上极致的逐利极可能成为宏观协调的灾难。因此当我们强行追逐每一条跨海大桥都盈利的时候,那就一定会从客观上导致全国跨海大桥数量的锐减。这样即便是保障了桥本身的收益,但却反过来加剧了区域的生活水平差异。

就拿文中的这张地图来说吧,如果不修港珠澳大桥,那么珠海、澳门这边的居民要去香港就只有乘船或者开车去挤上方的伶仃洋大桥。修桥的成本和维护费是降下来了,但老百姓出行的体验呢?

3. 淄博可是根正苗红的工业城市,港珠澳大桥更是处于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带。

当年有些人拿工业没落来阴阳怪气淄博烧烤,却完全无视淄博本身就是一座根正苗红的工业城市;同理,唱衰港珠澳大桥,则是完全无视其背靠的澳门、香港、珠海、深圳几个经济活力较高的区域。

唱衰者样本没选好,这倒是让我想起了《功夫》里周星驰找人单挑的场景。

当然,联想到当事人能够尬吹美国高超,铁路,尬吹乌克兰征兵公平,执著唱衰俄罗斯却完全无视当下俄乌局势对其的打脸的这种脑仁大小,能在当年做出如此判断却至今都嘴硬不认错,这倒也一点都不奇怪了。

说点题外话,其实这些唱衰港珠澳大桥的人,他们最根本的底层逻辑是不愿意接受美西方的衰落以及中国的崛起。就像我之前跟朋友谈论贵州城投债问题时,我说如果中美博弈大定,我们能够广吸全世界的人才来贵州工作,请问怎么会存在当地消费不足不能还上修基础设施贷款的问题?

中美博弈真大定了,中国能够占据主导权地引进外资,引进人才,对外构建新的产业体系,构建自己的文化影响力,那么届时即便是中国国土上的一座废弃的铁路,也会被外国人当成艺术品来欣赏。

构建价值的本质是什么?是你得觉得它牛逼,它的价值无可取代。如果你相信中国终将崛起,那么你就不会嫌弃其国土上的任何一个“亏钱的项目”,而是会想方设法琢磨着如何让它在未来变现。

这也是我劝各位少看这类以“挖掘中国社会负面新闻”的节目之重要初衷,即别被垃圾桶污染了你发现黄金的能力。

500

一个在土木巅峰期,连自己土木老本行都搞不下去,做自媒体能把自己做到长期关禁闭的媒体战士,你指望他给你指明体面人生的方向?醒醒吧,匹诺康尼的梦境里都不带这么演的!

行了,今年抽空去港珠澳大桥打卡,我就是要给这些在媒体战士眼里亏钱的项目贡献点收益,让它“苟延残喘”,怎么着?这就是欢愉!

500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