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结选什么研究方向?记住一点:学科划分是人为的

【本文来自《网上很多人建议研究生选方向要尽量和导师一致,但为什么现实中似乎普遍不一致呢?》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个人见过的大概有两类情况。

对导师来讲,研究方向不可能一辈子都不变。比如,拿过两次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巴丁,两次获奖的内容分别是晶体管和超导,差别可不小。很简单的道理,一名科学家的职业生涯有几十年,科学在发展,不可能一直做自己熟悉的那个小方向。

到一定程度后,研究组肯定要在已有的基础上开辟点新方向,结果就不大好说。新方向做得好,而旧方向相对过时式微;大佬组里几个方向齐头并进;新方向没做起来,只能放弃,老老实实做过去的内容:都有可能。

导师要做新方向,就得招研究生。某种意义上讲,研究生的方向和导师(过去的、擅长的)方向就不怎么一致。风险相对会大些,对学制较短的硕士生来讲,尤其如此。可能做不出什么结果;哪怕新方向能做起来,第一批博士生也不见得能有耀眼的成果。因此不少网友建议,尽可能做导师擅长的方向。

不过,有失也会有得。做新方向,组内竞争相对小些,成果都是自己的。如果新方向是学术热点,导师过去擅长的东西又已经过时,新方向也有可能更容易出成果,也不能一概而论。

还有一种情况是,导师相对放养,在一定范围内,学生想做什么方向都支持。整个课题组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方向很多,那学生和导师的研究方向不一致也很正常。这种方式,我个人不是很欣赏。虽说科学研究的底层逻辑是相通的,但导师不大可能有精力深入调研多个方向,对自己不熟悉的方向哪怕给出指导,也相当务虚。这种情况,对学生自己能力的要求太高了,近乎“自己指导自己”。硕士毕业后再去念博士的,自身有一定基础,还好一点;本科毕业直接进组,遇到这种情况,就难了。

至于问题描述里说“理工科的研究生选择人文社科方面的研究方向”,倒是夸张了点。毕竟拿学位时还是有专业名称的,上述情况一般是一定范围内的不一致。比如,都是做电池,做什么体系,做电池的哪部分,差别可就大了;都是做纳米材料,“超高真空下生长”和“烧颗粒喂老鼠”又不一样。

但是,学科划分是人为的,它们之间的联系又可以超过常人的理解。比如,复旦校长、中科院院士金力,研究方向是生命科学。但他的研究团队拿基因技术和方向研究历史、语言,取得了不少重大成果。说他的学生在从事社科方面的研究,好像也没错。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