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梅西、农夫山泉事件谈所谓的“民粹”

梅西和农夫山泉的舆情基本上已经沉寂,正好趁这个机会我稍微说一下这两次事件之中一点稍微本质一点的东西。我在各种论坛混了不少时间,尤其是在足球论坛见识过梅罗两家球迷的魔法对轰,我是很明白这次跳得很高的人到底诉求是什么的。

虽然标题中我写了“民粹”,但是我觉得这个词在这里用完全是错误的。这次事情根本不是民粹,只是被几个媒体挑动下引发的网暴风暴而已。

别扯什么“人性本善”,实际上在网上论坛上大家都有一个“网暴”他人的诉求。包括这次也一样,明明舆情的靶子是梅西和农夫山泉,可是真正我们看到的是网络上的一拨人对另一拨人的“合法网暴”。如果没有理由就网暴别人,那是esu小鬼才会做的事情。但是一旦有了合法合理的理由,那么网暴他人就变得合情合理,尤其是当被网暴者被贴上了“罕见”的标签,那网暴他更是合情合理。

以“爱国者”的身份对“罕见”进行网暴,非但占据了道德优势,甚至有可能把路人也一块拉过来形成集群的优势。如何定义自己是“爱国者”以及被自己网暴的对象是“罕见”就成为了这个舆情的核心,而这两次舆情中,采取的手段就是贴标签。

贴什么标签呢?没错,就是日本。

于是我们可以看到的是,梅西事情舆论的突然放大是在他在日本上场之后,农夫山泉舆论放大是在把茶π、红瓶盖附会到靖国神社以及日本国旗上之后。

于是,在事件之中打着“反梅西”和“反农夫山泉”的人开始用各种手段网暴“撑梅西”和“撑农夫山泉”的人,用的方法多种多样,也有直球辱骂的,也有阴阳怪气的,甚至还搞出了各种二创,整了一堆meme(比如说“哟西”)。

但是大概是还有很多人有网暴他人的心理诉求,更多人开始加入战局甚至开始增加打击面。就比如说梅西事件,一开始打击对象是“撑梅西”的粉丝,后来开始网暴试图平息舆情踩刹车的人,到后来开始网暴的是一开始踩油门踩得不是那么狠的人。

这就是两个事件的套路——通过给特定的人物强加“日本”的标签树立一个靶子,把支持网暴此人的捧为“爱国人士”,把反对网暴此人的捧为“罕见”,围绕一个人推动“爱国人士”网暴“罕见”,在网络上引发狂欢。

而这时候要提到两个群体,就是粉红与神神。这次舆情之中,我看到了这两个群体都在试图蹭热度吃人血馒头。

首先讲一下神神。在这两次事件中,神神把这种群体无意识称之为“民粹”,并且暗示了这种“民粹”是反动的,通过分析这种现象贩卖自己反建制的观点。更有脑子不好的神神自媒体给梅西上各种价值,什么“不畏强权”都来了。

而另一边呢?令我极其失望。我算是粉红一派的,平时看粉红系博主也更多。这个事情本质如此明显的情况下,跳出来蹭热度的粉红博主打打那些借题发挥的神神也就罢了。但是很遗憾的,很多粉红博主把拳挥向了那些“试图踩刹车的人”。这些粉红博主也开始对梅西上价值,用极其阴谋论的方式分析梅西是“投名状”“以后要当阿根廷总统”“米莱的指示”。所有往这个方向上分析的粉红博主有一个算一个,都是翟山鹰第二。

农夫山泉事件这些粉红博主终于不敢再出来了,因为这一次打拳的方式实在是太过于若至。当然粉红博主也可以借助钟睒睒的儿子是美国人来继续挥拳,只不过借助这个由头打击“罕见”的力度确实不太行。

确实,很吊诡的是,如果一开始给农夫山泉铁的标签是“美国”而不是“日本”的话,可能舆论不会闹这么严重。

到后来我们会发现,这两件事中,挥拳的挨拳的都是普通人,旋涡中心的梅西、霍公子等反而没受到什么影响。最后我们发现原来各位真正想做的就是借着这么一个由头网暴别人而已。

所以说,不要否认人性中的阴暗面。如果你觉得我说的不对,你觉得就应该给某些网民贴上“亲日反华”的“罕见”标签,我也不会反对你的意见。

而这一次有没有赢家?有的呢,就是那些吃得饱饱的媒体。试问,如果没有一堆莫名其妙的“区分方式”,图西族和胡图族有什么本质区别?那么为什么到后来引发了卢旺达大TS?回到这个话题,站在更高的角度,这些网民之间有什么重大乃至本质的区别吗?所以说,为什么要设置议题然后强行拉一踩一制造舆情事件呢?

张雪峰说得真是太对了。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