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比亚迪怎么降、怎么背刺,都没得话说,那还不仅是钱的问题,还有时间成本
【本文来自《雷凌半年使用报告》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个人买byd混动的时候,是在上海2022年底、即将停止发放免费绿牌的最后一天。所以对个人而言,不论比亚迪怎么降、怎么背刺,都没得话说,毕竟之后混动免费上牌已经不可能了,除非先花九万去拍个牌,那还不仅是钱的问题,还有时间成本。而且那时提车,还必须等tm的几个月。店里根本没车!
贴主问失速的问题。本人没碰到过。但貌似问题的根源是磷酸铁锂的一致性和电量计算不准确导致的。正常来说,如果电池健康、电池按时慢充校准,高速上保电50%以上,一般不会有问题。
这应该不是普遍性问题。byd的dmi发动机最大可用功率60kw,其实一般用不到。有人测算过,高速上,秦dmi在120速度下的稳定功率大约在25kw,而宋plus大概是34kw,基本上是在发动机的最高热效区间(38%)以上,还算是高效。byd是单齿比,对于不同车型会有不同设定,保证稳定功率高于实际需要功率,就可完成保电,所以一般是没问题的。
dmi加速和爬长坡的情况下,会有高功率需求,这时电池放电+发动机发电共同实现的。此时发动机转速和时速是解耦的,也就是所谓的“增程模式”。发动机转速和时速绑定的“并联模式”,只会出现在70~130区间的巡航模式下,这个模式是增程模式所没有的。
计算背景就略去了:
异常状况出现在高原爬长坡,那时dmi自然吸气发动机会嘶吼,会保不住电,一般需要降速。这没啥难以理解的。
然后说到油耗,看一下小熊油耗的前10:
所以,dmi虽然比雷凌双擎要重,但油耗要低那么一点点啊。
但是,这不是关键;关键是dmi在市区开,几乎可以不用油;几乎可以不用油啊……对于120公里车型带一个18度的电池,一般市区都可以100公里以上,回家插上就可以不用油。所以油耗是0。我油箱里剩下的10升油就是3个月前加的,放在那儿的效果大概只有一个:免于里程焦虑。
当然,有人说你还是需要成本的。但成本是每公里5分钱啊,dmi车型和雷凌用油再省,那也是公里0.35~0.4,所以,dmi用谷电约等于不要钱。
所以,对于那些不是经常日常跑长途的车主,只要是以室内为主的、有充电条件的,还是会优先选择dmi的吧。dmi是有电车的特征的,但雷凌本质上还是油车。dmi的降价,对老车主是不友好的,但对新车主是友好的。这也是dmi市场销量带来的优势,看一下小熊油耗的样本数就很清楚了,至于销冠啊之类的大家都有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