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积累率上升的重要性再怎么强调都不为过!
【本文来自《徐坡岭:经历两年制裁俄罗斯没被打败,靠的是什么?》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起个好名字真难
要说经济制裁国家之多,范围之广,能有中国六七十年代同时被美苏两国及其盟友严重吗?中国都挺过来了,俄罗斯不论是资源还是技术都比当年的中国强的多,更何况这次只有西方国家在制裁,更多国家并没参与,而且还有中国提供了西方断供的商品,挺过来不很正常吗,值得这么大惊小怪。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中俄两国国情完全不一样。
中国六七十年代被围堵时,是刚从一穷二白的农业国转向工业国,而且还有解放前后的对比,绝大多数百姓的生活水平与期待值都很低。而经过2000年代的高油价高福利时代,俄罗斯多数城市民众的小布尔乔亚心态相当严重,如果长期保持短缺经济,很可能会对战争信心与政权稳定造成严重冲击。
所以,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都贵在自知。然而知己知彼,往往是最难的。
所以俄乌冲突之后,一方面俄罗斯转入战时体制开足马力投入军工生产,一方面又从各种渠道组织民品生产与进口满足国内因受制裁导致的市场缺口。这或许可以从开战前后中俄贸易的明细变化中略窥一斑。
在先前的讨论中就曾论及,俄罗斯国家经济转入战时颇有回归前苏联体制的意味。尽管完善军工产业链的溢出效应的确会对整体经济产生一时的拉动效果。不过一次性的军工产品毕竟不能增加社会财富,过多的社会资源投入必然挤压其它方向的投资与产出。如果民品进口替代发展不力,长此以往,即使俄罗斯有再多的天然资源也是不可承受之重,前苏联的教训也已证明这条道路是不可持续的。
而根据去年底提交的2024年度俄罗斯联邦政府预算草案,今年的预算总支出为36.6万亿卢布,比2023年增长15%。
其中,国防开支将从今年的6.4万亿卢布增至10.8万亿卢布,占俄罗斯GDP的6%,远高于2023年的3.9%和2021年的2.7%,更是俄乌冲突发生前的2021年的3.6万亿卢布的三倍。该数字占政府开支的比例从2023年的20%上升至2024年的近30%。
另外,用于机密或未指定项目的“机密支出”计划从2023年的6.5万亿卢布增至11.1万亿卢布,占预算支出总额的30%,相较2021年14.9%的历史最低水平翻了一番。其中很大一部分也很可能涉及军工生产领域。
所以,目前俄罗斯“战时经济”中用于军事的直接或间接开支或达俄联邦政府预算的近一半。而社会政策支出则从2023年的6.5万亿卢布仅增至7.5万亿卢布。
而支撑如此庞大预算的基础是俄罗斯政府对未来财政收入的乐观态度。
据俄政府估计,2024年该国财政收入将超过35万亿卢布,比2023年增长22%;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则将从今年的1.8%减半至0.9%,预计2025年赤字将继续缩减至占GDP的0.4%。
而能源交易是俄罗斯重要的收入来源。
与预算案同时编制的基础情景展望显示,俄罗斯预计明年其石油和天然气收入将增长近四分之一,达到11.5万亿卢布。
然而现实是,贡献了俄罗斯8%工业产值、25%国家预算,并控制着俄罗斯70%天然气储量以及世界20%的天然气储量,占俄罗斯全部天然气开采量90%的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Gazprom),在5月2日发布的根据《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统计的年度报表显示,2023年该公司境外天然气销售收入下降了2.6倍,因此与2021年相比,海外销售损失了2.9万亿卢布。自由现金流为-1260亿卢布,净债务增加1.33倍,达到5.23万亿卢布。股东应占净亏损约为6290亿卢布(约合68亿美元或500亿元人民币),而前一年净利润为1.226万亿卢布(约合134亿美元)。
这是该公司二十多年来最严重的亏损。该公司上一次按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出现亏损是在1999年,当时亏损额为952亿卢布。
其中2023年俄罗斯对欧洲的天然气供应量骤降55.6%至283亿立方米,而2021年前俄罗斯每年向欧洲出口超过160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与此同时,石油、天然气凝析油和石油天然气加工产品的销售收入增长4.3%至4.11万亿卢布(约合450亿美元)。
但欧盟委员会正在考虑的新一轮对俄制裁,将首次涉及俄罗斯液化天然气,包括禁止俄液化天然气在欧盟境内转运和制裁俄方3个液化天然气项目等,进一步收紧俄罗斯的财政收入。
而为维持巨大的战争支出并保持国内经济稳定,必然导致货币政策扩张。这也是开战以来卢布汇率持续下跌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下跌速度其实超过了国际主要货币的对美汇率波动均值。
而且根据俄罗斯财政部发布的信息,截至8月1日,俄罗斯国家财富基金规模达到约12.3万亿卢布(约1425.8亿美元),占2024年预计国内生产总值的6.4%。
但其中近2/3已用于拯救国有银行、投资上市公司股票和资助国家项目。因此当有意外需要时,只有人民币和黄金等流动资产才被视为实际储备。
根据俄罗斯财政部的信息,截至8月1日,该基金的流动资产总额为4.665万亿卢布(约540.1亿美元),仅占俄罗斯2024年预计国内生产总值的2.4%,与今年俄罗斯的预算赤字大致相当。比战前的1135亿美元减少了超过52%。
俄罗斯自2003年起以石油天然气超额收入为主建立了政府稳定基金,并于2008年将其拆分为储备基金和国家福利基金。储备基金用于补贴财政开支和偿还国家外债,国家福利基金则主要用于补贴养老金。从2018年1月1日起,俄将国家福利基金和储备基金整合为新的国家福利基金。
俄罗斯经济学家Alexander Isakov指出,目前俄罗斯经济由于出口下降,开始变得脆弱,如果油价跌至50至60美元,超额出口收益将不复存在。那么俄国家福利基金的资金只够维持一两年,也就是只能支撑到2025年。
其实去年就有与大帝关系亲密的俄罗斯大寡头在国内公开预测,因受西方制裁,俄罗斯国库可能会在一两年内耗尽,并呼吁来自“友好”国家的投资。
因此,俄罗斯急需寻找新市场填补制裁导致的巨大供需缺口,而最大的指望就是中国市场了。这也是为何毛子这些年一直积极推动建设能够完全掌控的通过外蒙的“西伯利亚二号管线”。
不过上述项目因中方担心损害自身长远利益而久拖不决之后,前段时间又试图利用哈萨克的现有油气管道来挽救由于西方制裁导致的财政紧张,顺道捞取一些额外利益。
然而,毛子对邻居们充满各种小算计,而且万事留一手以便未来拿捏伙伴的小手段,注定格局做不大!
防人之心不可无。因此中国在主导的“一带一路”战略中无论中欧铁路还是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都规划了绕开北方邻居的多条备份线路,让沿途国家没有哪个是不可替代的。
另外,作者文中所说“资本积累率上升的重要性再怎么强调都不为过。资本积累率上升为未来经济扩张提供了可能。按照马克思《资本论》的说法,20%的资本积累是简单再生产的最低标准;经济要扩张,资本积累率就必须要高于20%;经济要加速,必须高于25%;经济要起飞,资本积累率要达到35%”非常关键,也给我们有类似问题的相关地区提了个醒。
https://www.ceicdata.com.cn/zh-hans/indicator/china/gross-savings-rate
而一国用于再投资的资本积累,除了企业自身的积累外,至少还有居民储蓄与外国直接投资(FDI,有时还要扣除对外直接投资ODI)等。其中由于储蓄占了大头,也最方便统计,所以各主要国家间多以反映全社会积累水平和推动经济增长潜在资源的总储蓄率(不全是用于再生产)作为比较标准。
老毛子与大毛子用血泪得到的教训,应该一直成为我们自身发展过程中时刻记取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