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萨克斯坦掠影

500

2011年5月底,我随中国政府代表团赴哈萨克斯坦首都参加第4届世界哈萨克人大会。由于这是我第一次去中亚地区,所以心里充满新鲜感。

一、    有惊无险乘哈航

5月24日,我们代表团一行20人从新疆乌鲁木齐乘坐哈萨克斯坦的飞机前往阿斯塔纳。机型是空客321,哈航的空姐还算漂亮,服务也不错。在飞机上我就熟悉有关哈萨克斯坦的材料。

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简称哈萨克斯坦,国名取自其最大民族哈萨克族。哈萨克斯坦地处中亚,独立前为苏联加盟共和国之一。1991年,苏联解体后,哈萨克斯坦独立。原首都位于阿拉木图,1997年迁到阿斯塔纳。哈萨克斯坦北与俄罗斯、东南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南与乌兹别克、吉尔吉斯等国接壤。全国面2,717,300平方公里,是中亚地区一个大国家,亦是全世界最大的内陆国。

哈萨克斯坦人口有1700万,为多民族国家。由131个民族组成,主要有哈萨克族(64%)、俄罗斯族(22%)、日耳曼族、乌克兰族、还有乌兹别克、白俄罗斯、维吾尔、鞑靼和朝鲜族。居民大多信奉伊斯兰教(逊尼派),还有东正教、基督教、佛教。哈萨克语为国语,俄语在国家机关和地方自治机关与哈萨克语同为正式使用的语言。

哈国社会生活中使用最多的是俄语,很多新移民因为不懂俄语,在哈萨克斯坦生存非常困难。哈萨克斯坦位于中亚地区,是欧罗巴人种和蒙古人种混居的地方,所以,这里也是盛产美女的地方。

3小时以后,机长广播说,请大家系好安全带,我们开始降落了。我看着机舱外面,一片广阔的草原,天气格外的好,机场的侯机楼外型象一个大毡房,停机坪上没有几架飞机,这是一个降落的绝好时机,再说一般从外面返回本国首都,又是本国的航班,机长对于机场上空的环境熟悉,语言没有障碍,安全降落应该是十拿九稳的事。于是,我安心地闭上眼睛等待着飞机着路的一刹那。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按说应该落地了,怎么还在盘旋,正纳闷呢,突然飞机被拉起来,重新飞上蓝天。我看了一下空姐,她们在若无其事地聊天,我想可能问题不大,也可能她们经常遇到这种情况。飞机盘旋一阵后,机长又广播说,请大家系好安全带,我们开始降落了。对于刚才的降落失败没有任何解释。这一次总算是成功降落,我们大家才都松了一口气。这是我这么多年乘坐了这么多次不同国家的飞机后,第一次遇到的意外,不可思义是降落条件那么好,没有任何干扰,又是在自己国家的首都,哈国的飞行员居然不能一次降落成功,实在难以置信。

二、     热情好客的哈萨克人

   阿斯塔纳(哈萨克语:Астана)原名阿克莫拉,是中亚国家哈萨克斯坦的首都。1997年,哈萨克斯坦总统决定将首都从阿拉木图迁移到阿斯塔纳,因为它位于哈萨克斯坦中心略偏北的位置,处于俄罗斯裔居多数的北部地区和哈萨克人为主的南部地区的分界线上,距原首都阿拉木图约1300多公里。伊希姆河绕城而过,这里四季气候宜人,生态环境良好。它是哈萨克斯坦工农业的主要生产基地、全国铁路交通枢纽。哈萨克语中“阿斯塔纳”就是“首都”的意思。

阿斯塔纳是一座全新的城市,各种建筑都是在迁都后开始大规模修建的,我们下榻的国王饭店也是迁都后盖的。住下后,我们决定到周围走走,参观一下市容和这里的商店。在大街上,我们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指挥交通的警察,站在十字路口,挥舞着指挥棒象一个马戏团的杂耍。只见那指挥棒在警察手里,不停地转圈,挥舞自如,非常潇洒。我都看得入迷了,还是在同伴的提醒下我们才继续往前走。不一会儿,我们来到一个大超市,一层是卖蔬菜水果的。别看哈萨克斯坦是以畜牧业为主,但蔬菜水果也很丰富,价钱不便宜。二层以上卖日用百货,卖的衣服样子挺时髦。据说,有许多摊主是从莫斯科来的。我们碰见一个从中国新疆移民到这里的姑娘,她听说我们来自中国,拼命打听中国现在的变化,我们告诉她,现在中国变化日新月异,有机会回去看看。

在会议结束以后,主办方安排我们参观了阿斯塔纳的著名建筑,有水族馆、电视塔,还有民俗村。电视塔像一个奖杯,据说是设计者做梦梦到的,它现在成了阿斯塔纳城市的象征。民族村离城市不远,里面有许多哈萨克毡房,热情友好的哈萨克姑娘在门口迎接着我们,大家纷纷和她们合影留念。

我先来到一个毡房前,看有两匹高头大马,就跃跃欲试,结果那匹马太高大了,我生让别人给抬了上去。骑上高头大马真是威风,我围着毡房慢跑了两圈,当然有牧民在前面牵着马。下了马,我看到一个牧民手里有一只硕大的雄鹰,为了防止雄鹰哚人,把它的眼睛都给罩上了。游客们纷纷围着雄鹰照相,我溜进了一个毡房。毡房里的哈萨克主人非常热情地迎接了我,她们让我坐在一个圆桌子旁,桌子上摆满了吃的东西,我环顾四周虽然都是生人,但大家好象老朋友一样,招呼我喝奶茶,吃东西。他们又说又笑,还不时地唱着歌曲。我端起香香的奶茶一饮而尽,还品尝了哈萨克著名的马肉做的香肠。不一会毡房外下起了小雨,但是毡房内却是说话声、欢笑声和歌唱声不断,我深切体会到了哈萨克人的热情和友好。

三、    阿拉木图,你风采依旧

结束了在阿斯塔纳的访问后,我们来到了哈萨克斯坦前首都阿拉木图。 阿拉木图 (Alma-ata) 是一座风光独特的旅游城市。它位于哈萨克斯坦东南部、天山北麓外阿赖山(中国称外伊犁山)脚下的丘陵地带,三面环山。面积190平方公里,海拔700-900米。它以盛产苹果著称,阿拉木图在哈萨克语中的意思就是"盛产苹果的地方,苹果城"。居民中以哈萨克族人居多,其次是俄罗斯族人、乌克兰、鞑靼、维吾尔等族。人口150万(2007年)。

阿拉木图历史悠久,古代中国通往中亚的丝绸之路就经过这里。城市始建于1854年,1867年成为土耳其斯坦一总督辖区的行政中心。1918年建立苏维埃政权,1929年成为哈萨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首都。1991年12月苏联解体后,它成为独立的哈萨克斯坦共和国首都。

由于阿拉木图地处边疆地区,城市扩展余地有限,1994年,哈萨克斯坦政府决定在2000年前把首都迁往中北部的阿克莫拉 (Akmola,即阿斯塔纳Astana)。1995年9月,纳扎尔巴耶夫总统发布迁都命令。迁都后,阿拉木图作为国家科学、文化和经济中心的地位不会改变,它仍将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接待大部分来访的外国领导人,哈国内的多数重大活动仍将在阿拉木图举行。

走在阿拉木图的街道上明显感觉其植被比阿斯塔钠要好,这里绿树成荫,行人也洋气得多。我们走街穿巷,最后来到一个维吾尔人开的餐馆,吃上了可口的拉条子。本来我们是想去山上参观亚冬会的滑雪场地,结果听说那里在举办婚礼,婚宴从昨天晚上一直持续到次日的上午,警察为了维护秩序把道路都封住了。据说,婚礼请来了世界上最著名的歌手来演唱,中国也有节目参加表演。看来阿拉木图人有钱的是真有钱呀。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