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良厚:中国友好式全球化VS美国冲突式全球化 ——美中如何引领世界(九)
中国友好式全球化VS美国冲突式全球化
——美中如何引领世界(九)
内容提要:
与其说美西在逆全球化,还不如说美西在高调继续推动冲突式全球化,即21世纪以来全球化一个最明显的比较就是:美国大启冲突式全球化,而中国则力行友好式全球化,并且已纠葛激荡成世界变局变幻莫测、世界秩序重构浩荡的滚滚大势了……
古代帝国:疆土野蛮扩张的战争式冲突全球化秩序
近代欧洲:资源掠夺的殖民式冲突全球化秩序
现代美西:利益至上的霸权式冲突全球化秩序
当下中国:和合共赢的友好全球化秩序
全球化,就是和平友好吗?想得太简单、太美好了。
全球化做为全人类共同进步的一个高格导向理念,离世界一体化、离世外桃源、离乌托邦、离天堂来世、离大同社会,也就只一步之遥了。但就这一步之遥的实践层面,却纠缠着人类从诞生以来的漫长历程而迄今仍在顽强探索中。或者更明确点说,全球化的漫长探寻,始终是冲突与友好、野蛮与文明伴生纠结着前行的。如果认定人类历史就是一部全球化史的话,其实冲突是最激情的明面主导表征,因为人类没有战争的年份就那么几十年,而人类之间的良性竞争甚至尔虞我诈始终伴随着和平共存、友好相处,或者说人本身就是一个善恶统一体、好恶纠结体。所以,如果一厢情愿地认定全球化就是美好,未免简单美好之嫌了。
常言道:骂是亲,打是爱,不骂不打不珍(真)爱。这是夫妻间、家庭成员间普遍认同的一种亲情体验、一种生活经验。扩展到国家间,也同样适用。即国家间冲突也是国家关系的必然部分,或者说冲突与友好共构完整国家关系。“人类文明史很大程度上是帝国扩张与争霸史,现代西方主权国家形态其实也是在帝国背景下诞生的,并将自身建构为殖民帝国或新型帝国主义。从更大的背景看,人类文明史乃是从区域性文明帝国迈向世界帝国的历史”。(强世功《文明终结与世界帝国 ——如何理解中国崛起面对的全球秩序》https://www.guancha.cn/QiangShiGong/2023_11_08_714888.shtml)
置于全球化背景下,冲突与友好一样,都是全球化的一种方式、一种过程、一种形态、一种秩序。
置于21世纪以来的全球化大势中,与其说美西在逆全球化,还不如说美西在高调继续推动冲突式全球化,即21世纪以来全球化一个最明显的比较就是:美国大启冲突式全球化,而中国则力行友好式全球化,并且已纠葛激荡成世界变局变幻莫测、世界秩序重构浩荡的滚滚大势了……
古代帝国:疆土野蛮扩张的战争式冲突全球化秩序
漫长的古代即农业时代,土地是标志性财富,是家国大小强弱的象征。或者说,国家就是疆土不断扩张的结果。当这种扩张到另一国时,实际已走在全球化的道路上了,尽管地理大发现以前人们并不清楚地球是圆的。这种客观上推进的全球化道路,方式是极端野蛮的——扩张、战争与杀戮,成效是有限的,一般是周边蚕食式吞并或威服,那些跨洲式大扩张帝国,往往昙花一现而已,因为当时的物质条件根本支撑不起长期的洲际大帝国。不过国内的家国天下、王朝政治、专制统治,还是在地球上建立起了一块块国家式稳定疆域,创造了前所未有的世界文明——农耕文明,比如四大文明古国,比如古希腊、古罗马为代表的欧洲文明,比如周期分合的中华帝国文明,为全球化、为世界融成一体打下了相对封闭的坚强的物质精神基础。
同时,国与国之间的和平交往,在激烈冲突之外,也开辟出友好全球化的积极道路,或者说友好与冲突就是一对孪生兄弟一直伴随全球化道路,一直伴随人类进程。比如汉帝国与古罗马帝国的使者交往,比如链接中西的丝绸之路,比如马可波罗游记,比如郑和七下西洋,还有人类的良性迁移等等,无不张扬人类的善良友好。这些都是与古罗马帝国、汉元帝国的扩张共生的。
近代欧洲:资源掠夺的殖民式冲突全球化秩序
哥伦布等地理大发现证明地球是圆的以后,全球化才上升成人类的自觉积极追求。而英国等欧洲国家推动的工业化进程,主观上是以殖民全球、掠夺全球、市场全球为手段、以工业帝国为目的的,尽管客观上也推进了世界的工业化进程、近代化进程、全球化进程,尽管这种冲突全球化比古代土地帝国的冲突全球化似乎文明了点点。
从西葡到荷兰到法国最后到英国,一个个欧洲弹丸小国,高举自由民主、工业革命、市场贸易等“文明”大旗,仗着坚船利炮火药枪,横行世界、抢掠世界、殖民世界、瓜分世界,英国更是狂妄建立起大于其国土面积四五十倍的殖民大帝国——日不落大英帝国,古国印度被殖民,北美十三州被殖民,大洋洲被殖民,堂堂中华帝国也被半殖民。后起的德日也疯狂加入到掠夺行列,后起的美国更是狡猾地宣扬门户开放政策,以掠夺全世界为目标。
如此疯狂殖民、残酷掠夺,终于血腥积累起工业化、近代化辉煌进程的巨大资本、资源,客观上也大大推动了前所未有的全球化进程,世界从此真正密切相连了,500年欧洲主导世界的体系就这么野蛮建立起来了。
现代美西:利益至上的霸权式冲突全球化秩序
如果说英帝国等欧洲诸小国靠蛇吞象式的殖民,建立起日不落帝国和肆意宰割世界的秩序而超越古代帝国的昙花一现,那现代美国,则抓住德日等后起帝国企图凭战争重新瓜分世界的乱世机遇,靠霸权霸凌、利益渗透与和平演变,建立起真正的世界帝国——美元+民主+航母的金融帝国近百年了,这也应该是帝国的巅峰了,也应该是冲突全球化的顶峰了。因为曾与美帝国并驾齐驱争霸的苏联帝国被它给演变了,世界上唯一文明传承不断的社会主义中国也差点全盘西化、美化。虽然一国武力一统世界的痴梦绝不可能,但美国凌驾各国之上、凌驾联合国之上的霸道嚣张岁月,至少风光了几十年,至今仍余威张狂,而且当下试图重塑霸权,重塑美西雄风。
如果说德意日发动的二战是热战全球化巅峰,美苏两大集团的对峙是冷战全球化巅峰,那当下世界各国齐参与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全方位博弈则是巧战全球化的全面开启了,而且很可能臻至巅峰状态。因为这巧战一开启,虽再度初现东西两大阵营,但实际两大阵营不可能清一色站队,能与美国铁杆站在一起斗华斗俄的就英日澳等那么几个,多数国家不愿也不能纯粹站队,印度是中间派最大代表,即使西方阵营的德法也是明暗两手,像德国政府去年高喊减少对华投资“去风险”,而德企却用腿跑路,创下对华投资新高。(观察者网https://www.guancha.cn/internation/2024_02_15_725383.shtml)。就是中美两国本身,美国在大搞与中国脱钩,中国也在渐渐远离几乎的美国化,但两国能真正做到彼此隔绝么?做梦吧!所以,当下百年大争局、大变局,已是世界各国的全面全程参与了,全争之势已初具雏形。
更重要的是,这巧战之争,已远远超越传统土地、资本等资源主导的热战之争,也超越了意识形态主导的冷战之争,或者说是它们的综合之争,是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的综合之争。在这综合之争下,价值观是主导,利益是核心,巧战是主要手段,热战、冷战是辅助手段。
在这方面,百多年来的美国成功运用得最好。围绕美国至上利益,一战二战它既坐收渔翁之利,又相机站在了胜者一边如一战,甚至相机站在了正义一边如二战。即使冷战它必须赤膊上阵了,但离两败俱伤的热战仍控制在一步之遥之内,最终用和平演变等综合手段打败了苏联的与之争霸。
进入本世纪后,是美国立国以来的第三个百年了,也就是国运三百年周期的衰落期了。美国先是被几个恐怖分子拖入了十年反恐战争,虽然击毙了恐怖分子头目本拉登,但从阿富汗的最后灰溜溜撤军,昭示着美国霸权、美国神话难霸不神了。接着的金融危机,以及由此衍生的欧债危机、世界经济危机,敲开了美元帝国缺口。加上G20的高调登场,特别是中国跻身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美丽帝国的根基开始全面动摇。
所以,美国差不多气急败坏地又开启矛盾机制、冲突机制、动乱机制,大搞离洲乱局起来。乱东欧,陷住甚至拖垮俄罗斯,乱中东阻断一带一路,乱亚太继续遏制中国,乱港台南海,把中国拖入发展泥潭……这一切都为确保美国利益永恒但狭隘了,这一切高明但近视了,这一切想继续坐收渔翁之利但有点一厢情愿了。因为美国不再离洲而寡居、而超然、而世外桃源,离开世界,美国照样寸步难行了,而且中国的伟大崛起之势、超越美国之势,基本已成定局,谁也没法阻挡,最多放慢步伐而已,就像美国的衰退而需重构不可阻挡一样。
美国如何重构?看样子,它想先乱后构,乱中取栗,乱中谋渔翁之利。可惜它忘记了一个基本事实——乱的是美国自身起主要主导作用的世界秩序,这种自我否定式的重构方式,需要勇气魄力,但也无异自乱阵脚、自毁长城。
中国如何崛起?如何超越?如何继续推进全球化?乱、斗、战肯定不行,讨、骗、抢肯定不行,也不是我们的伟大传统,那只剩下和平友好、合作共赢一条路了。
当下中国:和合共赢的友好全球化秩序
中美之争,不是简单的两国之争,而是中国式文明型国家与美国所建构的世界帝国体系之争,而是全球化两种方式之争,而是人类发展的两条路线之争。准确说是和与战、友与敌、合与争两条道路之争,更准确说,是人类友好全球化、一体化正上升成全面压制冲突全球化、一体化的大势所趋、理所当然、自然而然。但表面上,双方都以和平友好为口号、为旗帜,即使崇尚冲突、明里干着冲突的美西也是把自己包装成道德高点、和平天使的。2022年美国《国家安全战略》这样写道:“我们在世界各地的联盟和伙伴关系是我们最重要的战略资产,也是促进国际和平与稳定不可或缺的因素。强大而统一的北约、我们在印太地区的联盟以及我们在其他地区传统的安全伙伴关系,不仅能阻止侵略,还提供了加强国际秩序的互利合作平台。……美国是一个拥有全球利益的全球大国。由于我们对其他地区的积极参与,我们在每个地区都变得更加强大。如果一个地区陷入混乱或被敌对势力统治,就会损害我们在其他地区的利益。”( …our alliances and partnerships around the world are our most important strategic asset and an indispensable element contributing to international peace and stability. A strong and unified NATO, our alliances in the Indo-Pacific, and our traditional security partnerships elsewhere do not only deter aggression; they provide a platform for mutually beneficial cooperation that strengthens the international order. ……The United States is a global power with global interests. We are stronger in each region because of our affirmative engagement in the others. If one region descends into chaos or is dominated by a hostile power, it will detrimentally impact our interests in the others.)
在美国看来,美国利益就是全球利益,全球利益当然得美国说了算,至少也得美国及其盟国说了算。至于其它国嘛,要么被统治,要么被对手、被敌人。中俄自然是最大对手、最大敌人。美国及其盟国要维护其既得利益,要维护西方500多年来对世界的统治,要再振西方雄风,自然要击败中俄等对手甚至敌对国家,矛盾、冲突、战争自然是主要手段,这是他们的优势之所在,此时不用更待何时呢?此时不用为时已晚了。
中国呢?自然不能简单迎矛盾、冲突、战争而上,而落入美西圈套。中国有自己的传承,有自己的战略,有自己的策略,有自己的道路,那就是与人为善,那就是和平友好,那就是一带一路,那就是世界发展·安全·文明三大倡议,那就是人类命运共同体,那就是友好全球化道路、友好全球化秩序。
中国友好式全球化,是独立自主、开放包容、自由民主的全球化。独立自主是国之为国的基本法则,也是全球化的前提。按照中国古老又现实的说法,独立自主是和而不同,即异中求同,同中尊异。
冲突式全球化以侵犯甚至剥夺国家独立自主为前提,友好式全球化则以尊重维护独立自主为前提。国际象棋和中国围棋正好形象说明了这两种方式:亨利·基辛格的《论中国》一书在比较中西文明时,特地把中国的围棋棋谱画到书上,强调围棋的共存求胜的“战略灵活性”与国际象棋全胜全败的“目标专一性”不同,具有更大的包容性;国际象棋是通过不断地“吃子”,令对方走投无路,而绝对地“获全胜”;而中国围棋通过不断地“占空”,令双方都有活路,而相对的“积小胜”且以占有微弱优势者为胜者。(浙江大学余潇枫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38833193920749990&wfr=spider&for=pc)
开放包容、自由民主,是友好式全球化的基本要义。不开放,不会有全球化;不包容,不会有真正的全球化。尽管近代世界是被西方开放包容的,尽管现代很多国家还在自主开放包容上挣扎。
不自由民主,也没有真正的全球化。自由民主,美西喊得最响,行得最早。遗憾的是,他们更多是自己民主,准确说他们强调国内民主,国际上却傲慢霸道霸权,往往强加于人、滥加于人。
中国力主力促力行国际民主,所以赢得很多支持,特别是亚非拉国家支持。但中国因为文化传承所致,内部自由民主还应加大推进力度,全过程人民民主应该真正全面实现。简单说,中国应反对内霸外霸,超越内王外王,走向内圣外圣。
中国友好式全球化,是平等公正、合作共赢、共商共享的全球化。平等公正、合作共赢、共商共享,是友好式全球化的核心诉求。自由、平等、公正,是人类的初始追求、永恒追求。虽然国家间的自由受到很大制约,而且帝国式、美西式的国家自由渐渐为人类所批评、为全球化秩序所矫正着,但公平公正一直是人类核心价值追求,也是全球化之核心价值追求。没有公平公正,就没有友好全球化秩序,甚至就没有真正的全球化。
当然,全球化秩序、国际秩序、世界秩序的公平公正不是绝对的,它是相对的、层递的、渐进的过程,它是冲突全球化与友好全球化纠结博弈融突的过程。我们不能因为反感冲突,就否定冲突全球化的客观积极一面;我们不能因为反对美西式殖民全球化、霸道霸权式全球化,就否定过去全球化秩序一定程度的公平公正性。
友好全球化肯定更能实现公平公正,但绝不是公平公正之顶峰。即使世界一体了,世界大同了,甚至国家消失了,公平公正之追求就终结了么?不可能的。只要人性贪欲自私还在,公平公正就是诉求。
中国友好式全球化,是生存优先、发展优先的全球化。这是友好式全球化的明智取向,这是中国快速崛起、快速复兴、快速全球化的成功经验。
当下世界特别是亚非拉国家、全球南方国家的生存处境、发展处境,与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很相似,他们要生存、要发展、要全球化,中国道路无疑是一个较好的参考借鉴。
当下正面临五百年雄风渐衰的美西,如果继续冲突全球化老路,如果继续霸道霸权之傲慢嚣张,如果不在国家转型上来一次大跨度改造,如果不把谋国人永恒福祉与谋世人共同福祉看作同一过程,步清末中国之灾难、之覆辙,不是不可能的。
这也就是说,与其说当下世界大争大变,不如说当下世界正处生存危机、发展危机之中,与改革开放启动时的中国很相似,是生存还是危亡,是稳定还是动乱,是和平还是战争,是发展还是落后,全在政治家一念之间,全在国家特别是大国强国一念之间。
反正中国是做出了明智正确的选择了——友好全球化,美西似乎正走向老路——冲突全球化,如果美西能在传承中大幅度修正,也许绝处逢生、逢新机,如果继续一条道走到黑,等待他们的肯定是衰退、危机、动乱甚至死亡。
如果再反思一下上个世纪美西和平演变战略下推动的人权优先、民主优先策略,美西是大得其益了,而且冷战后世界民主化潮流一度浩浩荡荡,大有全世界西式民主化之势。结果呢?发达的隶属美西体系的日韩等确实成功了,苏联分裂了,东欧剧变了,中国也差点西化美化,但南美乱了,非洲乱了,中东乱了,亚洲乱了,为啥?都被美西忽悠了,都被福山的历史终结论忽悠了。日韩之所以成功,是在美西经济扶助基础上的民主化,而且他们实现了东西文明的有机融合。亚非拉苏之所以失败,是因为生存问题发展问题没解决好,奢谈什么民主。中国之所以顶住了美西诱惑,稳住了阵脚,走出了生存优先、发展优先的独特道路,是因为生存危机、发展危机太急迫、太严峻,是因为邓小平公太沉着、太明智、太务实。
而且,当下中国在继续邓公思想的同时,又发展出全球发展倡议,这一把发展实质上升到全球化高度,且已开启着风生水起的一带一路实践了。
中国友好式全球化,是综合安全、共同安全、公共安全的全球化。这是友好式全球化的保障。由于非传统安全日益上升成与传统安全并驾齐驱甚至大有超越传统安全之势,综合安全无疑成了人类特别是国家安全主流主导了。虽然美西企图重拾传统安全大棒,中国也在加速追赶传统安全保障力量步伐,但安全的综合力量取向,已不可逆转。而且冷战以来,特别是冷战结束以来,美西尤其是美国在综合安全力量运用上是成效卓著的。但在共同安全、公共安全运用维护上,因其国家利益至上的偏狭,因其霸道霸权思维的傲慢,是大打折扣的,而且很多时候是假公济私、损人利私、毁公肥私。当下更是企图借其传统安全力量之优势,乱安全、乱全球化、乱世界,以扭衰为进,再续霸权。
中国显然不答应,世界显然不答应。中国坚定地选择了综合安全、共同安全、公共安全综合诉求的道路,坚定选择了中国安全与他国安全、与世界安全同呼吸共患难的道路,坚定选择了通过和平对话、谈判协商解决安全问题的道路。
并且中国高屋建瓴提倡全球安全倡议,这是超越单纯国家安全的高格安全诉求,至少已把中国国家安全置于全球安全的大局之下了,而不是美西的依然国家安全驾于全球安全之上。
中国友好式全球化,是命运与共、文明和谐的全球化。这是友好式全球化的主导目的。尽管冲突全球化与友好全球化方法有异,甚至尖锐对立,但他们最终殊途同归,都有一个共同的最终目的,那就是全球有机关联、互动、一体、和谐。这是地球做为一个星球的生态使然,也是人类生态的必然,也是国家生态的必然,国家由分生而冲突而交融而消亡,是必然趋势。全球化不过是推动这种必然趋势的一个方法而已、一个环节而已、一种表述而已。所以全球化不是目的,是非常接近人类命运与共、和谐一体的一个步骤、一种表达。或者说,全球化以国家为基础要素,同时又在不断消融国家化的独立、封闭、冲突要素。
美西试图重拾大纷争、大冲突、大动乱甚至大战争,而维护既得利益,重塑美西雄风,其实也是在以剧烈方式推动全球化,尽管冲突手段日益受限,日益不得人心。相反,中国的友好全球化,合作共赢全球化,共商共享全球化,文明和谐全球化,并非与美西冲突全球化的标新立异甚至赌气,而是全球化友好道路的必然趋向,而是人类善性善行压制主导恶性恶行的全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这光明前景,按照当下中国的高格倡议,便是全球文明倡议,也就是说全球全世界,应主导在人类文明的旗帜下和行、善行,而不是继续主导在野蛮冲突的旗帜下霸行、恶行。
2023、11、13-2024、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