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军解放阿夫迪夫卡的标志性军事意义
——神奇的泽连斯基“打卡诅咒”
2024-02-18
莫斯科当地时间2月17日,俄罗斯国防部发布声明称,“国防部长绍伊古长已向总统普京报告,俄军已完全控制位于顿涅茨克地区附近的乌军重要防御枢纽阿夫杰耶夫卡市”(1)。
一、俄军在阿夫迪夫卡的胜利对这场战争的军事意义
这首先意味着俄罗斯在对乌“特别军事行动”中取得的一个最新的标志性重大进展,并将对随后的战场态势继续向着有利于莫斯科的方向发展起到积极的重大影响。
不过,这次破城是否将成为俄乌战争的转折点还有待观察,因为尽管乌军防线已经四处漏风,毕竟乌东筑垒防御体系依然还算完整!
个人认为,解放阿夫迪夫卡对俄军于军事上的最大意义就在于这已经开始清晰地表明,此时的乌军已不再是开战初期那支战斗意志格外坚定,战斗精神昂扬亢奋的斯拉夫军队了。更重要的是这也初步表明,经过这两年浴火重生般残酷的战争洗礼,俄军在战争中不断学习战争,初步适应了区别于此前的那些“反恐战争”并重新学会了打仗,开始有了点儿在渡过了1943年前后最艰难时期之后,二战中后期的苏军的样子了!
尽管在这场为期四个多月的城市攻坚战役中起决定性作用是长期在自己家乡作战,与当面乌军有着血海深仇并且意志坚韧、愈挫弥坚、复仇心切,出身于原顿涅茨克人民军(DPR)的部队,尤其是其中的第114“东方”摩托化步兵旅和第1“斯拉维扬斯克”摩步旅。
而其中影响更为深远的可能则是,在阿夫迪夫卡战线崩溃、士兵溃逃背后,反映出来的这部分乌军部队士气急剧下降、战争意志几近崩溃,尤其是丢弃伤兵、遗弃阵亡战友的尸体——“最勇敢的是那些死去的人”(2)这一崭新的战场现实。一般而言,如果一支军队出现这种情况,其实际的真实战斗力及其结局,也就可想而知了!
当然,基辅也一定会想尽办法力争尽快解决这个致命性问题。
然而,面对大量尸体、面对指挥官通过无线电下达不要带着伤员撤离的命令(3),更重要的是在这场“为了直接落入他们口袋的‘大钱’战斗,(并且)只针对平民”(4)的战争中看不到任何取胜希望的情况下,谁还能有什么回天之力?
也因此,乘势而上是俄军目前的不二选择!
尽管作者此前在《初析新的一年俄乌冲突的战场走势》中提到的“其中的最大战机就可能出现在乌军在乌东筑垒地带防御体系发生崩溃前后的某个特定时期”尚未到来。然而,事态发展的方向已经清晰地表明,这个时刻即将越来越快地展现在人们的面前,并且还可能以我们史料未及的方式突然降临!
阿夫迪夫卡战役的俄军指挥官是在2022年曾指挥攻克马里乌波尔并在战场上身负重伤的时任南部集群第8集团军司令、现任中央军区司令兼中部集群司令安德烈·莫尔德维切夫上将。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啊!此战之后,现年48岁的安德烈将军在继涉嫌“瓦格纳事件”的苏罗维罗大将之后,必将成为俄罗斯军界正在冉冉升起的一颗耀眼的希望之星。
身先士卒、敢于牺牲的将军率领的军队,是一定能够并将最终战胜那些将领躲在后方、中高级军官难上前线的对手的!
乌军在此地的战役指挥机构是东方作战司令部所属但并未设在城内的“塔夫里亚”战略集团司令部,司令是塔尔纳夫斯基准将。
有网友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凡是泽连斯基在前线打过卡的地方,随后很快就会被俄军攻占,前后时间差大约三个月。从利西昌斯克、巴赫穆特到今天的阿夫迪夫卡,我将之称为神奇的泽连斯基“打卡诅咒”现象。那么,此前不久他到过的罗博季涅会不会也将这样?!
有乌军方人士称,“阿夫杰耶夫卡的战斗比本阶段战争(相对于‘特别军事行动’爆发之前的第一次乌东冲突)中最激烈的巴赫穆特绞肉机战斗要残酷许多倍”(5)。看来在俄空天军持续密集投下的大当量滑翔航弹面前,没有几个前线乌军的神经能顶得住!
此前,由曾在马里乌波尔被全成建制歼灭的前乌克兰纳粹化极端组织“亚速营”残部重建起来的现乌军陆军第3突击旅的副旅长库德里亚绍夫,就曾躲在阿夫迪夫卡焦化厂的地下工事里对外声称,“在过去60小时内,俄空军向阿夫迪夫卡及其周边地区发射了250枚500公斤和1500公斤级的滑翔制导炸弹,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温压弹。亚速旅所在的焦化厂被温压弹命中,导致燃油罐燃起大火,几乎整个焦化厂内部都被有毒烟雾覆盖”(6)。
这个旅是最新增援到这里并被瑟尔斯基寄予厚望,被视为目前乌军中战斗力最强的部队之一:在此时所有的乌军旅级建制中兵员充足率最高,为其他部队“体量”的两三倍。辖有第1、第2突击营,第1、第2机械化营,坦克营,还编入了一个在目前乌军旅级单位中罕见的四营制旅属炮兵团(包括两个炮兵营、一个火箭炮营和一个反坦克炮营)。此外,该旅还配有大量无人机分队及其他特种支援分队(7)。
乌军第3突击旅在战场上有两个鲜明的特征,一是能够娴熟地使用无人机有效配合小分队的行动,二是即时发布大量的战场视频。在这一点上,颇得此前被编入国民近卫军的俄车臣民族部队的真传。
既然这是乌军的重点部队,当然就会被重点“关照”,尤其是对其中那些充斥着浓郁纳粹气息的乌克兰民族主义分子的部队。在红利曼,去年其中的第12突击旅就曾被俄中部集群“打残”过两次。
这次被当成督战队兼作突击队使用的这个第3突击旅,非但没能救出被围在城内的自家兄弟,就连自己也差点全都赔了进去。在开进阿夫迪夫卡之前,自13日开始就在集结地谢利多沃被俄军“伊斯坎德尔”导弹多轮精准攻击中,被直接炸掉了据说一个半营上千人(8)。
长期留意这场战争的人们,此时可能大都有种共同的感觉:这次乌军在阿夫迪夫卡防御战末期的“崩盘”来得如此之快,几乎完全超出所有人的想象,也就发生在2月15日前后的数天之内。
到16日,俄罗斯军事记者安德烈·鲁登科已在“电报”频道上宣布,俄军距离最终合围阿夫季夫卡只剩下2.32公里(9)。
随着俄军突入位于此地乌军南北结合部位置的阿城中部城区,经过在市内立交桥、汽车总站附近的激烈战斗,乘胜占领毗邻城区西缘的工业大道,将南北两翼及城东乌军的主补给线彻底切断,进而撕裂包围圈内的乌军与城北焦化厂堡垒及外围城西地域的联系,随后城内守军随即开始出现全面性溃逃,基本失去了有组织的抵抗。先后放弃北翼防线的蓝湖采石场、东面林区、以及更东侧的顿涅茨克过滤站(城市净水设施),南翼的泽尼特、前防空营基地,直到城南中心城区包括希米克微(阿城第九区)高层建筑区、甚至焦化厂堡垒区的阵地。
从出现全面崩溃,到克里姆林宫宣布解放这个作为“乌军重要防御枢纽”的城市,也就三天时间。
我判断,在本月8号才挂帅的乌军新任总司令瑟尔取基于17日凌晨下达撤退命令之前,阿夫迪夫卡城内的乌军就已经出现了程度不一的崩溃迹象,而这个命令更进一步加剧了战场的极度混乱状况。
因此,这不过只是对当时乌军战场现实的一个事后默认!
尽管这个早先向全世界公布的书面命令(10)讲得是如何的冠冕堂皇,不过只是让一票儿观众,再次看到在2022年马里乌波尔亚速钢铁厂数千守军宣布投降之际,基辅类似闹剧的重演。
这时,我们已经很难看到在战争初期、在马里乌波尔、在北顿涅茨克、在阿尔莫乔夫斯克时期,那支士气高昂、作战顽强的乌军的影子。经历过这两年莫斯科拥有绝对火力优势的地面炮战,在综合国力方面具有无庸置疑更强战争潜力的这场新型欧洲战争中,这支由老兵组成的军士队伍早已伤残殆尽,部队脊梁一次又一次被打断的军队,已经很能重现过去的“荣耀”了!
这从那个此时被称为乌军最精锐的第3突击旅,在进入焦化厂之后即坚决拒绝再进一步的“网红”宣示即可见一斑(11)。
现在,已到了俄军在城内到处“插旗”的时刻!
就在2月17日当天,第114摩步旅在焦化厂东部高层建筑插旗,第35摩步旅在城区中央火车站插旗,第55摩步旅在城区中部纪念碑插旗,第74摩步旅在蓝湖南岸插旗,近卫坦克第90师在城区市政大楼插旗,……(12)
当前,俄中部集群司令部在尽快肃清包括焦化厂在内的城内数千乌军残部的同时,将面临着如下战役发展方向的挑战:
(甲)将战线向阿夫迪夫卡以西推进到尽可能远一些的位置,从而巩固对城市的有效控制。
(乙)乘势向南与进攻马林卡地区格奥尔基耶夫卡战术方向的俄军联成一片,为攻打库拉霍沃做好准备;并向更南处支援正在波贝达、新梅哈伊利夫卡地区麈战的友邻部队。
(丙)向北改善当前俄军在阿特木斯克南翼态势,为兵锋直指红军城、甚至康斯坦丁诺夫卡作好前期准备。
也许,在肃清城区残敌之后,俄军统帅部有必要安排在此流过太多的血的顿涅茨克人民军部队很好休整一段时间,帮助其尽快恢复元气。因为,这同时也是在解放前苏联时期划定的顿涅茨克州行政边境剩余四成领土(42.78%)之后,进行本地治理的基本依靠力量。
这其实也在提醒克里姆林宫,目前战争还是主要集中在乌克兰境内的传统俄裔地区,需要形成真正有利于自己的群众基础!从那位被俄军帮助撤离市内“看到俄罗斯国旗我就哭了”(13)阿城居民的真挚情感中,我们就能深刻体会到这一点。
此时,俄军最高统帅部可能面临这样的两个战略选择:
(甲)是继续在北线前苏顿涅茨克州行政边境范围的红利曼、顿涅茨克、南顿涅茨克三个战略方向上发起以“解放顿巴斯”为初衷,即对当面以顿涅茨克岭高地带及位于其西侧的斯拉维扬斯克-克拉马托尔斯克-康斯坦丁诺夫卡,包括东侧背的谢韦尔斯克地区的向心突击与随后的城市攻坚作战;
(乙)还是在南线扎波罗热、南顿涅茨克两个战略方向地区同时向北、向西地区发起进攻,以实现拓展并进一步巩固“克里米亚陆桥走廊”战略目标。
(一)如果选择甲案 可以在此时原乌东筑垒地带防御体系已经大为“松动”之际,一鼓作气,乘势而上,说不定还将有一个大的斩获;至少也可以不给乌军调整部署的喘息机会,并为随后的春夏攻势提供更好的前进阵地。在此的主要问题,可能就是即将降临的乌克兰平原“翻浆期”对大规模军事行动的天然制约。
(二)如果选择乙案 战略意义可能更大,因为这将极大压缩乌军战略空间,抑制进而极大削弱其支撑继续战争的战略补给线,并进逼其位于第聂伯河曲部的战争后勤枢纽,从而将战争逐步推向乌控区,同时减轻南部国境线本土居民的安全压力。
其中最大的问题,可能是战线延长后对后备部队的数量与质量提出的新要求,还包括在此地域乌军已建防线的坚固程度。
这就涉及到战略权衡与如何处理好各战略方向间的协调问题。
估计俄罗斯最高统帅部可能在南北两个战场同时动手,规模不会太大,也不一定要在短时间内就取得多大的显著进展,而是在此敌人信心开始动摇之际,通过一系列主动灵活的出击调动乌军,并在此过程中窥探其虚实,从而为春夏作战选择适当正确的战略突破口。
既然这是俄罗斯对决北约的一场欧洲战争,那么再让我们来看看基辅背后的欧美金主在此之前的一些动态。
在一月欧盟紧急峰会上,这个“27国集团”通过了为期四年,总额500亿欧元的对乌援助议案并等待欧洲议会的最后批准。也就是一年125亿,每个月平均不到10.42亿,这大致也就是乌克兰的月平均国家财政支出额——看来基辅又能撑一阵子了!
就在这两天,泽连斯基连续出访柏林和巴黎,分别同两国政府签订了根据“乌克兰和七国集团(G7)成员于去年7月通过的联合声明框架”、为期10年的所谓双边安全协议,同时德法两国政府分别承诺将提供的价值11亿、30亿欧元的军事援助(14)。其中,朔尔茨给的是军火而马克龙除提供军火外可能还再给点钱。
而伦敦在更早些的时候,就已经这样干了。
而拜登政府早就允诺的600亿美元额外援助,虽在参院得到放行但在众院似乎还有些问题,当然这可能只是在走程序。奉行援乌“政治正确”的华盛顿政坛在解决了内部政治纠纷后,最终还是会给这笔钱的。因为其中的大头,其实是对美国军工综合体的额外“补贴”!
由此可见,进入21世纪后的西方权责一直都在希望不断削弱俄罗斯,然而克里姆林宫又何尝又不是在持续消耗着“集体西方”呢?
江河日下但业已凶相毕露的这些昔日列强,如此下去终将迎来再难以支撑不下去的那一天!毕竟,所谓的“政治正确”,在国内选民日趋下降的生活水准面前是当不了饭吃的!
世上那有用本国纳税人的钱,去供养远在千里之外,甚至中间还隔着一个遥远的大西洋另外一个国家的整支军队、全体政府雇员和退休人员的道理!美国人在阿富汗就这样做过,可结果怎么样呢!
这样做能够持久,有丝毫的可持续性吗?
估且,基辅政府的每一个毛孔还都充斥着“腐败”的气息!
当然,冯德莱恩、斯托尔滕贝格们也可以通过宣扬这是乌克兰正在为欧洲“挡子弹”继续为自己张目!而泽连斯基政府则一直以这样的形象,毫无掩饰地向美国和欧盟国家伸手要钱要枪要炮弹的!
初稿写于2024年2月18日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