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四个月攒了34kg垃圾,直接在香港换了奖励!

最近政府的垃圾征费政策,让全港市民议论纷纷。

政策的初衷就是想鼓励市民从源头减废,共同为社会建设作出努力。

我们一家人都算是环保小先锋,进行环保回收已经差不多20年了。

500

环保3R

在此先科普一下环保3R。

这3R分别是Reduce(减少使用);Reuse(循环再用);Recycle(循环再造、回收)。

在Reduce方面,常见的就是把不用的灯关掉、不用即弃餐具、少喝瓶装水等。

在Reuse方面,常见的就是使用二手物品、使用环保袋等。

在Recycle方面,就是做各种回收,例如废纸、铝罐、塑料瓶等。

今天的文章,就主要分享我在Recycle方面的习惯。

现有的回收政策

早在1998年,环保保护署就开始在屋苑推广废物回收。

主要是设置三色分类回收桶,收集废纸、铝罐和塑料瓶。

对于我这些90后年轻人来说,“蓝废纸、黄铝罐、啡胶樽”的分类口号是朗朗上口。

500

到了2005年,环保署扩大了回收计划,并正式命名为“家居废物源头分类计划”。

陆陆续续增加了可回收物料的种类,包括电池、电灯泡、玻璃瓶等等。

直至2012年,全港已经有1940个屋苑和大厦报名参加这个计划。

这些年来,政府都有不少改变,例如在街上增加回收桶。

500

在屋苑也增设这种回收箱,回收包括CD光碟、碳粉匣和旧衣物等等。

500

近几年回收就更方便了,有这种厨余机:

500

也有这种智能回收桶:

500

这个就是“绿绿回收”,能够回收的种类就更多:

500

除了常见的废纸、铝罐和塑料之外,还可以收牛奶盒、小型电器等。

500

环保在我家

针对纸张、铝罐、塑料瓶、牛奶盒、玻璃瓶这些家中常见的垃圾,我们家有个专门的垃圾桶用来装这些东西。

每次都是找个袋子,在家中先做好分类。

放进家中回收桶之前,铝罐、塑料瓶、牛奶盒都会经过清洗和晾干。

牛奶盒就要多做一步,就是把它压扁以减少体积。

如果牛奶盒上面有塑料部分,就会把它剪下来,因为那部分是要分开处理的。

有些人觉得清洗很麻烦,但其实清洗只是多花1分钟。

平时洗碗的时候一并洗就好了,个人没感觉有多不便。

废纸的话,也会经过处理。例如,有钉子的纸张或者书就要先去钉。

500

有塑料成分的纸张,例如银行信封,那些我就会先剪去塑料部分,纸张的部分拿去回收。

500

其实种种处理手法都非常简单,“牺牲”玩手机的几分钟,就可以做好了。

在还没搬家之前,屋苑只有三色回收桶加一个玻璃瓶回收桶。

所以有些牛奶盒要专门拿过去附近商场的回收桶回收。

虽然要多花点时间拿过去,但在我能力范围之内的事情,我都会尽量去做。

最近搬家了,这里虽然有回收桶,但有一次我将洗衣液的瓶子扔进塑料回收桶里的时候,清洁姐姐说这个不能回收,不让我放进去。

那个时候我就想,可能前线员工对物品可否回收的定义也不是很清楚。

我担心我把瓶子放进去了,她也会拿出来,所以我就决定要把物品直接拿过去绿绿回收。

现在等家中的分类垃圾桶满了,我们就一次拿过去绿绿回收那里。

在绿绿回收里面,有几个专门的称用来称每次回收物品的重量。

重量会转化为积分,并可以用积分来换取生活用品。

500

经过几个月的努力,我在短短4个月已经回收了34.5kg的废弃物品。

500

虽然能换取的只是一包上海面,但说实话我做回收并不是为了礼物。

只是单纯想为保护地球出一分力。

500

个人感觉香港的回收方面仍有挺大进步空间。

而这不是单纯靠政府的努力,企业和市民也要一起努力。

其实政府和企业也可以多参考其他国家的政策。

还记得以前在英国旅游的时候,我发现麦当劳餐厅里面也有分类回收桶。

就是把饮料倒进去饮料垃圾桶,塑料杯就放在塑料回收桶。

可惜香港的餐厅普遍没有这种设施。

500

同时,推行环保政策也要一步一步来,让市民慢慢适应,而不是一刀切。

市民对环保的认知普遍不足,不知道物品是否属于可回收的物品。

例如玩具这种合成塑料是不可以回收的。

并且,对回收后制成的产品认识不够深入。

种种的不足都会对回收的成效带来负面的影响。

希望政府和企业能携手推动香港的环保发展,为保护地球出一分力!

如果大家想看更多关于环保小习惯的分享,也可以留言告诉我!

*图像影音来自网络和作者,本文版权归香港体验官所有,转载请联系香港体验官微信公众号(ID:ExperiencehkGPQ)。

-END-

关注我,就不会错过每一次在香港的体验:戳这里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