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英多次空袭也门胡塞武装目标,需警惕红海局势升级影响国际安全形势

自美国和英国在2024年1月12日开始对也门胡塞武装开展空袭后,激起了胡塞武装的报复行动,在1月15日、17日,胡塞武装二次袭击美国货船。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美国国防部最近给针对胡塞武装的行动起了名字,命名为“波塞冬弓箭手行动”,此举意味着,美英两国和胡塞武装的军事冲突,正在螺旋升级、愈演愈烈,有可能成为新一轮中东“全面战争”的序幕,进而破坏国际安全形势。

        一、冲突外溢,西方恐怖主义抬头,海外当地华人风险威胁加剧。在巴以冲突外溢的背景下,与仇恨犯罪、恐怖主义、宗教极端主义相关的暴力事件在世界多地发生,当地华人较易成为犯罪团伙的侵害对象。据新京报2023年10月19日《枪击、持刀袭击和炸弹威胁接连发生,恐怖主义在西方多国重新抬头》,过去一周,在法国、比利时、美国、德国等多国,与仇恨犯罪和恐怖主义相关的暴力事件接连发生。两名瑞典球迷在比利时遭枪杀,一名法国教师和一名美国儿童分别遭持刀袭击遇害,法国凡尔赛宫一周内因炸弹威胁紧急疏散了三次。据中国青年报2023年12月21日《巴以冲突加剧仇恨犯罪 欧美面临“巨大恐袭风险”》,自巴以冲突爆发以来,全美已发生多起“反犹”和“反阿拉伯”的暴力事件。美国反诽谤联盟 (ADL) 记录了冲突前两周反犹主义骚扰、破坏和袭击案件数量,达到312起,比去年同期增加了近5倍。同时,美国伊斯兰关系委员会也收到了774起投诉,是去年同期总数的3倍多。据网易新闻2023年9月4日《海外中国公民的安全风险现状》,2022年6月,尼日利亚尼日尔州一中资矿企遭武装匪徒袭击,四名中国员工被绑架。2022年4月26日,巴基斯坦卡拉奇大学孔子学院班车在校内遭遇自杀式炸弹袭击,三名中国公民遇难。2023年8月13日,巴基斯坦瓜达尔港一支护送中方工程师的车队遭到袭击。

        二、为应付美英攻势,胡塞武装可能对航道管控升级,进一步切断红海航运,最终中国航运遭受影响。红海航道作为连接亚洲和欧洲的重要航运通道,与苏伊士运河共同构成“欧亚水上通道”,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水道之一,全球近12%的贸易都要经过这里。但由于2023年12月中旬胡塞武装连续袭击红海水域船只事件,全球多家航运巨头宣布避开红海航线,被迫绕道非洲南端的好望角,导致亚欧航运船舶周转效率下降,运力短期内出现了紧张的情况。另一方面,欧洲、地中海航线运价上涨、运力紧张的局势波及北美航线,加上巴拿马运河水位偏低,通行效率下降,北美航线运价也随之上涨。据澎湃新闻2023年12月18日《独家|中远海运、东方海外等已通知暂停红海航线货物接载》,受国际形势影响,中远海运(COSCO),东方海外(OOCL)以及长荣海运(EMC)已经口头通知暂停红海航线货物的接载。ONE海洋网联船务,目前也口头通知暂停红海航线的货物接载。;据北京日报客户端2024年1月19日发布的《上海航运交易所:上海出口至欧洲航线运价上涨超300%》,上海航运交易所最新发布的1月12日上海出口至欧洲、地中海航线基本港市场运价为每标箱3103美元和4037美元,较2023年11月17日前分别上涨338.9%和252.0%。

        三、冲突加剧,红海地区战争存在扩大风险,需警惕区域纠纷升级导致世界性战争出现。自2023年10月巴以冲突发生后,中东局势愈发紧张,也影响这全球合作和安全的形成。地区内部的持续冲突以及不同势力的角逐,使得许多国家陷入动荡与混乱之中,从一个哈马斯与以色列的战争,到现在美英和胡塞武装的冲突,冲突不断外溢,逐渐演变成了一场涉及中东、欧、美多地区和力量的多方战争。同时,冲突导致战争地区产生更多难民并向周边国家、欧洲涌入,加剧被涌入国家的不稳定,一旦局势进一步恶化得不到控制,可能会扩大战争规模,导致更多国家被卷入其中,甚至引发世界大战。据中国军网2024年1月25日《从新一轮巴以冲突看中东格局之变》,也门、黎巴嫩、叙利亚和伊拉克的武装组织纷纷介入巴以冲突。其中,也门胡塞武装频频在红海袭击与以色列和美国相关联的船只,以此表示对巴勒斯坦的支持。黎巴嫩真主党在黎以边境地区与以色列交火不断,多次向以色列发射火箭弹,还出动无人机袭击以军北方司令部。伊拉克武装组织也对以色列境内多次发动袭击,甚至宣称使用巡航导弹打击了以色列的重要港口城市海法。在叙利亚,武装组织还对美军基地发起袭击。据观察者网2023年10月14日《加沙超42万人流离失所,欧盟警惕中东难民》,持续升级的巴以冲突,已造成超过42万加沙居民流离失所。当地时间10月13日,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接受美联社(AP)采访时警告称,欧洲可能会被新一轮巴以冲突波及,因为这场冲突可能将导致更多的中东难民涌入欧洲,不仅会引发反移民人士的抗议,还将加剧欧洲巴勒斯坦和以色列支持者之间的紧张关系。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