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花》:“繁花落尽”还是“繁花似锦”?

转自公众号“张显显”(id:Xkanfang)

2024开年大戏,《繁花》落幕。

原著金宇澄的《繁花》是“繁花落尽”,打上王家卫标签的《繁花》,是“繁花似锦”。

原著的底色是悲凉,是世情,是上海的清明上河图,是落得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剧版是女性独立,自我觉醒,我是我自己的码头。

不能说哪里不对,只能说毫无关系。

我们看到的剧版《繁花》的创作里面,大概有三股力量在拉扯。金老爷子的《繁花》是市井气息的,自下而上表现了60年代、90年代上海市民的生活,里面有大量不那么光鲜体面的元素,在剧中主要以关键时刻的旁白出场;王家卫是精英视角,试图自上而下表现“时代”,拉来外贸、股市、地产做大旗,但本质上他还是擅长于拍男男女女、小资情调、暧昧缱绻、纸醉金迷,在剧中体现为一种“形式的力量”,以唯美画面,在光影交错间现身;而第三股力量,极好地迎合了当下市场,那就是“女性自立”。也就是说,故事的内核不是金宇澄的,也不是王家卫的,而是属于编剧秦雯的。秦雯何许人也?80后上海女编剧。代表作《我的前半生》、《流金岁月》。喜欢改编亦舒的小说。于是,一部本来应该走《红楼梦》、《围城》路子的小说,如今变成了《花样年华》和《我的前半生》的结合体。

比如说,玲子这个人物,看着总觉得似曾相识。哪里相识呢?一开场,马伊琍的身上总穿得五颜六色,咋咋呼呼,又嗲又作,和宝总的交流全是高八度的吵吵嚷嚷。再到后期,自我觉醒,意识到不能再依附男性,换了一身白色厨师装,神色隐忍,说话腔调也沉稳得多。活脱就是《我的前半生》里的“子君”的路数。

而汪小姐这个人物,在原著当中和宝总一点没有暧昧关系。可以理解成剧版新创设的人物。汪小姐人设实在过于完美,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到哪里都是“团宠”。主角光芒太过耀眼。全剧播完,“宝玲党”和“宝珠党”吵得不可开交,都在猜测谁是宝总最爱的女人,谁是宝总的官配,哪对cp最终he。如果是从原著的路径来,那肯定是全员be,差一分一厘,全是空门;但按剧版的尿性,秉持的还是大团圆的传统套路,人物都要有成长线,要有落地的结局。如果宝总最后非要组cp,个人觉得只能是汪明珠。线索布得太多太密,比如说,汪小姐最后和魏总的切割。如果说汪小姐的官配是魏总,那拍到唐嫣娇羞一笑,“拐伐特了”(“甩不掉了”),这条线就可以收尾了。但在这之后,剧版花了相当长的一段篇幅,专门拍汪小姐拒绝魏总,说清楚了两人只有工作关系,否则明珠公司就要散了。这显然是为导演组的私心铺路。

再有,剧尾五年之约,宝珠两人都赴了这场新年之约。汪小姐曾经说在自己单位门口等。结果阿宝赴错了地点,阿宝在原单位等,然后汪小姐其实在浦东新单位门口等。两人隔了条黄浦江一起看烟花。然后镜头一切,阿宝说“后来我才知道……”,后来怎么知道的?只能是两人见了面后才说开了。烟花散去,汪小姐这边,有一个向下俯视,最后从惊诧到欣慰开怀的笑容,似乎等到了想等的人,虽然没有明确拍出两人重逢,但暗示已经相当到位。

另外,起着全剧旁白作用的报亭小哥景秀,从头到尾就是汪小姐的死忠粉,最后那句——“汪小姐,你在我心中,从来都不是过客”——基本上就是导演团的心声了。

500

剧版最出彩的,其实反倒是一些配角。

个人觉得卢美琳这个角色,塑造得非常成功。这个彪悍、凶狠的黄河路老板娘,每次出场都是嘶吼状态。放在别的剧中,那妥妥就是衬托主角的背景板。但《繁花》对卢美琳的刻画可圈可点。卢美琳其实是在无意识中实践真正的“女性独立”,独自一人撑起金美林饭店,金美林的交易额是可以稳坐黄河路第二把交椅的。如果不是深圳来的李李横空出世,她还预备盘下金凤凰店面,那就是黄河路上毫无疑问的“一姐”。但这样一个女性,却有着一个彻头彻尾的废柴老公。这个废柴老公,对其事业、家庭的贡献,不是零,而是负无穷。因为他好赌,还搞小三,最后和小三一起,把金美林抵押了去炒股,债主找上门来,结果他躲了起来,让老婆冲到前头扛事。最后一脚踏空,死了。

这种老公,要他何用?看客扼腕,认为卢美琳没有及时离婚,实在昏庸。未能及时切割的后果必然是一步错,步步错。但我们要知道,卢美琳思想上是个相当传统的女性,她给自己的饭店取名叫“金美林”——冠了个他老公“金老板”的姓氏,就是给外界一种态度:哪怕这个老公是个废柴小白脸,是个赌棍,但她美琳还是有个依靠的。

有人说,卢美琳不是有个老相好吗,杜红根,黄河路保卫战的时候,最后时刻帮着美琳,大闹至真园,气焰嚣张,看上去派头十足。结果呢?被爷叔事先准备好的三十万的借条打退了,垂头丧气回去了,转头还教卢美琳做人,说要“面子、面子”。一个黑社会老大,看上去前呼后拥,小弟一群,其实连30万借款也要拖欠多年,关键时刻被人捏做把柄,一记头打回原形。杜红根这个黑社会,是个很穷的黑社会,是个空心萝卜,外强中干。除了纯爱战士,也实在找不出什么其他优点了。

所以,卢美琳看似有两个依靠,但其实一个都靠不住。她和杜红根吵架的时候,也有类似“需要你的时候你在哪里”的质问。卢美琳的唯一一次软弱破防,是在冲动打了宝总耳光之后,震惊、惊诧、眼泪在眼眶里打转。转头又看到旁边的废柴老公,流露出了不甘、委屈、羡慕、悲哀的眼神——宝总这样的人物,为了汪小姐可以当众吃耳光,而自己的废柴老公,被打了还要老婆替他出头,虚弱躺倒,边哼哼唧唧,一旁是小三的虚情假意,惺惺作态。真的悲哀。

最后,卢美琳败走黄河路,与杜红根开车离开,一回眸,无尽的辛酸,一生何求。这个离场的结局,卢美琳的饰演者范湉湉曾说,王家卫要求她倚靠在杜红根的肩膀上,或者牵一下手也好,但她拒绝了,说卢美琳从来没有低过头,最后一刻也不可能低头。

卢美琳是真的没有任何码头,她才是自己的码头。

500

另一个塑造得极其出彩的角色是梅萍。

同样也是一个没有任何码头的人。

梅萍早期出场,每一次都是与汪小姐做对比。汪小姐风头出尽,她却无人问津。几次暗搓搓发狠的表情,都暗示了她日后肯定要搞事情。果然,出于嫉妒心理,举报了汪小姐。这个人物,我本来以为,就是个纯纯的反派工具人,到这里就完成任务了。没想到,连这样的角色也有着非常完整的叙事线索。

梅萍其实没有什么嫉妒汪小姐的资格。汪小姐的背景,是全面开挂的。自己的爸爸礼拜头,是27号的老员工,女承父业,根正苗红;顶头上司是自己的师父,属于领导嫡系;人长得高挑漂亮,又活泼开朗,阳光大方;识于微时的客户,后来长成了叱咤风云的宝总,排骨年糕,长期合作,情意颇深。

梅萍有什么呢?什么也没有。汪小姐于她,是全方位碾压级的存在。一般来讲,人只会嫉妒比自己稍微好一点点的身边人。对于和自己差距太大的人,但凡脑子拎得清一点,是不会产生嫉妒心理的。

我们看客,一般都喜欢带入主角,同情汪小姐,憎恶梅萍。但其实就原始出场设定来讲,我们大多数人都是梅萍。没有背景,没有能力,相貌平庸,性格也不那么讨喜,偶尔有大运撞来,还被关系户抢了功劳。

梅萍为啥会恨?因为几乎没有人正视过她。魏总,几次见到她都问“你是哪位”,后期更是尖酸刻薄,对她极尽讥讽之事;宝总,没有对她说过完整的一句话;爷叔,她自认为是可以拜师拉拢的,哪知后来她一离开27号,爷叔立马翻脸,她终于认清其本质是“有事有人,无事无人”;汪小姐是真朋友吗,倒也未必,在梅萍眼里,汪高调又张扬,经常炫耀,真正的朋友,不应当略微顾及一下对方的感受吗,尤其三羊这个机会原本是落在梅萍手里,你们吃肉,也该让其他人喝点汤啊。唯一一个真心提点、帮助过梅萍的,只有范总。因为三羊的单子,范总始终对梅萍有些歉意。一次提出,要介绍一些小单子给梅萍做,梅萍拒绝,说27号里只有第一名和其他,看不上小单子。另一次是在举报事件之后,范总提醒她,大家都对她有意见,要她注意人缘,结果梅萍说,现在指标在她手里,应该是别人和她搞好关系。

那么梅萍这个人物逻辑就完全可以立起来了。一则,梅萍的悲剧和她个人脱不了干系,这是个非常拎不清的人,前期看不清自己手里的牌,心比天高,一心要争第一,但个人背景、个人能力都很一般,不知道拿什么去争,只能动些歪门邪道的心思;二则,识人识事方面,不是太复杂,反而是太简单,太轻信,因为受到的冷落太多,所以爷叔稍微对她温和一点,她马上全盘相信,让她改头换面,她就做头发、买衣服,让她去主动争取科长的位置,她就真的傻呵呵急不可耐地去问金科长啥时候下线腾位置,到了最后,认清了自己当科长无望,又急吼吼地跟随汪小姐的步伐,下海做外贸,没有一丁点的定见与判断。

但是梅萍有一句话说得非常到位,和爷叔、宝总摊牌后,她对宝总说,汪小姐这种人的存在,对她本身就是一种伤害。

上升的通道如此之窄,走得了汪小姐,就走不了梅萍们。更何况,这条通道,怎么看怎么像是给汪小姐专门设计的。

所以,梅萍们的悲剧又是宿命的,是非常可悲的。

500

同样令人感慨动容的,还有敏敏、露丝和小江西的人生走向。

三个小姑娘都是外来务工,一起来到黄河路。露丝沉稳有加,早早当上了领班。敏敏和小江西其实起点是一样的。敏敏在至真园,以领口低、坐大腿来赚取小费。小江西在金美林,以两声“宝贝”换取了金老板的金项链。但之后,两人的走向彻底发生了逆转。敏敏得到了老板娘的信任,用脑子,而不是用扣子赚钱。后来当了领班,又跟着李李,赚取了第一桶金,买了车。小江西则在被老板娘封杀后,不得不通过下三滥的手段扳回一局,重回金美林,之后又跟金老板不清不楚,直到抵押金美林换取自己做老板娘的美梦,最后在股票市场做了韭菜,一朝梦碎,但依然死不悔改。

如果三人结局到小江西出走黄河路结束,是非常令人唏嘘的。相似的起点,截然不同的人生路,这其中,有际遇运气的不同,有识人眼光的高下,也有个人性格、行事逻辑、底线高低的区别,但大抵还是命运之手的捉弄。

但剧版为了大团圆,居然让此三人一起开店,一起当上了老板娘。这是属于为了实现女性独立、“繁花似锦”,而强行降智的结局。在目睹了小江西的狠毒行径后,另两人还能与其一起合作,实在不能理解。女性独立也是有门槛的。不是只要喊一句“我们为什么要当配角”、“我们也可以是人生的主角”,就可以升华美化的。

剧版《繁花》结尾,同样留了一个光明的尾巴。宝总在股票市场铩羽而归,然而加入了开发浦东的大军。在一片金黄的土地上,再一次踏准了时代的步伐。“唯有土地与明日同在”,这是雪芝最喜欢的《飘》里的句子。所以,宝总一早就有布局,他的白月光让他借的那本书,才是他最终的逃生通道。

Land is the only thing in the the world worth working for, worth fighting for, worth dying for. Because it's the only thing that lasts.

500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