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吁创立新时代的现代经济学

目前,世界上的经济学,通常分为两大主流经济学。一种是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政治经济学,另一种是以边际效用为基础的西方经济学。中国改革开放前的主流是政治经济学,改革开放后在学术界以西方经济学为主流。这两种经济学都有其巨大的历史局限性。正是由于科学性的不足和它们的局限性,才导致中国不得不“摸着石头过河”。邓小平提出的“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的伟大判断,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生产力的发展,才有了中国几十年的飞速发展。它们都为今天创立新时代的现代经济学,创造了条件。

要创立新时代的经济学,首先要明确的就是,经济学的理论基石是什么?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石是剩余价值学说。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基石是边际效用学说。严格意义上来说,它们还都不是真正的经济学。原因就在于它们都没有揭示出科学的价值增值的来源,使得经济学构建在尚不牢固的基础之上。创立新时代的现代经济学,既是科学本身发展的迫切需要,更是当今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要创立新时代的现代经济学,首先需要创新地构建现代经济学的理论基石:财富究竟来源于哪里?

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其实已经发现了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价值增值,并把它归结于、表述为来源于剩余劳动。当时那个历史时期,“第三次浪潮”还没有到来,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分析经济现象的工具远没有今天强大,把价值增值归结于来源于剩余劳动,已经属于最高判断。不能奢求当时的人们可以使用“信息”、“系统”这些概念来描述、来分析当时的经济现象。西方经济学,从需求的视角把它归结于边际效用,也没有能够真正发现价值增值的来源。“第三次浪潮”到来后,诞生了以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和耗散结构论、协同论、突变论等学科为代表的现代方法论性质的科学,并催生了电子计算机、原子弹、人造卫星等许多重大科技成果,今天仍然在催生人工智能、量子计算机的发展并将更快地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在经济学、在社会科学领域,这些方法论性质的科学,同样有能力催生出许多新概念、新理论、新方法、新学科。笔者在《信息创造价值(系统论与财富)》一文中提出的“价值增值来源于信息”的结论,就是通过运用这些方法论性质的科学的方法与原理分析经济过程而得出的。它不仅可以证明邓小平的“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的伟大判断的正确性,同样也与习近平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一脉相承。它应当就是现代经济学的理论基石,并可将经济学向前极大地推进一步。

价值增值来源于信息,不仅更加精准地界定了价值增值的来源,更重要的是它使经济学与现代自然科学特别是物理学建立了紧密的关系。比特、熵等等,都是与信息密切相关的度量单位,它使得原来不好计量、不能计量的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剩余劳动时间、平均劳动时间等等发展为可计量的信息熵与比特,可以使用信息科学的一切成果来丰富与发展现代经济学,并且可能使得整个社会科学体系构建在一个更加科学的基础之上,更好地促进中国新时代经济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