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清楚一切来龙去脉,再看苹果造车

【本文由“Recluse.”推荐,来自《一周内两高管离职,苹果造车“遥遥无期”》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把这个事说清楚得翻一下历史。

苹果手机的成功是前些年(奥巴马时代),流行的中美国模式的典型案例,即美国的关键核心技术、资本和营销➕中国的供应链。当时苹果公司平均每周要买50张飞上海的机票,仅仅这一项成本一年要1.5亿美元,可见联系之紧密。而特斯拉的腾飞标志性事件是上海超级工厂,其体系也是对苹果自觉不自觉的模仿。但是,这个体系有个大问题,利润分配严重不公,美国公司占据了研发和品牌(销售),即微笑曲线最赚钱的两端,只给我们留下了利润最低的中间部分,我们想继续发展必须往两端走,有自己的品牌,自己的技术,而这是从根本上动美国蛋糕,必然会尖锐对抗。双方竞争的根本是美国先重建一个不依赖于我们生产能力的供应链,还是我们率先在品牌、核心技术领域实现突破。“军事是政治的延续,政治是经济的延续”,看现在的国际关系,不抓中美产业链竞争这个最核心矛盾,一切xx看国际的分析都是没意义的。

苹果的iphone3/4时代,我们的供应链整体技术水平在全世界属于低端,做苹果供应商还依赖对方,需要一点点提升,才能养出自己的品牌。差不多十年后,特斯拉走这个模式的时候,我们的供应链整体技术水平已经进入世界中端,规模和灵活性更是无人可及,部分零部件供应商在核心技术领域已经有突破,同时国内市场够大,国货崛起品牌影响力提升,风口更快出现。所以iphone过了大概七八年好日子,才面临华为的挑战,依靠美国政府不要脸出手,又压了几年,特斯拉的中国挑战者出现就快的多。

搞清楚一切来龙去脉,再看苹果造车,排除中国找不到合适的供应链,就这么简单。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