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党团召委战火刚息,单一召委制争议又起

  台湾地区第十一届「立法院」二月一日开议后,第一场「硬仗」是正副「立法院长」选举,目前的阵势是国民党的「韩江配」硬撼民进党的「游蔡配」,而民众党由于缺乏单独参选的实力,就意图以其「关键少数」来对蓝绿两党「待价而沽」。紧接着,就是国民党、民进党和民众党内部,选举党团「三长」——总召集人、干事长及书记长,及「立法院」八个常设委员会的总召集人的竞逐。

  民进党党团的总召,党团内部已经有共识,将仍然由「永远的总召」柯建铭出任总召。但已经连续七任的柯建铭,似乎已经疲倦,因而声称下一届不但不再担任总召,而且连「另外」也不再争取连任。因此,目前民进党党团没有总召之争,但四年后必然将会爆发。

  民众党党团总召的人选,表面看没有争持。但人们的主流看法是,在黄珊珊与黄国昌之间必有一争。当然,倘实现「蓝白合」,民众党以支持韩国瑜参选「立法院长」来换取国民党「礼让」黄国昌出任「立法院」副院长,黄珊珊就将笃定出任民众党党团总召。

  国民党党团的总召之争则充满戏剧性。党团内部在本月二十六日进行总召选举登记时,有赖士葆、傅昆萁两人登记参选,而且还争持得十分激烈。傅昆萁声称自己有地方首长经验且与民众党沟通顺畅,赖士葆则称以往「国会」抗争头破血流「没看到傅昆萁」,双方明争暗斗、互不相让。两人还私底下向国民党「立委」拉票,当然是「迭水」的傅昆萁展现了其「财雄势大」的优势,在一月十三日「立委」选举结果「出笼」时,傅昆萁就已经向每一位当选的国民党新科「立委」致送花篮。相对来说,赖士葆缺乏这般「实力」,但却仗恃自己是「战斗蓝」的口才及论述优势,大打「舆论战」,理论多多。

  但昨日却突然峰回路转,赖士葆透过脸书发文,声称得知有些党团成员面临「天人交战」的投票抉择,为不让大家痛苦投票,「在小我与大我、小爱与大爱之间,选择退出党团总召选举」,并喊话炮口必须一致对外,不要在内部找敌人。这就等于是他已经宣布退出国民党党团总召的选举。在国民党党团只剩下一位参选人之下,傅昆萁将成为第十一届「立法院」国民党党团的总召。

  一个多小时后,傅昆萁发出新闻稿感谢赖士葆的承让,并声称未来将持续监督即将执政十二年的民进党,让国民党团展现团结。同时也再度重申,将会致力于「国会改革」,接着提出「国会改革」的七大目标,同时也向民进党喊话:「昆萁带着战斧飞弹来了!」。

  因此,在「立法院」的两个主要的大党团之间,将会上演「花莲王」PK「万年总召」的好戏,让「吃瓜友」们看得眼花缭乱,直呼「过瘾」。

  其实,据一位国民党籍「立委」表示,直到前日赖士葆都还在拉票以及探询「立委」的意向,他自己也都有接到赖的电话。但有不少「立委」表示,「两大之间难为小」,希望双方好好协调,不要走到投票那一步。

  实际上,一方面,赖士葆在过去连续七届「立委」的历程中,都表现优异,与国民党籍「立委」都结下了深厚的战斗情谊,而其中有不少「老立委」在这次「二零二四」大选中获得连任,与赖士葆是「抬头不见低头见」的「沙煲兄弟」。但另一方面,在这次「二零二四」大选中,傅昆萁仗恃自己必然会当选,就腾出大部分精力及财力,奥援国民党籍的其他「区域立委」候选人,而这些受其恩泽的「区域立委」候选人,基本上都能够杀出重围而当选,因而欠下傅昆萁的一份情,而且还是「务实」的,同与赖士葆的「战友情谊」是属于「务虚」的相比,当然是向前者倾斜。 

  实际上,在国民党的三十九席「区域立委」中,具有地方派系势力背景者远多于「战斗蓝」。而十三席「不分区立委」,是由国民党主席朱立伦提名,而朱立伦与傅昆萁私交的甚笃,而且也希望能够运用傅昆萁的战力与民进党周旋,这也正是其不顾马英九和「战斗蓝」的反对,透过「同舟计划」让遭到判刑入狱的傅昆萁重返国民党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二零二四」大选中,朱立伦还曾声称,傅昆萁的资历极深,可以制衡民进党总召柯建铭。赖士葆在清点支持票数之后,发现自己没有必胜的把握。因而与其火车对撞,不如退一步海阔天空。

  ——按照国民党党团的规例规定,总召每年一任,由全体国民党籍「立委」亦即党团成员选举产生,连选得连任一次。因此,傅昆萁的总召任期,最多是两年。在其依规不能再争取连任后,赖士葆就可以「没有敌手」地接任两任共两年的国民党党团总召了。亦即是两人分享第十一届「立法院」国民党党团的总召,其实是「半斤八两」。不过,不排除在「立法院」第七会期亦即最后一年届期开始时,已经渡过了一年「冷河期」的傅昆萁,卷土重来参选总召,赖士葆可能仍然不是其对手。

  国民党党团总召的战火刚平息,「立法院」各常设委员会召委制度之争的炮声又起。民众党继日前提出四项承诺议题后,黄国昌昨日又抛出各委员会改为「单一召委制」。这让民进党团总召柯建铭极为恼火,批评黄国昌此举无非是要明助国民党,更直言「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黄国昌则回击柯,称「柯建铭是在打脸自己、还是在洗脸新潮流?」

  目前「立法院」的八个常设委员会,是实行「双召委制」,基本上每个委员会的两名召委,分别由民进党和国民党「共享」。但也有较为特殊之处,如在第十届「立法院」最后一个会期的召委选举中,国民党党团在社会福利及卫生环境委员会,自己不派人参选,而是礼让民众党的吴欣盈。这也可能是在「二零二四」大选中,吴欣盈没有与国民党交恶,甚至是在六位正副候选人中,唯一承认自己是中国人的原因之一。

  本来,民众党的「立委」多了三席,仍然有机会在委员会召委选举中与国民党「交易讲数」,但为何黄国昌却提出「单一召委制」?这既有可能是他「睇衰」在「立法院长」选举的「蓝白合」,倘此在召委选举中,国民党党团可能就不再「礼让」民众党,既然如此,就不如废除「双召委制」,来个「一拍两散」;也有可能是要继续复制「立法院长」选举的「关键少数」模式,成为蓝绿召委间的决胜票。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