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雕都督之故纸堆:正宗弘农杨氏
落雕都督之故纸堆:正宗弘农杨氏
弘农杨氏从汉朝就起家了,到了东汉末年杨彪还被董卓任命为太尉,看中的就是弘农杨氏的政治地位和影响力,杨彪他儿子就是杨修。等到八王之乱就爽了,弘农杨氏有的被打死了,有的跑路去南方了,有的改行去当兵了,有的继续干老本行(大地主),还能继续干老本行的就被视为正宗。
杨宽,字景仁,弘农华阴人,正宗弘农杨氏。杨宽的父亲老杨(杨钧)做的北魏的官儿。老杨自幼博学强识,成年后举秀才(这个不是考上的,是举荐的,而且得是高官举荐。比方说刘备就没被人举荐过,但后来刘备自己一路打拼混出头了,他就有资格举荐别人了:刘备举过袁绍的儿子袁熙为茂才。能被高官举荐的,只能是大地主集团——士族——的孩子,所以这种混圈子的事情中国人早就玩腻了),有了出身后,老杨拜大理平,转廷尉正。累迁,历洛阳令、左中郎将(军)、华州大中正、河南尹、廷尉卿、安北将军、七兵尚书、北道大行台、恒州刺史、怀朔镇将(军),卒于镇。赠侍中、司空公,追封临贞县伯,谥曰恭。前面这一大串官位不用细追究都是干嘛的,知道老杨的官做的很厉害、北魏朝廷很重视他就是了。
杨宽随魏孝武帝元修进关中,从龙有功,进爵华山郡公,以后有人提到杨宽就经常说“华山公宽”。不算权臣尔朱荣/宇文泰(宇文泰在这里按权臣来算,不算皇帝),杨宽先后侍奉了北魏孝庄帝(元子攸对杨宽有救命之恩)、孝武帝、西魏文帝、废帝(这个也可以不算数)、恭帝、北周节闵帝、明帝、武帝等共七位皇帝。不管哪个皇帝上位,杨宽的官都做得稳稳的,除去杨宽文武双全的本领外,起因就在于杨宽是的正宗弘农杨氏,获得大地主集团——士族——的支持非常重要。另一个例子,敦煌地区的大地主令狐延就曾率两千家族子弟参加西魏军,得到了宇文泰的高度评价。反过来,杨坚他爸杨忠,名义上也是弘农杨氏,但这个杨就不那么正宗了,纯靠军功立业,在地方上没啥影响,不在传统的大地主集团之内,导致杨忠的列传放在了周书而不是隋书里。。。
杨宽武能督军作战,文能治平地方,为官又清廉,在朝野广受称颂。但他跟柳庆不对付(估计是寒门出身的柳庆把长安的权贵们收拾得服服帖帖不敢滥用特权,让同为权贵的杨宽物伤其类?),想整柳庆一把,结果不但整人失败,还搞坏了自己晚年的名声。
杨宽有个族侄,叫杨敷,杨敷有个儿子叫杨素,杨素的儿子叫杨玄感,杨玄感有个好基友叫李密。
隋初,杨素从龙有功,荣极一时;隋末,杨玄感造反,兵败身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