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本科的近五年直接就业率,都不算高
【本文来自《复旦本科毕业生直接就业不到两成,超七成选择继续深造,以后这会成为常态吗?》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特意进到复旦大学的官网,查看了一下原始报告内容,发现这个新闻报道属于标题党。
复旦大学本科的近五年直接就业率,都不算高。2019年是19.5%,2020年是23.1%,2021年是25%,2022年是21.4%,2023年是18%。虽然2023年的数据,比往年略有偏低,但也算不上是断崖式下跌,让人看着有种“惊悚”的感觉。
由于2019年开始有疫情,我又往前查了三年,发现从2016年到2018年的直接就业率,也不算高。当然,之前的直接就业率确实要高一些,2023年的相比而言,确实低了一些。不过,总体还是在一个相对不算太大的区间范围之内,没有媒体所展现的巨大差异效果。
从这些数据图中可以看到,复旦大学最近8年的本科考研人数比例,一直在上升。2016年的时候,本科考研人数比例只有32%,但到了2023年的时候,这个数据达到了53.1%。而2016年的本科直接就业率是29%,但到了2023年的时候,这个数据降到了18%。
其实,如果你实事求是的去分析这些过往数据,也能看出本科就业难度在上升,相当一部分人跑去读研,推迟就业。但媒体非得要截取一部分片面数据,误导大家,我觉得不太好。
另外,上面只是本科的情况。由于很多人考了研,所以我还去看了复旦大学的整体就业率数据,在它的官网中也有。不过,在2022年的就业工作情况报告中,没有披露整体就业数据(2023年的报告还没出)。
所以,我截取了2021年的整体就业率数据。
从2021年的图表中可以看到,复旦大学在当年的本科、硕士、博士的整体就业情况,还是不错的。不过,在2022年的报告中,没有披露这个数据情况。
为什么不披露?我也不知道。我觉得这是媒体可以去采访的一个点。
可以问问复旦大学,为什么不披露2022年的整体就业数据?
当然,2023年的报告还没出,所以不知道报告内容是什么,也不知道会不会披露该整体就业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