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上能读书吗

在说到书店问题时,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现在都手机读书了,谁还去书店?

确实,很多人都在手机上读书,但读书与读书不一样。

读书有“品书”和“吃书”两种读法,差不多就是品名酒和喝可乐的差别吧。

不是什么书都值得“品”的,但值得细品的书像对待垃圾食品一样漫不经心地狼吞虎咽,也是一种糟蹋。

没有做过调查,猜测上去,大部分在手机上读的都是爽文、短文,过目即爽,爽过就忘。这样的文字,手机确实是最合适的,文过不留痕,既得到了即时愉悦,还不占地方,很多时候还是免费的。

其实,纸质书里,畅销书也差不多是这个待遇,被手机阅读替代天经地义。

但需要理解、消化、思考、升华的阅读,纸质书还是无可替代。想想为什么教辅书还是纸质为主就行了。这些书电子化不难,给孩子配一个阅读平板对很多家庭来说也不难,要说费眼睛,其实差不多。教科书、专业书也是一样

纸质书更有仪式感,在心态上就是“这要好好读、好好理解”的;可以来回翻阅、对比、回顾。看过纸质书的人都记得,哪一段内容在书的大概哪一段,一翻就不难找到。电子书可以检索,但要翻阅就难了。很多书看到时,多年后还能会回想到当年读书时的场景,具有更强的感受价值。电子书哪怕一直保留或者重新下载,也很难有这样的怀旧情结。

纯文字的用电子书不难,图文并茂的也可以,但电子书和大开本纸质彩印书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建筑、美术的书还就是需要大开本精印。这不是看细节的问题,电子书在细节放大方面做得更好,而是整体感受的差别。在手机上看就不是那回事。

更加极端的例子是手机上看图片和打印出来挂在墙上看,感受完全不同。更加极端一点,没人会因为手机上也能看到样子,就对进美术馆观摩实画、实雕嗤之以鼻。《心经》就是那么一段文字,但在西安碑林看到王羲之的原作,那是无可替代的感受;退而求其次,就是大幅精印的拓本或者书法画册。手机上看?别浪费那个时间了。

在电子化的时代,传统媒介实际上是在悄悄回来。国内看不出来,在欧美,商厦里经常有画店,销售大幅绘画和彩印,包括艺术照片。照片很多是历史名作,但绘画还真是手绘的。谈不上名作,但绝对是原创。艺术价值不好说,但大幅之后,绝对不是手机上看个样子就行的感受。国内这方面也会跟上来的。生活水平趋同后,心态也会趋同的。

即使是纯文字,在手机上读莎士比亚和捧着皮面精印《莎士比亚全集》,也绝对不是同一个感受。同样,手机上读《诗经》和线装竖排宣纸本读,也是完全不一样的,哪怕文字已经烂熟于胸。

还有旧书。即使是同样的文字,当年的第一版有特殊的韵味,这也是手机阅读不可能复现的。

今日中国是历史上人均文化程度最高的时代,没有之一。上下5000年,就没有过现在这么多的文化人。网上吵个架,都可能有人搬出《左传》、《尚书》、《资治通鉴》、《文心雕龙》来砸你。另一方面,也不需否认,大多数人为愉悦而读书的时候,还是以爽文为主。

这没有什么,并没有要求人人去啃大部头。现在的问题是走到另一个极端了,严肃书店几无生存空间。上海流动人口有2500万人,只有一个上海书城,还停业整修了,重开时变成什么样子谁也不知道。钟书阁、西西佛凤毛麟角散落几个,独立书店越来越罕见。即使读书人百里挑一,再去掉老人孩子,100个读书人能“养”一家小书铺子,上海也“应该”有大大小小1000+家书店?实际上可能只有100+?还不到?可能卖婚礼餐具茶具的店都更多!相信其他城市的情况好不了多少。

现在是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年代,吃穿用方面,只有想不到的,没有买不到的,包括实体店。但很多书刊除了网上,还真是没有实体店可以寻觅,二手书店更是几乎绝迹。

现在也是一个普遍焦虑的时代。很多人把幸福感与物质上的繁华、拥有相连,其实幸福感更加来自于心灵上的充实和安宁。

在物质上贫困和缺乏(包括自我认为的贫困和缺乏)中,容易以为物质上的拥有才是幸福,实际上不需要拥有那么多,不需要富可敌国,就会意识到拥有更多并不带来更多的幸福感。心灵上的富有才带来持久、稳定的幸福感。读书、思考、顿悟是关键。哪怕为了减少受骗上当,也需要多读书,长智慧。

没错,这就是“知足常乐”的道理,但认识到什么是“足”,是需要大智慧的。在某种意义上,宗教也是这样的作用。当然,读书一般更加入世,而不是出世。

这需要“品书”,“吃书”是不够的。

美好生活需要书店。书店不只是卖书的地方,而是卖充实感和安宁感的地方,就像茶馆卖的不是茶叶和热水,而是人情一样。

站务

  • 观网评论4月爆款文章↓

    4月初,美国财长耶伦访华,一时间“中国产能过剩论”被炒作起来,观察者网专栏作者陈经从“三个美国女人”的独特角度,阐释了中国产能包括新能源产能对世界经济的贡献,还对美国政......
  • 欢迎大家收看《这就是波音》

    有幸收到《这就是中国》节目组的邀请,和张维为老师以及主持人何婕一起做了期节目。而作为波音买办、中文互联网波音黑梗的创造者、737MAX的终结者、嘲笑北查尔斯顿工厂之人、最大......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