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面临的改革
2024 年面临的改革
2023年的确是令人难忘的一年,这一年俄乌战争炮火连天,以色列和哈马斯的战争打得血肉横飞。在中国,以许家印为代表的房地产企业雷声滚滚,丑闻不断,江西彩票站让彩民目瞪口呆,大A股市让2亿股民哭晕在厕所。
2024年重大改革势在必行!改革到了深水区,难度极大,对于不同利益团体而言,可能已经到了生死存亡阶段。
把话说得明晰一点:如果不改革,中国诞生10个许家印不成问题,一个许家印就能干掉中国86艘航母,如果有10个许家印出现,中国能拿得出860艘航母吗?
重大改革应该从已经得到的教训开始找对策,比如,2012年就有媒体反映许家印的恒大公司有财务造假行为,如果那时就加强对恒大公司的监管,恒大的问题就可以避免。遗憾的是,监管部门不但不去调查恒大的问题,反而惩罚有关媒体,帮助许家印把造假演出进行到底。
要改革的太多,应该根据轻重缓急,逐步推进,更重要的是,要权衡利害关系和可行性。
1. 按周小平的意见要加强意识形态管理。但如何判断哪种意识形态是正确的并没有解释清楚。 另一种观点是只要不越过法律红线,应该允许不同意见,允许畅所欲言,我可以有不同意见,但我捍卫你发表不同观点的权力。印度的“盲人摸象”故事说明了每人观察问题的角度不同,会有不同观点,只有汇集全部观点才能最终得出正确结论。
2. 反腐已经趋向于贪官越抓越多,贪腐金额越来越大,怎么办?有一种观点是设定红线:超过这一红线就判死刑。对于死刑能否震慑贪官,马克思似乎认为不行。他说 “有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绞首的危险”。大多数老百姓认为:贪官没有死刑,就是在纵容贪官。既然贪官在犯罪之前就知道有死刑这个后果,就不要埋怨死刑这个处罚了 。
3. 许家印和恒大的问题涉及金融蛀虫,国际会计师事务所造假,评级公司胡乱批发3A和金融监管失效等问题。引发如下反思:
A) 中国的银行高管有无权限为巨额国外借款担保?如果有,是否要收回这个权力?
B) 上市公司是否需要外国事务所出具报告?
C) 对于会计师事务所的简式报告是否应该改变,改为更有实质意义的详式报告,或干脆由银行和税务部门出具资金和完税证明?大大降低公司的审计费用?
D) 信用评级完全没有必要,也起不了作用。不如改为由保险公司出具一旦违约就承担连带责任的文件。
E) 把注册会计师的法定审计权利改为上市公司必须配备注册会计师担任公司财务人员,并且定期轮换。
4. 许家印在广州和深圳之所以如鱼得水,无疑受到了当地保护伞的关照,广州和深圳成了冒险家的乐园,为许家印的形象设计提供道具,尤其是在必须由广东中院受理恒大的诉讼案件问题上,帮许家印以“空间换时间”。恒大的暴雷发生在2021年,当时就有网友表示要立刻把许家印抓起来,但是地方官员期待许家印“保交楼”,让许家印有足够时间搞假离婚和转移财产。
民众期待得出真相:许家印和地方官员的真实关系。
5. 许家印的恒大公司像雪球越滚越大,涉及的行业也越来越多,反映出许家印成为山大王和垄断的心态。其实垄断这个概念连资本主义国家都要反对。现在垄断这个概念在上市公司成了骄傲的话题,连物业公司,清洁公司和家政公司都以其对市场的“占有率”作为上市理由,会计师事务所也在审计在推广这个概念。但是从宏观概念看问题垄断对整个社会没有好处。犹如马斯克的电动汽车,他的降价无非是想一家坐大,让别的汽车公司破产。
中国要不要反垄断?
6. 许家印在公司并没有真正赚钱的情况下大肆分红,许氏家族转移“利润”500多亿,而其广大员工经常是被迫购买”理财产品和享受欠薪待遇,他这个“扶贫模范”把贫富差别的闹剧演绎到了极致。
因此,应该先允许巨大的贫富差别,再期待“先富带动后富”还是在贫富出现巨大差别前就拿出应对措施?
查一下许家印到底真正投资多少?其实他投入的第一桶金都不是来源于自己的口袋,再查一下虚假报告帮他分得多少资金?
民众需要真相。
共同富裕不代表平均主义,实现共同富裕需要一个系统工程来实现。
7. 中国的股市成了融资工具和圈钱渠道,损害了广大股民利益,通常的手法是通过“评估”否定历史成本,然后“包装”上市,只要一上市,大股东就会一夜暴富,然后再通过虚假报告,虚构利润去分红,最后把烂摊子交给广大股民。所以不要奇怪为什么中国股市一跌再跌。
改革的办法是加强监管,学点印度的股市监管经验,或者取消“评估”调价,改用历史成本计价。
8. 经营彩票尽管类似于赌场,也应该有赌场的规矩,要取信于民就不要计较一点小利。彩票站出事由自己声明“没有问题”,这在法理和逻辑上都有问题。期待权威部门能得出公正的结论。
9. 房地产企业的火爆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房价的升值太快,加上地方政府有依赖“土地财政”的想法。高房价虽然带动了与房地产相关的建材行业,带动了农民工的就业,但是高房价提高了企业的成本,居民的住房成本和就业成本,降低了宏观经济发展速度。创造了更多外卖小哥,打击了实体经济。
按照国际标准,一般说来,衡量房价的高低就看普通家庭7年的总收入能否买得起一套当地住房。
10. 中国的公务员数量是不是多了?
2023年,中国公务员预计数量在800万左右,事业单位编制人员数量约为4000万左右。
与美国相比,由于统计的口径不同,没有可比性,但是可以得出一个轮廓:就是中国的GDP约为美国的百分之七十,但公务员数量高于美国。
第二个考虑因素是:随着办公自动化的发展,许多办公智能设备代替了人类的活动,效率也大增,所以公务员人数应该越来越少。比如交通监控仪可代替监视违章的路面警察。
另外,随着法治的逐步规范,有些职务将逐渐取消,当冤案越来越少,还需要信访局和遣返“非法上访”的设置吗?也不需要哪么多城管与小贩打游击。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看来也不需要有人去处理和跟踪“超生”人员了。
不仅从“减员”角度,也从机构本身是否必要考虑如何控制公务员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