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新:“马到成功”与“鲤跃龙门”——闲说浙江新年第一考
“马到成功”与“鲤跃龙门”
金新
6日至8日,新年后浙江省的首场大考——1月选考和学考即将启幕,本次全省60.6万考生赴考,比去年同期略有增加。因为选考成绩计入高考总分,对今年的高三生来说,本周六迎来的就是高考首考,难怪今年衢州一中别出心裁——当天的活动环节,衢州一中党委书记郑友民跨上黑马,擎起2024首考大捷的旗帜,带领着衢州一中2024届高三年级,800多位同学马到成功般迈入“得胜门”,一起鲤跃龙门。
呵呵,一马平川而所向披靡而不知今夕是何年也!
其实,急功近利的“马到成功”一般与企望平步青云的官员有关,厚积薄发的“鲤跃龙门”一般与渴望金榜题名的书生有关。像杭州学军中学某个超级应试棍棒那样不热衷于官位而醉心于特级高帽与二级正高头衔的猪头猪脑还真是“‘凤’毛‘麟’角”,大多是二者通吃。盖因其许人深知,应试“天花板”充其量是一碗清汤寡水的阳春面而已,没有多少营养成分!
那么,在一个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与无缘无故的恨的社会里,崇尚快的“马到成功”与崇尚慢的“鲤跃龙门”究竟是何关系呢?
窃以为,从语法的角度看属于倒装之余的偏正关系——
比如,条件关系:只要学生“鲤跃龙门”,我就“马到成功”;只有学生“鲤跃龙门”,我才“马到成功”。
比如,假设关系:如果学生“鲤跃龙门”,那么我“马到成功”。
比如,因果关系:因为学生“鲤跃龙门”,所以我“马到成功”。
愚以为,在这三种大同小异抑或异曲同工的语法关系中,以偏衬正而把高考成就作为升官通道的必需或必须:先决因素、大胆向往、轮回因果,是最符合眼下应试教育生态特征的。
据省气象服务专报,本次考试期间受弱冷空气影响,我省多为阴天部分有小雨。郑友民同志跨上黑马即便不风驰电掣而按辔徐行,亦可谓马背之上不胜寒,但估计他一想起来日衢州一中应试教育的丰功伟绩,那点寒意“算个球(毬)”?
据说,“算个球(毬)”还有个与相当于今日之高考状元有关的典故:“唐人皮日休任苏州从事之时需高攀求见唐懿宗咸通十年(869)己丑科状元及第的归仁绍,可是归仁绍就是不相见,皮日休一不高兴,就写了一首讽刺诗《咏龟》,说归仁绍像乌龟一样缩在科举乌龟壳内死都不伸出应试乌龟头来。归仁绍的两个“龟儿子”都是未来应考殿试的小状元,当场听到后怒发冲冠,于是子报父仇也把皮日休的姓写入了诗里,等皮日休下次来了当面朗诵嘲讽,还口无遮拦道:”你个皮日休,就配做个球(毬)。大卸八块皮,水煮火烧韖。球中气不泄,永远只欠揍!”
鄙人曾写过一篇《何必撞南墙》的杂文,之中引用了一段新闻事实:“北方某省一所重点中学的领导在一次教务会议上扬言:‘哪怕今天我们(如射门踢球样)把一个学生送进名牌大学,明天这个学生就是死了,我们的教育也是成功的!’领导的这番话引得雷鸣般掌声。”
宋人陆佃《埤雅·释鱼》有云:“俗说鱼跃龙门,过而为龙,唯鲤或然。”尽管此“或然”非逻辑推理之“或然”,但意蕴相通。一旦应试的蝇头小利成为政绩,功利主义的“马到成功”就与虚无主义的“鲤跃龙门”偷情而交媾,在逻辑上就想当然地从或然推理成为必然推理,教育变成了空手套白狼的骗子,那些最后进不了所谓理想中大学的莘莘学子,将会痛不欲生。
其实,教育是亟需量力而行的,完全可以:“他人骑大马,我独跨驴子。回顾担柴汉,心下较些子。”世界是金字塔式的世界,张三李四王五赵六一股脑儿都往顶部爬,这个世界将由于基础缺失而轰然毁灭!
匆匆于2024年1月5日23时1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