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析新的一年俄乌冲突的战场走势
——2024年双方停战的几率应该很小,……
2023-12-31
战争或军事冲突是人类社会国家或国家集团(联盟)之间各种烈度对抗的最高形式,从来就不以主导者的意志为转移,然而其最终结局必将决定主要参与国家与民族的未来命运。
因此,在真正的战争中是谁也输不起的,是有关国家意志、实力与领导者智慧的暴力角逐与生死较量。
一、乌克兰战争是21世纪的首场世界性全面战争
俄乌冲突的战争性质取决于主要交战国家(联盟)与核心参与者的政治诉求与现实行动手段。
我始终认为,十多年前的美俄国际政治博弈,最终转化为这场乌克兰战争的本质是自冷战结束之后,发生在21世纪的首场非治安战性质的美欧-俄罗斯之间的国际热战,也是美国主导的北约全面参与并旨在进一步削弱俄罗斯并将之矮化为在全球事务中无足轻重的三流国家的一场欧洲战争。同时,这又不是一场全面的国际战争,即为了避免出现现实核战争前提下,代理人战争性质的常规性局部战争。
也就是说,乌克兰战争是一定有个相对可控的战争界限而不是可以无限升级的。因此,能否始终顶住来自西方世界的全面压力是对莫斯科战争意志的最大考验,而此过程中同样也是对华盛顿与布鲁塞尔联盟军事意识及其战争实力的一次真实检验。
在这里特别值得注意的一点,是需要对“战后”这个名词的时间界线重新进行界定。我们都知道,在现代国际政治中这个战后是特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的这个新的历史时期。自1945年二战结束到1992年冷战结束,除了各地从未间断过的殖民战争、代理人战争和民族独立战争等局部战争之外,在这47年间并没有发生过全球范围的全面战争(热战)。甚至冷战结束后的科索沃战争、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也并非出现在实力棋鼓相当的强大对手之间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国际战争。
而两年前爆发的乌克兰战争却与这些由美国主导的战争完全截然不同,应该算得上是发生在21世纪的首次世界性全面战争,并完全区别于昔日冷战或所有局部战争的高强度的热战,原因已如前所述。在此期间,普京总统也同时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建立完全不同于如今华盛顿霸权主导的新的国际秩序的战略主张,这体现出根本区别西方世界、这个星球上人口众多、资源丰富、数量更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心声!也许,这才是这场战争在人类发展历史上的进步意义之所在,今后战前与战后的特定时间界限,随之也就将以2022年作为历史分割线!
在2023年业已过去,新的一年即将开启之际,我想谈一谈对乌克兰战争在新的一年的走向的一些粗浅看法。
二、决定现代战争走向的基本因素
现代战争的最终走向根本地取决于交战双方,无论是单一的国家实体,还是国家联盟战争机器的效能、最高统帅的战争意志和这些国家(集团联盟)对己方综合实力的有效运用。
那些国际社会中有良知、有正义感并且是非分明的人们都知道,拜登政府挑唆并持续鼓噪这场战争的最终目的,华盛顿在过去这两年也的确通过强化北约、促使欧盟失去了灵魂并重新获得了对欧洲的深度控制,同时赚取了更多的经济利益;也清楚莫斯科想要通过这场战争达到什么目标,克里姆林宫也在“被逼到墙角”之后被迫发起的战略反击中拯救了历史上的“新俄罗斯”地区的同胞并进一步认清了“集体西方”对俄政略的对抗本质,同时开始有效消耗北约的实力,当然也付出了极大的必须与不应有的代价;同时,我们大致也明白了这场战争一定是有条界限的。这是当我们讨论甚至推测,在2024年甚至更长一些时间内乌克兰战争的走向或走势时,其中的一个基本前提。
经过这22个月真枪实弹、尸山血海的全方位战场较量,在国际关系上“金融核弹”、阵营封堵的全面对峙,我们现在已经能够非常清晰地看到,经历过与之初期的战略判断与作战计划截然不同的惊诧与忐忑、甚至因莫斯科自以为是的自大与无知而导致战场指挥混乱,以致被迫从基辅方向撤军并一度出现过在哈尔科夫地区的溃败,在陆续解决了因西方全面制裁带来的经济困顿、军工生产科研体系转入临战状态、进而促使克里姆林宫深切认清这场现代战争的严肃性与残酷性并差不多彻底抛弃对西方世界的昔日幻梦,俄军大致在2022年底基本稳住了阵脚并在今年九月中下旬成功瓦解乌军夏季攻势之后,重新掌握了这场战争的战场主动权。
因此,在12月19日俄罗斯国防部举行的部务委员会年末扩大会议上,普京总统表示,俄罗斯在乌克兰的冲突中掌握主动权,可以自由采取其认为合适的军事行动。并再次重申,“西方不会放弃遏制俄罗斯的战略及其在乌克兰的侵略性目标。而我们也不会放弃特别军事行动的目标”(1)——去军事化、去纳粹化及乌克兰中立。
相反,在取得去年秋季反攻的胜利后,乌军统帅部却在2023年因提出了过高的战争目标并最终在南北两个主战场铩羽而归。加之接近两年曾经全力以赴的美援欧助至2023年末骤减并几近陷入停滞,令如今的基辅现政权最终陷入在战略上内外交困、在战场上日显被动,同时国内政治危机四伏,如此极为不利的现实境地。
毕竟,没有自身可持续的战争资源是很难继续打得下去的!
截至 2023 年 12 月 31 日,法方信源统计的俄罗斯实际控制原乌克兰各州领土所占百分比分别是:尼古拉耶夫州0.56%(无变化),哈尔科夫州2.04%(较上月+0.01%、反攻开始前1.84%),卢甘斯克州98.39%(与上月相同、反攻开始前98.08%),顿涅茨克州57.16%(较上月+0.24%、反攻开始前57.36%),扎波罗热州72.52%(较上月+0.07%、反攻开始前73.08%),赫尔松州72.09%(较上月+0.02%、反攻开始前72.02%),克里米亚州100%(2)。当然,这个数据估计是不太准确的。这样到12月底,俄罗斯在乌克兰的控制面积扩大了约32.22平方公里。目前,俄罗斯总共占据乌克兰领土的17.48%(3)。
【图二】目前俄军在乌东乌南战区七州的实际控制百分比
三、对于2024年乌克兰战事的四个初步判断
对于新一年的对乌战争,克里姆林宫已显得踌躇满志而基辅却在战争中日显颓势。那么,在2024年,这场欧洲战争将走向何方呢?
个人认为,此时我们至少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一)在2024年乌克兰战争依然难以结束,甚至举行停战谈判或和平谈判的前景也在可以预期的时间内难以浮现。
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交战双方此时尚未打出战场均势。即谁也再难继续打下去,能够让所有人,尤其是基辅现政权的美国老爹能够清醒下来的这场战争进程中的某个实力、意志与利益的均衡点。
事实上,无论华盛顿、布鲁塞尔、基辅,还是莫斯科,此时依然继续朝着各自心目中的胜利目标狂奔。
类似于内塔尼亚胡如果垮台必将面临司法清算的现实境况,此刻内部军政矛盾深度加剧的泽连斯基也未尝不是这样?
因此,即将任期届满并以战争正在进行为由坚持拒绝进行换届选举的泽连斯基,只有继续战争才有一线生机。而拜登已经骑虎难下,如果这时允许乌方停战,无疑是在国内两党争分空前尖锐的新一届大选中选择政治自杀。而在即将于三月中旬举行的2024年俄罗斯总统选举中几乎没有什么悬念的普京总统还没有达成发动“特别军事行动”的战略目标,国内炽烈的民族主义情绪也不会允许他就此止步。尽管俄罗斯极端民族主义运动“皇俄党”的代言人,也是其政治象征的吉尔金上校此时依然呆在莫斯科的拘留所。
当然,其中最大的变量始终是美国政府的对俄外交战略与政策。
【图三】在西方媒体上未来三年俄军可能的战略前景
【图四】西方认为的莫斯科未来的战略发展目标
此刻,需要非常清醒到认识到的一点是,尽管此前拜登提交的一份总额1060亿美元的“特别预算案”(其中包括614亿美元对乌的军事财政援助)已被美国国会搁置,但是,无论是谁赢得了2024年大选,在当前的美欧政治氛围下都将继续当前的对乌政策,区别只会出现在金额大小、拨款早晚、武器种类及等级等技术性层面上。
因为,在对俄政策上的战略目标上美国两党是基本一致的,否则安东诺夫在华盛顿的官邸就不可能如此的门可罗雀!——当今的美国政客还没有几人敢于去挑战眼下的这个西方的“政治正确”。
此刻,需要非常清醒到认识到的一点是,尽管此前拜登提交的一份总额1060亿美元的“特别预算案”(其中包括614亿美元对乌的军事财政援助)已被美国国会搁置。但是,无论是谁赢得了2024年大选,在当前的美欧政治氛围下都将继续当前的对乌政策,区别只会出现在金额大小、拨款早晚、武器种类及等级等技术性层面上。
因为,美国两党在对俄政策上的战略目标上是基本一致的,否则安东诺夫在华盛顿的官邸就不可能如此门可罗雀!——当今的美国政客,还没有几人敢于去挑战眼下的这个西方的“政治正确”。
(二)在新年解冻过后的春夏两季,俄乌之间很可能将出现一次攻守易势较大规模的新的战场较量。
其结果对这场战争将具有某种决定性的影响,从中大致就应该能够看出这场战争随后发展的大致方向。这既是由乌克兰战场的地理气候环境,更是双方的战争意志所决定的。
其实,自“特别军事行动”开启后的这两年,双方就是这样推来打去,战争主动权也随之交替易手。
这里所指的俄乌北线战场,包括目前俄罗斯国防部划分的俄军在库皮扬斯克、红利曼、顿涅茨克甚至南顿涅茨克的四个战略方向。
其中的首次决战依然将在阿特木斯克、阿瓦迪夫卡、马林卡-新梅哈伊利夫卡这三个战区展开。随后,经恰索夫亚尔、五一镇、红军城,越过顿涅茨克岭高地带,实施对斯拉维扬斯克-克拉马托尔斯克的向心突击与随后的城市攻坚作战。
这里的战事进展,将最终决定俄军是否能够在2024年如期完成“解放顿巴斯”的历史使命。
【图五】顿巴斯战场地形渲染图
因为,这是“特别军事行动”的基本军事目标,也是2023年末俄军战场态势使然。从当前的战略形势看,如果不再犯此前解放北顿涅茨克-利西昌斯克“双子城”之后那样的轻敌错误,不要横生出打了一次胜仗就出现战役指导错乱甚至军事战略冒进的话,克里姆林宫在2024年实现“解放顿巴斯”的战略目标还是有很大概率的。无论是继续采取目前这种“结硬寨、打呆仗”、不谋求成建制歼灭乌军部队、只是攻城掠地、相对稳健的“小锅”战术,还是随后可能向哈尔科夫-第聂伯河左岸地区的逐步推进。
其中的最大战机,就可能出现在乌军在如果乌东筑垒地带防御体系发生崩溃前后的某个特定时期。
而其中最大的隐患,可能就在于经过加牢、完善并延伸之后的“苏罗维金防线”是否能够始终成功“托举”住俄军整个南线战场,从而保证2024年俄军在乌克兰作战的战略稳定性。同时,能否有效应对乌军在第聂伯河左岸的渗透行动,防止其演化成战役规模进而开辟新的赫尔松战场并确保克里米亚的战略安全;是否能够有效打击乌情报机构不断对克里本半岛进行的袭扰,切实保障整个南翼集团的充分补给及未来可能的战略机动,这也是非常重要的。
【图六】“苏罗维金防线” 奥列霍夫(库班)段
【图八】“特别军事行动”南北两个战场的连接位置
(四)在俄罗斯业已掌握战争主动权之后,战争进程可能将始终面临这样两个重大变量:
其一,在基辅人力动员潜力业已枯竭的现实下,将有多少来自北约国家的军人或雇佣人员继续进入乌克兰战场?
这已经不再是是否可能而只是数量多寡,量变质变的问题。
这个性质转化的数量级应该是以万人为单位,或以军队旅级建制为极限单位。即在不突破北约国家正规军直接进场这个大前提下,北约是否能够向基辅提供充足的武装人力资源为目标。
因为,北约其实早已通过在乌军高级司令部提供战争指导,通过作战体系数据链(军用卫星、电子侦察机、电子战机、长航时大型无人机等)提供军事情报,北约军士直接操作如“海马斯”火箭炮、“爱国者”防空系统、“豹-2” A4/A6坦克,甚至随后北约军官驾驶F-16战斗机在乌克兰领空直接作战等方式,在事实上已经参战。
在莫斯科当地时间12月19日,绍伊古就此在俄罗斯国防部部务扩大会议上就已公开讲道,“北约国家军事人员通过在乌克兰直接操作防空系统、战术弹道导弹和多管火箭发射系统等方式,直接介入了乌克兰危机;与此同时,北约国家部队长期以来一直帮助乌克兰训练部队和参与筹备军事行动。此外,北约(还)将其数百颗卫星的监视数据提供给乌克兰”(4)。
他同时通报,自去年2月特别军事行动开始以来,乌军已有38.3万人伤亡。其中在今年6月开始的反攻期间有15.9万名军人伤亡,并损失了766辆坦克,包括37辆“豹”式系列坦克;装甲车2348辆,其中包括50辆布雷德利步战车。俄军还消灭乌军编制内作战的约5800余名外国雇佣兵,其中包括1427名波兰籍、466名美籍和344名英籍雇佣兵。乌军雇佣兵人数已缩减了到原来六分之一(5)。
今年9月下旬,俄国防部曾公布,“共有12,046名外国人正式参加乌克兰军队作战,目前还剩下约1800名雇佣兵留在战区。特别军事行动期间,超过5680名国际军团人员被清算,超过4560名外国人离开了乌克兰部队并返回了自己的国家。(乌外籍)军团中数量最多的雇佣兵来自波兰和格鲁吉亚”。目前留在乌克兰的雇佣兵,要么是想要“追捕俄罗斯人”的强烈反俄主义者,要么是执行高度专业化任务的士官,例如管理高科技武器或训练乌克兰人(6)。
据俄新社新年1月4日报道,俄罗斯国防部在官方网站上公布了抵达乌克兰并在基辅一侧作战的外国雇佣军数量,公告显示有超过1.35万外国雇佣军抵达乌克兰。其中,来自欧洲国家的超过8500名,亚洲超过1700人,北美和南美超过2700人,非洲也有220人。俄罗斯武装部队摧毁了5900名外国雇佣军。途中有5600名雇佣军从乌克兰逃离,目前正在参加敌对行动的大约还有1900人(7)。
两条消息对比的结果是,在最近三个月内其增量在一千人左右。
美欧国家不断升级援乌军火无庸置疑,现在的问题只有如何升级!
西方媒体的公开报道显示,由北约的多个欧洲成员国提供的美制F-16战斗机,在2023年第四季度已开始陆续运进乌克兰。而在更早之前,包括美国、罗马尼亚在内的北约盟国已在其本土开始对乌克兰空军飞行员进行驾驶F-16的针对性培训。美国西部当地时间10月25日,美国空军唯一负责培训外国F-16战斗机飞行员的亚利桑那州空军国民警卫队第162联队宣布,在本周早些时候已开始对几名乌克兰飞行员进行F-16“基础培训”并将持续数月(8)。
截至11月2日,已有五架F-16战斗机被运往乌克兰,其中两辆卡车载着两架拆解的该型战机从波兰入境。F-16装备AIM系列导弹,其中AIM-120D射程为180公里(9)。同时俄方透露,已拟定出将A-50预警机与S-400防空系统使用的射程近400公里的40N6防空导弹搭配使用的战术,来应对F-16进入乌克兰作战(10)。
在美英法业己提供了超过一百公里的战术导弹,丹麦、荷兰承诺供应数十架二手F-16之后,还将会有哪些东西?
也许到最后,那些他们认为能够遏制莫斯科继续取胜的任何新的“杀手锏”,除了核弹之外,任何北约制式的陆空军装备都有可能给!
乌克兰战争在新的一年仍将是伴随着以炮战为基础、无人机战术突飞猛进、杀伤性更为强烈西方武器持续登场,仍然以地面战争为核心、异常惨烈的全面欧洲战争。
总而言之,华盛顿-布鲁塞尔绝不会放弃继续支撑基辅持续进行这场代理人战争,而莫斯科更不会放弃已经打下来的胜利果实。
不过,也正是在这个建立在血海漂橹战场上,北约与俄罗斯通过拼实力、拼消耗、拼意志、更是拼耐力的较量,事物也最终将逐步地实现通过量变到质变的现实转变与历史演进。而最终的结果,是,也只能是“华盛顿霸权”如“日不落帝国”一样日益走向衰落,相对公平的国际新秩序终将露出希望的曙光!
事实上,在真正的战争较量的历史上,东方国家还从来没有输过!
好似再过几天就将揭幕的台湾省内那个所谓“大选”,如果赖清德遂愿登台,那么最近三四十年的这场“台独”闹剧,也将从街头暴徒、庙堂之高到死无葬身之地般轰然坍塌而寿终正寝!
初稿写于2023年12月31日 , 完成于2024年1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