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值得保留,但应该作为文化现象,而不是交流工具

【本文来自《【新之说】《繁花》观影笔记(前言):“沪语”的难题和前途》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繁花》开播后,据说老上海们欢欣雀跃,好像过节一样。与其说这是因为上海题材,不如说是被压抑太久的上海话情节。此前,《爱情神话》在上海人里也激起一阵激动。好玩的是,马伊琍在两个影视里都出场。她成为“上海女人”的标志形象了?她确实一看就是上海女人的样子,一口弄堂上海话,很有亲近感。

《繁花》的影响比《爱情神话》更大,也激起上海话地位、方言是否值得保留的新争论。

方言值得保留,但应该作为文化现象,而不是交流工具。作为交流工具,还是用普通话吧。

方言就像行话、切口一样,不需要“外人”理解,是“圈内人”的用语,私下场合用语。《繁花》在老上海里广受欢迎,正是因为勾出了这样的圈内感。

圈内感不是排外。谁都需要感到亲近。老北京,老四川,老东北,都对当地人有特殊的亲近感。上海人同样需要亲近感。

《繁花》是海派文化吗?没看过原著,电视剧也是有一搭没一搭地在看,其实是想等养肥了一起看,免得一家伙看好几集,后面接不上,牵肠挂肚。

至于京派文化和海派文化,感觉是确实存在的。语言(包括方言)是文化的载体,但远不是全部。比如说,王安忆、程乃珊都是妥妥的海派作家,更早的当然还有张爱玲,但用普通话读她们的作品一点不违和。陆文夫的《美食家》也是一样。还有汪曾祺。他们也至少是海派的近亲。用上海话读老舍,倒是挺拧的。

但要说京派、海派的精髓和核心,可能京派更加大气,海派更加精致;京派更加男性化,海派更加女性化;更多的我就说不上来了,留给专家吧。

但上海话已经很不上海话了。听过太多“伪上海话”,包括从小在上海长大的人,甚至上海话博主,很多发音都变形了。具体来说受苏北口音影响很大。这不是鄙视,语音本来就是变化的。上海其实方言挺杂的,松江、川沙、嘉定、奉贤、上海县(闵行到中山西路之间,现已全部消失)的口音都不一样,甚至上海县境内,七宝、莘庄、梅陇、龙华的口音都能听出不一样。现在这些更加细化的方言应该都已经消失了,当地人也改口“正宗上海话”了。

“正宗上海话”应该是城隍庙一带的方言,但早就揉入很多宁波、苏州元素。过于纠结正宗,不是文化上追求纯粹,只是势利。

有意思的是,现在上海长大的年轻一代上海话说得不再正宗,但一口普通话说得一点听不出上海口音。这应该是学校教育的关系,但早些年,连学校老师都是一口“上海普通话”,教育也教育不出多少纯粹的普通话。

年轻土著上海人对上海话缺乏共鸣,可能与从小社交环境“不准用上海话”有关。据说上海的学校里相当严格,小朋友之间不准说上海话,这是在强推普通话呢,成效挺显著的。小时候的禁忌会有一辈子的影响。我小时候上海的高级酒店只有外宾能进去,所以我现在全世界的豪华酒店走进去都没有心理障碍,但上海的豪华酒店走到门口就好像随时会遭到门卫呵斥的感觉。心理阴影是很长的。

但再坚持说上海话的人里,也有说普通话的一个情不自禁的场合:要特别加强语气、教训人、强调重点的时候,或者吵架吵急了,普通话就冒出来了。即使一辈子互相说上海话的夫妻之间,吵架吵急了,也会冒出普通话来,即使普通话说不溜。这个文化现象挺好玩的,不知道是否有人研究。

上海话有一个独特优势:学英语在发音上相对容易。上海人英语可以说得很烂,但说得很像。这一点,北方人、湖南人什么的容易有困难,广东人也一样,香港人的英语一听就知道。在国外接触各地来的国人的英语,容易发现各地口音对英语发音的影响。不过近年来,各地来人的英语中,地方口音的影响越来越淡,可能是学习方法的进步?不知道。有说法上海话和日语的发音很像,这倒是没有注意过,日语我不懂。

最后,上海话是不是难学,上海人没有发言权。但上海人对学普通话是有发言权的。现在普通话普及了,年轻一代的普通话说得一点口音都没有,但老一代的普通话说得可是费劲。这可以说是普通话难学吗?不是,只是发音习惯没有形成。

观察海外华人子女,形成两套甚至三套截然不同的发音习惯是做得到的,也谈不上多难,只要有环境。现在学校就是学普通话的环境,家里说方言还真是可以。只是估计家长也会随着孩子说普通话,大家方便,包括外地来上海的“新上海人”家庭。这样,方言真的要消亡了。

可惜吗?有点,但也不是太可惜。上海郊县各村的方言已经消失了,当地人都没觉得可惜。现在觉得消失了可惜的上海话其实是“上海普通话”,并非某一特定方言,本来就是融汇的结果。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