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讷与毛主席的故事
1-1 19:44来自 HUAWEI Mate 60 Pro已编辑关注
1968年,有一天,毛主席突然发现大家对李讷非常尊敬,士兵看见李讷,还向她行军礼,就问汪东兴她现在担任什么职位,汪东兴回答: “她是解放军报社负责人之一。”毛主席听后发怒道: “这不就是胡闹,一个年轻的小姑娘什么经验都没有,怎么能领导大家呢!”后来在毛主席的要求下,1970年,李讷下放到江西劳动,并交代她要在工农群众中找对象,要求不要太高......
1968年,是中国社会动荡的年代,伟大领袖毛主席突然发现大家对自己的女儿李讷极为尊敬,这让他感到愤怒与不满。毛主席认为李讷年轻且缺乏经验,不应该领导大家。于是,他下令将李讷调离解放军报社,派她下放到江西劳动,并要求她在工农群众中找对象,条件不宜太高。这一决定让整个故事拉开了帷幕。
1940年,李讷出生在延安,是毛主席最疼爱的小女儿。在中国革命面临困境的时刻,毛主席对李讷倾注了深沉的爱意。然而,尽管疼爱,毛主席从不让她自大,给予她与其他子女一样的教育和对待。小时候,李讷只能抓住父亲的一根手指,而随着成长,她能握住父亲整只大手。毛主席的手总是那么宽厚有力。这段温馨的父女时光,是李讷记忆中最深刻的片段之一。
即便在学业上,毛主席也对李讷要求严格。上学时,不派人接送,也不让她享受特权。李讷的同学们都不知她的真实身份,只当她是个普通的好学生。她的古典文学和诗词才华出众,这得益于她聪慧过人的天资和父亲的影响。
大学毕业后,李讷被分配到解放军报社工作,迅速当上副总编,尽管领导能力尚显生涩。然而,1968年,毛主席对李讷当上干部感到不满,认为她依赖家世而获得特殊对待。于是,毛主席下令将李讷调离报社,前往农村接受劳动锻炼。
起初,李讷在农村感到不适应。稻草塌又硬又冷,瓦房漏雨,最吃力的农活也让她感到陌生。然而,为了完成父亲布置的任务,她咬紧牙关坚持下来,不推诿索要任何优待。三年后,李讷结束了在农村的生活,前往一所“五七干校”参加劳动。
在那里,她被分配做最辛苦的清扫校园厕所的工作。虽然刚开始感到难以接受,但为了变得更加坚强,她义无反顾地投入这项工作,并在同事中以勤勉热心而知名。在经过两年的艰苦努力后,李讷得到了父亲的同意,与一位普通服务员结婚。新婚之夜,毛主席送给女儿一套马克思主义著作,时刻提醒她要成为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1976年,伟大领袖毛主席逝世,李讷深感痛苦。然而,她终身铭记父亲的教诲,不因为自己的特殊身份获取不公正的待遇。晚年的李讷,容貌与毛主席越来越相似,家中到处挂着父母的照片,处处透露着她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李讷一生克勤克俭,努力拼搏,充分践行了父亲“要当个普通人”的遗训。作为新中国一名杰出而普通的共产党员,她在人生的各个阶段都坚持着毛主席的理念,展现了一个共产主义事业的坚定信仰。
李讷的故事,是她在风雨飘摇的年代中,始终坚守初心,成为一位不平凡的女性,同时也是毛主席为她树立的榜样。她的一生,是对父爱、对革命理念的深刻理解和践行。收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