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特朗普要给卢比奥起个绰号“手小的马可”?杀伤力很大!
作为一个公众人物,最害怕的是什么?最害怕的就是被人标签化,也就是说作为一个政治人物,他最害怕的是,漫画家、相声演员、脱口秀演员……他们在漫不经意间,就会让一个公众人物,人设坍塌,最最重要的是让公众人物们根本无从辩解……
政客最怕什么?
政客最怕的是嘲讽的力量,在人格上进行摧毁,让他百口莫辩。在我多年的政治观察中,可以举出好多例子。
台湾2020年的选举,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参选人韩国瑜的人设崩塌,民进党人把他打成一个草包,最终让他所有政见都无法正常表达,他一开口,大多数青年民众就嘲笑他。
在美国也一样,特朗普在2016年的总统竞选期间,政治对手取绰号的能力是第一流的,而且真心地觉得他是一针见血。虽然我个人非常讨厌特朗普,但对他在群众运动中的政治能力是不世出的天才。举个例子,他攻击德克萨斯州的世家子弟、老布什总统的儿子、小布什总统的弟弟叫“能量低下的杰布”来称呼杰布·布什,这几乎太形象了;用“手小的马可”来形容佛罗里达州的参议员马可·卢比奥,这对卢比奥是致命的,因为在美国的文化中,手小往往意味着男性生殖器小;而且用“疯狂的伯尼”来称伯尼·桑德斯,他的一些偏北欧的社会主义主张在大多数美国选民当中认为是很偏激的,几乎是一招致命;以及对人人厌恶的希拉里·克林顿起了个绰号,叫做“不诚实的希拉里”。这些绰号是他能够有广泛的群众号召力的根本体现,让所有人过目不忘,说出群众心里觉得但是表达不出的感觉。而且根本无从辩白。
无厘头,在政治上是无解的
这些政治上的嘲讽是最有力的,所以我们看到执政者只能对这些嘲讽者进行封杀,甚至于肉体上的消灭。你怎么跟这些嘲讽者争辩?说什么理?根本没法讲。
在2015年在法国巴黎发生的《查理周刊》办公室枪击事件就是这么一个故事。这起攻击由出生于法国的阿尔及利亚裔穆斯林兄弟赛义德·科阿奇(Saïd Kouachi)和谢里夫·科阿奇(Chérif Kouachi)实施。他们持枪对法国讽刺周刊《查理周刊》的办公室发动袭击,造成12人死亡,11人受伤。袭击的动机源于《查理周刊》发表了讽刺各种宗教和政治人物的争议漫画,包括对伊斯兰先知穆罕默德的漫画。该杂志以不敬和非传统的调调著称,常因此引发争议和批评。你怎么对付一个漫画家?
反而是对一些具体政见的批评是软弱无力的,说白了广大群众对此也根本不感兴趣。
奥匈帝国的教训
举个例子,我们年少时候都看过或者阅读过《好兵帅克》的小说或者电影,故事主要讲述了一名智商极低又真心爱国的捷克士兵的故事,他在战争中经历了一系列荒谬而滑稽的事件。在过程中反映了战争的荒诞和对人性的探讨,更重要的是表明了普通人在极端情况下的生存智慧。当年我得到的印象是奥匈帝国腐败不堪,昏庸至极,颟顸不堪,……
然而在我去到维也纳旅游的时候得到的印象全然不是这回事,在中国家喻户晓的茜茜公主的老公奥地利皇帝弗朗茨·约瑟夫一世(Franz Joseph I),其实是一位宽厚仁爱的君主。他在位时间从1848年至1916年,是欧洲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之一。他的统治时期见证了奥匈帝国的形成和解体,以及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约瑟夫固然他的统治方式保守,对帝国多民族的低效率的管理而知名,但是他也是最善良。
如今我看到好些匈牙利媒体的报道说,当年匈牙利极力要从奥匈帝国中挣脱出来,争取民族自治,但是真的有那么好吗?匈牙利在文化历史经济上,最辉煌的时代其实就是在奥匈帝国的治下,宽容的约瑟夫一世居然允许匈牙利的布达佩斯也成为帝国的首都之一,给予匈牙利人,马扎尔民族的后代最大程度的自由。
历史固然不能重演,但对匈牙利人民而言,成为一个小国寡民或是一个庞大的奥匈帝国的一部分,对个体而言,哪个更幸福?我不知道。
言与行
虽然无厘头的攻击性非常强,对政治人物的伤害也是致命的,但是这仅仅是有摧毁的力量而没有建设的力量。在选举的文化中,爱往往是引不起群众的激情的,恨反而能够。而嘲讽的力量会把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带向虚无。一个人一个国家如果太过愤世嫉俗,则往往会丧失一种向上的力量,建设国家的力量。
说到底,用负面的攻击来毁灭一个政治人物是容易的。一个伟大的国家的兴旺还是需要一个正面的理论论述,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本文由公众号:【明州花公子】(ID:yuqihua_578)原创,喜欢我就点击关注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