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十六章 致虚守静 没身不殆

500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这章进一步论述道与人的结合循道而行趋利避害。其中“致虚极,守静笃”的意思是保持内心的虚无和宁静,让心灵处于一种空灵的状态。这种状态有助于洞察事物的本质和真相;“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这句话的意思是万物都在不断地变化和发展,而我们可以观察它们的变化和规律。通过观察和思考,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道”的作用和规律;“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的意思是万物纷繁复杂,最终都会回归到它们的本源和本质。这体现了“道”的规律和作用。理解“归根曰静,是谓复命”的含义:这句话的意思是回归本源就是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宁静,这是“道”的作用和规律;“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的含义是认识“道”的规律和作用就是明智,不了解“道”的规律和作用就会盲目行事,导致不良后果。

现代中文翻译:保持内心的虚无和宁静,让心灵处于一种空灵的状态,年复一年万物蓬勃生长,从中考察其生生不息往复的道理。那万物无论如何纷芸变化,各自终要反复归根或回到本源·,也可以说从纷芸变化的运动回到安静,这种循环往复变化运动是注定的,是道的一种作用和表现,认识到这一点就懂得循道而行。不懂得循道而行,轻举妄动,是危险的。认识循道而行,就能包容、就能公道、就能周全、就能合乎自然、就能符合大道、就能终身不会遇到危险。

这些思想与现代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告诉人们保持内心的虚无和宁静的重要性。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常常被各种琐事和压力所困扰,导致内心的不平静。通过学习《道德经》中的“致虚极,守静笃”的智慧,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这些压力和困扰,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宁静。其次,文中提到了观察万物生长和变化的重要性,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往往只关注眼前的利益和成果,而忽视了事物的发展和变化。通过学习《道德经》中的“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的智慧,我们可以更好地观察和理解事物的发展和变化。最后,强调了认识“道”的规律和作用的重要性。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往往只关注眼前的利益和成果,而忽视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通过学习《道德经》中的“知常曰明”的智慧,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因此这些思想有助于更好地应对现代社会的挑战和机遇,循道而行趋利避害。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