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大评比:哪里的方言最搞笑?

500

方言,作为咱们多语言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每一种都蕴含着独特的文化和幽默感。

今天,咱们就来了解幅员辽阔的大地上的有趣方言,去体验不同方言之间的独到之处~

500

天津话:

一出口就自带“哏儿”感

有人开玩笑说,不要和天津人谈恋爱,否则“浪漫”二字便与你绝缘了。

再浪漫温柔的告白,到了天津人嘴里,都仿佛置身德云社。

《武林外传》中的燕小六就讲着一口标准的天津话。

“姓嘛,叫嘛,从哪来,到哪去,家里几口人,人均几亩地,地里几头牛,说说说说说!”

500

有人一听天津话就想乐,觉着天津人说话都像说相声。

其实这不仅跟天津人直爽幽默的性情、天津的城市特性有关,还跟天津话中各种俏皮、独特的方言词汇,干脆利落带特性鲜明的声调、发音有挺大关系。

同样的话,同样的字,经天津人口中吐露,就自带“哏儿”感。

500

天津话的“哏儿”,首先表现在语音的不同。

去过天津的朋友,都很难摆脱天津话那种独特“音调”的影响。

尤其是一声的声调,在普通话是高音、高平调,天津话则读为低音、低平调,最具特色。

500

天津话还喜欢连读和吃字。

“派出所”叫“派所儿”;豆腐脑儿叫“豆脑儿”……

天津话里的儿化词数量也很多,听起来自带亲切感。

比如“3门3们咱可真哏儿,喊了半天没有人儿”“胳膊赛麻秆儿,肋条像搓板儿”语言非常生动、亲切。

500

天津话的“哏儿”,还表现在词汇上。

甭管您多大岁数,男性到这儿都是大哥(达各),女性一律是姐姐(结界)。

孙子孙女叫“红眼儿”,外孙外孙女叫“白眼儿”(白眼儿狼演化而来)。

500

天津话里的俏皮话,可以说是所有方言里最有特色的。

“下雨天打孩子——闲着也是闲着”

“煎饼果子翻车——乱套了”

“麻雀落在墩布上———愣充大尾巴鹰”

“剃头师傅拍手——忒(推)好咧”

“心肝肺都没了——只剩下堵(肚)了”……

500

俏皮话、歇后语、包袱、梗儿,天津人常常随口就来。

说话要是不逗个乐子,就觉得这话白说了似的。

500

东北话:

直白豪放的表达

又是一年冬天,在东北,大家将领略到极致的北国风光:美丽的雾凇、裹着冰糖的城市以及走一步摔一跤的幸运儿......

在此,东北老铁温馨提示:入冬了,天儿凉了,东北这块儿到处都是雪,化的稀的溜的之后又都成冰面了,出门儿溜达前儿都走慢点儿,别杨了二正的忽悠一下再卡zuai咯,那波棱盖儿磕马路牙子上挺老疼的,裤子也得埋了吧汰的,不过起来之后扑棱扑棱应该就好了,总之一个个的加点小心都。

500

东北话号称“神一般的存在,毒一样的蔓延”。

在互联网中与感冒、哈欠并称“中国三大传染病”,其感染力不容小觑。

之所以传染性这么强,主要是因为东北话说起来省力。

仔细听,你会发现东北话的尾调是掉下去的。

有时最后一个字的一声读音会省略为轻声或气音,例如“西瓜”(xī gua),“打开”(dǎ kai ),“听到:听着zhao”,“看到:看着zhao”。

500

有时多个字直接省略成一个字,比如“干什么”:“干啥”“干哈”。

“你们有没有闻到一种什么味道”:“你们闻着一股啥味儿没”。

翘舌音基本都发成平舌。其中 r 发成 y,比如 “猪又”。

也会把平舌音也发成翘舌音,沈阳铁岭尤其明显。比如 “铁汁”。

能省则省,能不张嘴就不张嘴,主打一个慵懒但又不失表达韵味。

500

东北话里日常对人的称呼,更是尽显东北人的热情。

见人就称大哥大姐大娘,见谁都沾亲带故的,亲亲热热。

平时更不会对外人刻意区分你我他,一律用咱们,都是铁岭好铁汁。

500

为了讲话更加朗朗上口且气势足够,东北银们还爱创造成语。

“七拧八挣”(物品不整齐)、“吓人道怪”(使人害怕)、“阴丝忽拉”(脸色或天气不好)、“瞎目呼哧”(视力不好)等。

各种罕见成语犹如rap,豪放得不得了。

500

学会重复对方说话,你基本就get到了方言的精髓。

瞅我干哈,瞅你咋地?

你咋来了呢?我咋不能来呢?

我想吃雪糕,我看你像雪糕。

老板我想当经理,我看你像经理。

500

东北话应该是所有方言里,学起来较为简单的一门。

这也就是为啥把一个东北人丢宿舍里,能出来一窝东北人。

500

陕西话:

中!中华发祥之音

提起陕西话,你最先想到的是哪个场景?

小印头脑中最先闪过的就是《武林外传》中的佟掌柜。

“饿错咧,饿一开始就错咧,饿如果不嫁过来,饿滴夫君就不会死,饿夫君不死饿就不会沦落到介个伤心的地方。” 

还有那一句可以载入中国喜剧电视的史册的“额滴个神啊!”

500

其实,陕西方言就像陕西省地形分区一样,分成了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是黄土高原所在的陕北地区,这里是属于晋语语系的陕北方言;第二部分是位于关中平原的关中方言,属于中原官话;最后一部分则是属于巴蜀方言(西南官话)的陕南方言。

我们通常所指的“陕西话”仅指关中话,也就是中原官话。

500

陕西话有一个明显特征,就是音调与日常发音不同。

通常,普通话一声,中原官话三声;普通话二声,中原官话一声;普通话三声,中原官话二声;四声两者相同。

普通话:“今天你很高兴”,中原官话:“紧舔泥痕稿兴”。(仿佛听见了佟掌柜的声音)

500

中原方言除了在音调变化外,还会加上一个入声,发音短促。

咱们声带颤动的叫浊,不颤动的叫清,其他就当他次浊吧。

中原话常常次浊入、清入派阴平。

500

比如地地地地道的“悲京人”,“北”字的音调就是往下走的,且发音更短,变成悲。“身经掰战”也是同理。

好像有点拗口,但只要想象成是一个歪果仁在学中文,似乎就能理解了。

毕竟歪果仁的四声调基本上都是乱的。(没有黑中原的意思)

500

粤语:

顿挫有律的语言古音

最近《新闻女王》正在热播,大家看的是普通话版还是粤语版呢~

这些年,经过香港影视和金曲的熏陶,相信许多的小伙伴就会发现粤语的语气词特别多。

每句话结尾的“啦”,有时候是撒娇,系甘啦~,有时候是请求,请你嚟啦~

啫、咩、啦、喇,点样都得,话尾语气词就是粤语的小情调。

500

吵架时更是亮眼,大家就喜欢用食物来“攻击”对方。

大番薯、粉肠、箩底橙,都成了人们的“武器”。

过节的时候,更是有许多广东人感谢妈妈没有选择叉烧而是选择了自己。

500

这是因为在广东话里面有一句小孩们常听到的教训话:生快叉烧都好过生你。

叉烧不仅好吃,而且做起来十分费功夫,所以用不如叉烧来代替“你这么不成器,枉费老娘辛苦养育”一类的话。

以物喻人,不仅保持了绅士风度,还文明的让对方气急败坏,实在是高。

500

在形容人方面,还有一个万能的词——佬。

高的叫高佬,胖的叫肥佬,外国人就是鬼佬。

主打一个众生皆佬。

500

此外,粤语还喜欢讨吉利,有许多不好听的词,都会给改掉,猪润(肝)、猪利(舌)、吉(空)屋。

一种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拐弯抹角的吉利。

500

粤语的一个难点,就在于正字。

食、企(站)、睇(看)、落(下)、嗌(叫喊),这些看似简单的词汇,却蕴含着丰富的粤语从古文化中传下来的底蕴。

我都不敢想象如果我是粤语人,学古汉语时会多开朗。

当然,如果我真是粤语人的话,我也不知道我的输入法该有多难懂。(扶额苦笑)

500

西南官话:

幽默风趣的川蜀之音

说到西南官话,我们最熟悉的就是近年来抖音中频繁出现的嬢嬢、瓜娃子等。

四川的叠词,就像火锅的热辣一样如浪潮般一层一层拍来。

当地人一张口就是一段啥坝坝角角拐拐边边,还以为在唱rap。

500

逢年过节,吃的是坝坝宴,再来一杯坝坝茶。

就连地名都是叠字,不是毛毛山,就是高高山,再不然就是洞洞沟。

川渝人民的独特语言,就是绝对能让路痴的人朗朗上口地记住你的钩子(臀部)该往哪个山坨坨去。

500

前面我们说到粤语的万物皆佬,四川也一样有一个万物皆“子”的习惯。

在四川,有一种懵懂未知叫做「啥子」;有一种对动作的好奇,在做什么事情,叫做「zuá子」。

这两个以「子」结尾的疑问词,使用频率之高,发音短促,是专属于四川人的黑人问号。

家中上了岁数的长辈,叫做「老辈子」;男孩,叫做「儿娃子」,女孩,则是「女娃子」。

500

不需要任何特别的理由,只要可爱子就足够了。

西南官话还有一个可爱的点,就是n与l不分。

牛奶奶爱喝牛奶,也许会变成“留莱莱爱喝留莱”。

西南地区的人们也因此发明了辨析字词的宝典—组词:

“蓝色的蓝,不是南方的南~”

500

此外,想要学好西南官话,哎an~~发音得咬重。

吃饭fan~~第二声常常拖起来,那小味挠地一下就上来了。

但是如果我拿出rap出来,阁下由误会应对。

诶,如果你乖就给你买条gai。

500

此外,西南话还有一大特点,它就像英语 ,“e”不发音。

一般e的音都会被发成uo,比如哥哥喊锅锅guoguo,喝则是huo

500

方言,像是一个个独具特色的微笑,传递着人们的情感和乐趣。

或许在生活中,我们会因为方言的不同而产生误解,但在欢笑中,我们也能找到沟通的桥梁。

方言之美,就在于一种不一样的生活情趣。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