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现在的分配制度是分裂的,双标的

【本文来自《三甲医院校招:博士以上月薪1万,是医生太多了还是学历贬值了?》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这不是博士毕业应该拿多少报酬的问题,而是中国要往哪里去的问题。

分配无非两种:按劳、按价值。

前三十年是按劳分配,扫地的清洁工和医生的收入差别不大,大家工作的本质,都是为人民服务。所以那时上大学不仅免费,而且国家还发补。工作在本质上没有差别,清晰记得老爸加夜班,会有夜班饭,工人们自愿加班,因为贡献多有荣誉感,工人和厂长的收入差不多,甚至高级工比厂长的收入还高。

现在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按价值分配,董事长收入几百上千万,因为所谓创造的价值不一样。

回到博士应该收入多少是合理的?或者是期望收入多少才能心里平衡?

我觉得现在的分配制度是分裂的,双标的。

如果说有知识就要多收入,那么以后大学要按实际成本收费,现在的大学,超过90%的费用是财政拨款,那是所有纳税人的钱,凭啥用纳税人的钱培养,而收入却是要市场化呢?出国不归的,请全额支付国内教育费用,这个计算起来很容易,教育经费除以学生数,得出平均的培养成本,交齐再走人。根据统计公告,2022年全国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为15731.97元----以这个基数,读到高中19万,本科生均25万。

按劳分配,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清洁工和医生付出的劳动量和时间一样,就应该有差不多的收入;多劳多得,付出的时间和劳动量多,就多收入;

按价值分配,就是丛林法则呗,那就从小学开始成本核算,别得了便宜还卖乖。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