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我国高校青年科学工作者的基本生态面貌

来源:微博@光头怪博士

看到了去年国自然数理科学部的基金申请总结。数学、物理、天文等基础学科领域的大部分科学工作者,尤其是青年工作者,都需要在这个学部下申请面上、重点等基金,可以说是生命线级别的经费来源。

-
简单总结一下天文方向:2022年,在天文领域国内学者前赴后继地提交了546份面上基金申请,较2021年增长了13.90%,是数理学部内增长最快的。最终资助了123项,每个项目四年,55万元。资助率22.5%。据说23年面上的资助金额已经进一步降低到了50万元。

- 再往上走一个档次:在重点项目里,有13项天文项目得到支持,每项获得了291万元的经费,资助率16.46%。这个资助比例在数理学部的学科里是最低的。

- 如果看面上项目的申请者的年龄。在数理学部里,主要是36-40岁的人申请,占34.42%; 其次是41-45岁,占26.62%;31-35岁的青年学者也占了16.32%;好玩的是,56-60岁的学者里,还有人需要申请面上项目,占了5.21%。

- 如果看面上项目申请者的性别,在面上项目中,数理学部的项目中只有19.94%的申请来自女性学者,低于整个NSFC的项目
(29.77%)。这个比例也和我国学术界性别比例的境况相近。另外,青年科学基金的申请者中,在数理学部,38.88%的PI是女性学者,远高于面上项目。。似乎从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学术界的“Leaky
Pipeline”。

- 面上项目“事多钱少”,说实话可能以前一直没太当回事。但是回国之后才意识到,在很多非“头部”高校,申请到一个面上项目是可能会改变很多青年学者职业命运的大事。。。也难怪竞争会越来越激烈。

- 稍微的算一笔帐吧:

   -
在北京,博士研究生的国家补助大概在3000一个月左右。考虑到学费、住宿等,我觉得导师还应该每个月给研究生付3000元左右的补助,才能让学生生活的稍微舒服一些。这样一个博士研究生4年的补助费用在14.4万元。换句话说,如果组里有4个博士研究生,一个面上项目的钱全部用于支付补助都不够。如果想做一个勉强算“不剥削学生”的导师,这已经是底线了。

   - 一个研究生至少还应该有必要的科研设备,笔记本电脑、存储设备、显示器、键盘鼠标等等,其实要求个什么人体工学椅、护眼灯之类的也非常合理。即便不很奢侈,按照一个学生3万元一点儿都不夸张。

   - 面上项目总要适当吹吹牛逼,“我们团队四年里打算搞几篇文章”之类的。如果考虑天文领域里的一流期刊,已经没有免版面费的了。一篇文章动辄2000-3000美金或等价外币的版面费并不夸张,一篇文章就是1.5-2.5万元的版面费。

   - 学术交流也是很费钱的。现在疫情过了,总要送学生出去长见识,开开国际会议,走访下国内同行。国际出行,如果去欧美,即便勤俭一些,每个人一次也是2-3万元的成本。国内的话,一次稍微远一些的学术会议,每个人3-4钱的开销也是不可避免的。

   - 此外,作为“团组负责人”,院系的房租总要该交得交吧?水、电、网跑不了吧?学生的工作如果用服务器,计算费都得有吧?。。。。

总之,就这么多钱,然后有这么多花销。。。这些事情,都在每一个青年学者的脑子里。。。

除了面上之外,青年学者入职时往往会获得一定的启动经费承诺。听了很多这些看似“巨额”的经费都有使用年限要求和随之而来的各种限制。这还是没有考虑很多地方口惠而实不至的情况。。。然后,如果有幸“戴上帽子”,那么也应该会有一些经费奖励,但实际上这些情况只适用于少数“幸运儿”。此外,在“大佬”的加持下,申个重点,甚至参与个重大、科技部、教育部项目也是很重要的经费渠道。。。但这个时候就不再是真正的“独立科研了”
(虽然面上很多时候也不是;面上申到钱要分给团组或者院系的情况也并非少见),“面子”、“圈子”、“人脉”这些东西又开始无孔不入了。。。

需要强调一下,这条绝对不是“哭穷”,甚至都不算抱怨。首先,清华在经费上还是很靠谱的;其次,毕竟明白自己做的是基础科研,不应该惦记着“变现“,也不该指望”横向经费“的那种。。。只是想给更多愿意听的人描述一下我国高校青年科学工作者的基本生态面貌。

前几天,有人在我微博下面说”科学工作者骗经费比企业还狠“。我现在看到这种暴论倒不生气了,就是觉得可能很多人对做一个”青椒“所面对的生存压力,根本就没有最基础的了解吧。。。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全部专栏